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全國"最美基層民警"提名獎獲得者劉誼變"最美"祕笈

  “警察同志,我老公打我。你看我脖子都給掐紅了。你可得給我作主呀?"

  “警察同志,家裡冷死了!去年給供暖的小鍋爐房不給我們燒了。這個冬天咋過呀?”

  “警察問志,自行車放到小區不見了。小區沒物業,垃圾也沒人管。”

  “警察同志,咱們這一片亂得很,天一黑,我們都不敢出門。”

  ……

  銀川市公安局興慶區分局玉皇閣北街派出所青山警務室於2016年1月掛牌成立之初,社區民警劉誼,每天忙得團團轉!

  青山警務室管轄青山、東方、八一三個社區54個居民小區,其中無物業老舊小區45個;東臨北環批發市場、西臨銀川旅遊汽車站,轄區行業場所多,流動人口多,老舊小區多,社會治安隱患突出。

  警務室一名社區民警兩名輔警。警力有限,百姓訴求卻不少。社區警務怎麼開展?


探尋全國

  面對難題,劉誼不等不靠,理清思路,主動作為,創新工作方法,勇做塞上“楓橋”經驗的實踐者。


  創建寧夏首家婦女兒童維權警務站

探尋全國

  2018年,劉誼針對轄區家庭糾紛警情逐年上升、極易引發暴力傷害案件的特點,主動創新、積極聯繫興慶區婦聯,在青山警務室掛牌成立寧夏第一家婦女兒童維權警務站,形成由社區民警、司法調解員與婦聯工作人員聯動開展預防和處置家庭暴力事件聯動體系,為群眾提供法律援助、人民調解、心理疏導“三位一體”的維權服務,最大限度地把矛盾化解在基層,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

  她和小夥伴們最欣慰、開心的時候,就是看到經過調解,婚姻家庭糾紛當事人冰釋前嫌重歸於好。每次回訪婚姻家庭矛盾糾紛家庭,劉誼最愛看到的就是當事人露出會心的笑容。

  自2018年7月婦女兒童維權警務站掛牌以來,主動摸排家庭婚姻矛盾糾紛109起,聯合調解、達成和解104起,糾紛調處率達到95.4%。


  獨創“五步”警務管理法,實現老舊小區零發案

探尋全國

  如何有效管理老舊小區?

  劉誼的辦法是:成立業主委員會自管+門房看守+進駐紅色物業+安裝技防設施+義務巡邏隊巡邏。

  通過發動居民自治,實現老舊小區從無人管→管得住→零發案的轉變。

  2019年上半年轄區零發案小區21個,徹底改變轄區老舊小區無人看護、敞開管理的局面。


  成立“唐大叔調解室”和“青山大姐調解隊”

探尋全國

經過唐大叔(圖中)的調解,雙方當事人都滿意地笑了。

  別小看“唐大叔調解室”和“青山大姐調解隊”這兩個群眾調解組織,成員都是基層威望高、群眾基礎好、人員情況明的熱心群眾,他們是社區“義務調解員”。有了鄰里糾紛、家庭矛盾,找他們準沒錯!

  如果不方便,還可以進線上調解室,7×24小時線上調解新模式,居民矛盾不出網格和社區。

  警務室有“千里眼”,靠指尖也能巡邏

  坐在青山警務室“大數據”智能電子屏前,社區民警只需點點鼠標,轄區行業場所、街路巷、重點單位、治安亂點等監控界面就不斷“切換”。即使不在警務室,打開社區民警手機APP,也可24小時對轄區重點區域進行“網上巡控”、“指尖巡邏”。

  警務室對面的理髮店老闆王浩告訴記者:“我在這裡開店11年了,以前這裡治安不好,連電動自行車都不敢放到店門口,現在非常有安全感。劉誼熱情親民,遇到問題,我經常找劉姐問,得到很多幫助。”

  目前青山警務室已整合接入824路監控探頭,覆蓋率達到95%,“千里眼”工程實現治安防控“全覆蓋、無死角”,有效促進經營業主規範登記、依法管理的同時,有力打擊和震懾各類違法犯罪人員,2019年轄區刑事案件下降19.4%。


  組建四支警民共建群防群治隊

探尋全國

  陸續組建起來的“青山義警”、“北環衛士”巡邏隊、八一“十店聯警”群防隊、北環市場警商聯防隊四支240餘人的警民共建群防群治隊伍,在劉誼帶領下,每天都要開展治安巡邏、安全防範宣傳、化解矛盾糾紛、救助群眾危難等工作。

  看到穿梭在街頭的群防群治隊伍,春滿園小區住戶田麥深有感觸:“這個小區剛建成,我就住進來了。以前這周圍亂得很,晚上九十點回家,走在路上都害怕。現在監控多,還有義警巡邏,心裡踏實,回來晚也不怕了。”

  2019年,義警隊員協助調解矛盾糾紛42起,提供線索辦理刑事案件8起,抓獲2名盜竊手機嫌疑人,提供各類治安線索86條,協助群眾找回丟失三輪車8輛,協助群眾找回丟失兒童5名,協助群眾找回遺失手機15部。

  (寧夏新聞網記者 張靜 李瑤 石卿/文 圖片由銀川市公安局興慶區分局玉皇閣北街派出所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