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山東|歷史新機遇——青島“造城計劃”暢想

發現山東|歷史新機遇——青島“造城計劃”暢想

今天的東北,明天的山東。最近兩年“唱衰山東”幾波幾起,儼然成為部分媒體茶餘飯後的時尚消遣。作為漂泊在外的山東人,為此感到心痛不已,我大山東幅員遼闊人才濟濟文化深厚,為何淪落為產能落後墨守成規的代言?我大山東在內憂外患的嚴峻形勢之下,能否痛定思痛絕地求生?

  在現代社會中,一座城市往往可以代表一個省份的整體形象,比如杭州、成都、鄭州和武漢。而提到山東,濟南和青島卻不夠強勢,城市現代科技感不強,時尚潮流文化欠缺,高等教育水平相對較弱,市場投資吸引力不強,整體形象和城市號召力略顯不足。

  在當前全球化和智能化時代背景下,在各大城市“搶人大戰”形勢下,山東亟需一座城市強勢崛起,打造國內強競爭力甚至國際強吸引力城市,從而拉昇山東整體形象和品牌凝聚力。對比濟南和青島,筆者認為,青島更具實力和潛力擔此重任


發現山東|歷史新機遇——青島“造城計劃”暢想

  2019年8月,國務院印發《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提出,在新舊能轉換和海洋強國要求下,對標國際先進規劃,建立對外開放新高地,將青島打為造東北亞國際航運樞紐、東部沿海重要的創新中心、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建立貿易投資便利、金融服務完善、監管安全高效、輻射帶動作用突出的高標準高質量自由貿易園區。


  2019年10月,商務部正式發佈《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範區建設總體方案》,提出充分發揮上合示範區在青島口岸海陸空鐵綜合交通網絡中心的區位優勢,統籌海港、陸港、空港、鐵路聯運功能,更好發揮青島市在“一帶一路”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建設和海上合作中的作用;近期目標是打造上合組織國家面向亞太市場的“出海口”,形成與上合組織國家相關城市交流合作集聚的示範區;中遠期目標是努力把上合示範區建成與上合組織國家相關地方間雙向投資貿易制度創新的試驗區、企業創業興業的聚集區、“一帶一路”地方經貿合作的先行區,打造新時代對外開放新高地。

發現山東|歷史新機遇——青島“造城計劃”暢想

  青島《落實開放發展理念推進國際城市戰略實施綱要》也提到,到2049年,青島將邁入經濟發達、文化繁榮、環境友好、宜居幸福的區域性國際城市行列,在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與國際接軌,成為知識和技術的區域性國際創新中心、生產要素的區域性國際配置中心、信息資源的區域性國際交流中心,成為具有較強世界影響力的新型國際灣區都市

  為此,青島也在《綱要》基礎上,進一步制定短期目標和落地方案,分別從國際影響力、國際成長力、國際吸引力和國際支撐力四個維度發力。

  在國際影響力層面,2021年青島市將成長為東亞地區重要的國際金融、交流中心,跨國公司和外國金融機構將增加近一倍,分別達到200和80家,國際友好城市數量將達80個,並隨著新機場的建成,青島市的國際航空線將增至25條以上。

  在國際成長力層面,預期青島市在2021年的科研、教育能力將大幅提升,PCT國際專利申請量達到2000個,大學學歷人口比重增至20%,居民平均學歷將加速上升。

  在國際吸引力層面,預期2021年,青島市將成為環渤海地區對外交流的重要門戶,同年將舉辦國際會展100次以上,航空旅客超過2500萬人,帶來超過20%總人口的入境遊客。

  在國際支撐力層面,青島市的城市建設水平在未來幾年內將不斷提升,其優秀的環境和公共服務將推動青島成為中國北方最宜居的城市之一,清潔能源比率將超過20%,每千名老年人口養老床位數達到50個。


發現山東|歷史新機遇——青島“造城計劃”暢想

  儘管上述國際戰略相對完善,但筆者認為,可以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優化探索。提到國際灣區,除了紐約灣區、東京灣區、舊金山灣區三大世界級灣區元老,還有倫敦灣區、粵港澳灣區、杭州灣灣區等灣區新貴,那麼國際灣區的要素和成功經驗都有哪些?下面以

紐約灣區為例展開探索。

  紐約灣區擁有美國第一大城市和第一大港口,是世界第一大經濟中心(人均GDP是上海的六倍),頂級世界金融中心(紐交所)。企業層面,世界500強企業中,52家總部企業位於紐約;交通方面,擁有三個國際機場和世界級軌道交通;教育方面,擁有哥倫比亞大學、紐約大學等國際名校;文化方面,百老匯劇院、紐約時裝週、切爾西藝術街區,布魯克林DUMBO區等系列國際品牌,助力紐約成為世界娛樂產業的中心之一。

  從歷史縱向維度來看,紐約灣區的形成與優越的地理區位、發達的交通體系和多元的移民文化密不可分,優越的港口條件和超級發達的海陸空交通體系使得紐約灣區聚集資本,世界大熔爐的多元移民文化促使灣區更加開放包容進而吸引人才聚集。

  而從國際灣區橫向對比來看,紐約灣區在產業佈局、創新創業、金融聚集、國際教育、時尚文化等多個領域都處於全球領先水平,是發展成為世界灣區的重要因素。

產業佈局相對高端

  與國內以製造業為核心引擎的發展戰略不同,紐約灣區經濟引擎主要由媒體、藝術、時尚產業、高科技和金融等一系列第三產業帶動,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等傳統產業也與科技產業有效融合,“傳統+科技”的產業格局助力紐約灣區更加數字化和智慧化。

創新創業環境較好

  紐約灣區對標硅谷,在曼哈頓硅巷積極打造“連字號科技”,以科技為核心鑄造新經濟增長引擎,助力紐約灣區成為“東部硅谷”、“創業之都”。在知識產權保護的基礎上,紐約灣區還提供各種優惠政策支持創新創業,提供低息貸款、貸款擔保、資本撥款、創造就業撥款等財政支持,對合乎條件的公司基礎設施提供援助,對新增廠房投資、研發投入、企業所得稅、房地產稅等給予稅收優惠等。

國際資本大量流入

  紐約作為頂級全球金融中心(CFCI指數全球第一),也是紐約灣區的經濟聚集中心,在灣區中扮演重要角色,是紐約灣區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條件。資本聚集是經濟發展的重要資源,從歷史上來看,紐約都市圈發展的三個重要階段,均出現國際資本大規模湧入的情況。

國際教育落戶安家

  紐約灣區具有56所大學,擁有世界級大學和國際高端人才,為灣區發展提供高水平的人力資源。此外,紐約實行“紐約市應用科學”計劃,其核心是通過大力吸引世界頂級理工院校來共建大學和科技園區,培養優秀的應用科學人才,比如2012年紐約宣佈引入康奈爾大學和以色列科技大學合作辦學,以媒體、醫療和環保三大領域為核心,設立計算機、電子工程、生物醫學等20多個專業,計劃每年培養約2500名碩士和博士生,彌補紐約在應用科學領域的短板。

多元文化匯聚一堂

  文化創意產業發達,代表著地區文化活力較強、時尚消費能力較強和生活品質相對較高。紐約的“多重文化”和“創新文化”具有很強的吸引力,文化創意產業作為新高附加值產業,在紐約發展較為發達,時尚產業、藝術產業、媒體產業將多元文化的價值進一步擴大。

發現山東|歷史新機遇——青島“造城計劃”暢想

  從紐約灣區的形成要素來看,青島要打造國際灣區都市,儘管還有很大差距,但是在國內至少在山東,還是具有一定基礎和較強發展潛力。青島是山東經濟中心,是國際財富管理中心,是山東第一大港口,是自貿區和上合示範區重要示範城市,是東北亞地區國際航運重要樞紐。綜合實力來看,青島是山東最具打造為國際灣區都市的城市。

  筆者認為,可以在國際灣區要素青島戰略規劃當前資源條件基礎上,從樞紐經濟、產業升級、創業政策、國際金融、文化融合和國際教育等六個維度全面落地“造城計劃”。

第一、抓住時代機遇,強勢打造樞紐經濟。

  青島港口實力較為發達,一旦青島膠東國際機場和沿海高鐵的正式落地,青島將迎來海陸空三位一體的國際級樞紐經濟,這將直接引爆青島巨大能級。作為科技樞紐,青島可以承接國際國內技術轉移,向內迅速覆蓋山東半島,輻射江蘇北部、遼東半島和中原經濟區;作為貿易樞紐,沿海高鐵的開通使得青島與連雲港連為一體,直接並軌“一帶一路”亞歐大陸橋,也促使貨物貿易實現海陸運輸無縫連接;作為文旅、商務樞紐,國際機場與沿海高鐵的落地,直接利好青島、山東的旅遊發展和文化傳播,同時降低國內外商務活動的交易成本,提高商務人才流動效率。

第二、騰籠換鳥優化產業,打造海洋科技智慧城。

  山東產業結構相對傳統,創新活力相對不足,重工業比重較大,生態宜居性相對降低,建議引導傳統工業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東、中東歐、非洲)或地區(濰坊、菏澤、棗莊)轉移,戰略重工向都市圈城市滲透,為新城重建留出產業空地。

  積極扶持和引進人工智能產業、區塊鏈技術、物聯網應用、虛擬現實技術、國際現代金融等領域,打造新一代北部海上智慧新區,構建與深圳、杭州相媲美的北部科技之都和未來城市。

  據有關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海洋生產總值8.34萬億元(山東佔比19%),同比增長6.7%,GDP貢獻率為9.3%,可以擔任未來發展新引擎;建議山東積極探索海洋產業,格外關注海洋生物醫藥、海洋高端裝備、海洋新材料、海洋新能源等領域,避免盲目以體量為導向,更注重領域的前瞻性和裂變性,在核心可控領域做細做精做強,做出現代國際新標杆,力爭成為國家北部海洋經濟示範區。

第三、建設創業之都,打造“中國硅巷”。

  著眼紐約,對標深圳,優化創新創業政策環境,對接上海臨港自貿區新片區,打造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降低國內國外創辦企業門檻,放開不必要的行政管制,為相關產業提供政策許可,努力打造國際商業自由島、創新創業先鋒區。

  針對國內國際初創企業,除了傳統的創業補貼、資金補貼、稅收優惠等政策支持外,建議積極引進國際前沿創業孵化器(比如全球領先的以色列孵化器),對初創企業提供“初創——瞪羚——獨角獸”整條線孵化支持,滿足技術、金融、市場、團隊等全方位需求。發佈“瞪羚”、“獨角獸”培育計劃,打造獨角獸總部產業園區,搭建5G、人工智能、新零售等應用場景,積極吸引獨角獸企業入駐。


第四、升級國際金融體系,吸引外資共建海上新城。

  山東作為金融對外開放新高地,青島作為國際財富管理中心(詳見《青島市財富管理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總體方案》),建議以自貿區和上合示範區為基礎,在優化國際交易體系基礎上,進一步吸納國際資本加入“造城計劃”,借鑑紐約和新加坡金融政策,對國際資本予以減稅和優惠補貼。


  盤活國際資本,形成產業支撐。以國際財富管理中心為依託,引導市場投資新興經濟產業,聯合國內外相關創投機構,將資金、產業、人才高效融合,對符合要求的潛力企業,引進國際資本機構進一步孵化,爭取到香港或美國上市,進一步吸納國際資本。

第五、點燃國際文化交流,打造東方阿姆斯特丹。

  打造國際時尚新都市,構建文化世界之窗。逐步放開信息權限管制,允許國際文化登陸,積極建設時尚都市,定期在舉辦國際啤酒節、國際動漫節、海底潛水節、國際音樂節、國際時裝展、國際電影節等系列文化活動,吸引國內外愛好者積極參與;與此同時,與國際活動緊密接軌,通過公開選拔出國內優秀作品,組織相關群體或個人奔赴海外交流,擴大海上新城國內外影響力和號召力。

發現山東|歷史新機遇——青島“造城計劃”暢想

  聚焦時尚藝術文化,打造局部示範街區。引進國際建築風格,吸引國內和國際藝術家。在硬件方面,引入海外設計風格,打造網紅新城(如希臘聖托里尼),國際城市新名片;在軟件方面,引進國際藝術家給予中國綠卡,豐富海上新城文化內涵,藝術塗鴉街區(如紐約切爾西藝術區)、街頭藝人、滑板跑酷運動、衝浪帆船達人等,打造城市軟實力。

  點燃海洋文創,促進世界推廣。引導國內外文化創作者,積極選取海洋文化為題材,創作音樂、電影、話劇、動漫等,對優秀作品進行補貼獎勵,並幫助其在海外進行展出;對運用VR/AR等技術進行海洋內容創作的科技企業,予以某種程度上稅收補貼。

第六、引進國際前沿教育,全面打造灣區人才。

  目前青島國際教育水平已有進步,主要引進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29所,但距離國際級灣區水平還有很大差距。建議在目前基礎上著眼國際,以國內市場需求和青島發展潛力為吸引點,與世界200強大學合作辦學,建立長期合作伙伴關係;


  在初等教育方面,引進世界較強教育機構,打造國際化初等教育體系,挖掘學生髮展潛力,對接美國、英國考試大學入學考試體系,滿足和對接國內留學需求和國外人才子女的教育需求。優化課程體系,把編程課程、第二外語、案例分析等列入初等教育,線上線下對接歐美一流教育體系,由教育大省逐步升級為教育強省,打造東部沿海國際教育新都市。

  在應用教育方面,可以支持國內國際優質民營教育機構入駐青島,比如紐約教育部門免費提供短期成人教育,幫助學生半年內學會初級編程等前沿課程;比如可以引進湖畔大學,提供不同於同一高等教育的服務,積極培養創業類人才,激發青島青年創業新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