汾陽市上下聯動 靶向治療 全力打好主題教育專項整治攻堅仗

汾陽市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緊盯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緊盯部分黨組織和黨員幹部“病灶”,緊盯制度短板,認真梳理問題,倒排工期、掛圖作戰,著眼於當下改、長久立,鞏固提升整改成效,建立專項整治長效機制,推進各項事業全面進步、全面過硬。

一、上下聯動,切實加強對專項整治的組織領導

建立領導小組抓總、牽頭單位推進、承載單位落實、紀檢組織問效的工作機制。市委常委會研究制定專項整治《工作方案》,明確由市委副書記、市紀委書記、市委政法委書記、市委組織部部長牽頭分工負責推進落實;牽頭領導定期召開專項整治工作推進會,聽取責任單位推進情況,研究解決存在問題;動態補充完善問題清單、措施清單、責任清單和整改臺賬,明確整改的主要任務、目標要求、方法措施和責任單位,實行銷號式整改、項目化推進;市鄉村三級上下聯動,梳理問題,針對脫貧攻堅、教育醫療、生態環保、社會保障等重點領域發現的問題,相關職能單位與鄉鎮(街道)主動配合,注重從源頭上防範治理,形成“迴路”。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汾陽市列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批示指示精神清單98個,落實中央重大決策部署清單242個,梳理中央“8+1”專項整治、省委5方面整改和呂梁市委1方面整治問題190個,全部建立工作方案和“三清單”,逐項進行整改。

二、瞄準靶向,全力打好專項整治攻堅仗

著眼加強基層組織抓整改。聚焦“三類問題”,按照“四必訪、三必問”要求,市級領導帶頭深入所包聯鄉鎮(街道),對全市262個行政村、38個社區逐一摸排,對2181名“兩委”成員逐一“過篩子”,統籌開展機關、社區、企事業單位等領域整頓工作,排查確定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43個。按照“一村一策”要求,完善軟弱渙散黨組織臺賬,落實1名市級領導聯村、1名鄉鎮領導班子成員包村、1名第一書記駐村、1個市直機關單位結對整頓責任,清理受過刑事處罰的21個村(社區)的23名“兩委”幹部。截至目前,已全部完成整頓。制定鄉村兩級幹部管理辦法,落實幹部坐班接訪制度,從村容村貌、活動場所、工作制度、檔案資料等13個方面加強基層黨組織標準化、規範化建設。圍繞規範化發展黨員,把杏花村鎮黨委確定為“探索建立鄉鎮統籌農村發展黨員”的試點,成立了黨校青年黨支部,直接開展農村青年人才發展黨員工作,逐步構建鄉鎮黨委統籌、優秀青年人才黨支部推進、村級黨組織參與的協同跟蹤管理機制。

著眼改進工作作風抓整改。對照“四個聚焦”和“21個是否”,認真落實中組部激勵幹部擔當作為的9項具體舉措,大力學習弘揚黃文秀同志先進事蹟,著力解決黨員幹部“不想為、不敢為、不會為”的問題。免職科級幹部2人,股級幹部9人,黨紀政紀處分1人,移送司法機關1人。對履職不力的3名窗口單位幹部和5名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進行約談。先後提拔4名、重用12名敢擔當善作為的幹部,提振了幹部精氣神。修訂出臺了農村主幹崗位報酬、幹部談心談話、黨內關懷慰問等關愛制度,為鄉鎮(街道)黨政正職、優秀人才、公安、教師等重點崗位人員進行體檢。按照“三個區分開來”要求,建立健全容錯糾錯機制,對4名因改革創新、大膽工作而造成無意之過的幹部酌情給予從輕或減輕處分,幫助他們汲取教訓、改進提高。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案件4件,處分黨員幹部6人。查處違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案件2件,處分黨員幹部2人。

著眼增進民生福祉抓整改。緊盯中紀委列出的14項突出問題,深入推進省委明確的4類23項重點問題,辦理答覆人民網“地方領導留言”41件,及時回覆群眾訴求。脫貧攻堅方面,學習借鑑交口“一碼清”先進經驗,推進石莊、三泉2個萬頭生豬養殖基地建設,組織貧困群眾參加“呂梁山護工”6批次610人次,調整充實84支駐村工作隊674人對82個村開展扶貧,約談1名鄉鎮分管領導、2名駐村工作隊長、2名第一書記,強化對派駐石樓、興縣77名第一書記的管理服務。醫療衛生方面,完成中醫院二期工程和演武、冀村、城子衛生院建設,全市農村衛生室實現全覆蓋,1560名慢性病患者全部納入慢病簽約管理,人均住院費用從4500元降到3900元,家庭醫生簽約率達到52.3%。社會保障方面,提供就業崗位3450個,新增城鎮就業3584人,轉移農村勞動力1620人,開工建設5個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不斷完善社會救助體系,社會保障水平全部提標到國家標準。環境保護方面,倒逼煤焦化工、再生橡膠兩大產業改造升級、集群發展,推動市區集中供熱和清潔供暖基本實現全覆蓋,加快總投資13.5億元實施汾河流域生態修復與保護30項重點水利PPP項目工程,栽植各類苗木2.2萬株,河流出境斷面水質基本穩定在地表水Ⅱ類水質標準,全市二級以上天數達到188天,超過了去年全年36天。查處扶貧、生態等領域侵害群眾利益案件130件、處分130人。

三、鞏固拓展,持續推進專項整治走實走深

建立組織領導機制。建立黨委統一領導,黨委辦公室、紀檢監察、組織和政法部門牽頭,組織部門協調,紀檢監察督查,有關部門配合的專項整治組織領導機制。建立開門搞整治機制。暢通信訪舉報渠道,公開公示舉報電話、電子郵箱等方式,對問題線索嚴查快處。邀請“兩代表一委員”、服務對象、基層群眾參與整治。通過新聞發佈、通報、公示等形式,及時公佈整改落實和專項整治情況。建立巡察考核機制。把專項整治情況作為巡察的重要任務,實行“回頭看”“機動式”巡察,倒逼專項整治深入開展。把專項整治成效作為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健全完善考核指標,深化考核結果運用。建立源頭治本機制。對查處的典型案例公開曝光,開展警示教育,形成震懾。針對專項整治暴露出的薄弱環節,有針對性地完善制度機制,紮緊扎牢關權力的制度籠子。堅持立查立改與健全機制並重,及時總結專項整治工作中的好經驗好做法,進一步推進專項整治制度化、常態化和長效化。(田志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