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港區:“片區協作”有效破解基層監督“老大難”

大眾網·海報新聞日照12月12日訊(記者 彭鈺 通訊員 柳陸青)“各鎮街道紀(工)委近階段有沒有什麼困難?我們可以整合片區力量提供幫助。”東港區監委委員劉東明在第四片區工作協調會上開門見山、直奔主題。

“最近我們正在調查一個案子,涉及面比較廣,工作量大,人手不夠,能否支援一下?”日照街道紀工委書記、派出監察室主任王超馬上求援道。

“我們鎮手頭上的案子已告一段落,目前人馬安頓,可派員協助。”南湖鎮紀委書記、派出監察室主任金昌春毛遂自薦、主動請纓。

現如今,像這種片區內區紀委統籌,鎮街之間相互配合、密切協作的機制,已成為東港區基層監督工作中越來越慣用的手段。

監委成立後,面對驟然增加的監督對象和工作任務,人手不足的狀況成為各鎮街道最頭疼的問題。東港區有11個鎮街道,每個鎮街道最多配備4名紀檢監察干部,監督工作點多面廣,還要處理常規性、事務性工作,人手上更顯得捉襟見肘。此外,基層“熟人困境”也是監督中的老問題。“大街上走一圈,大多沾親帶故。”不少基層紀檢監察干部坦言,監督過程中的人情包袱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工作開展。

如何理順體制機制,破解基層監督“老大難”問題,既讓大家放下包袱,輕裝上陣,又讓有限的力量攥指成拳,依紀依法開展精準監督?

今年以來,東港區紀委監委按照市委關於建設清廉日照的部署要求,結合實際,大力推進“清廉鄉村”建設,全力優化“片區協作”機制,將全區各鎮街道和區直部門按照“區域統籌、力量整合、優勢互補”原則,劃分為5個片區,片長由東港區紀委監委各監察室負責人兼任。與以往鬆散式的分片協作不同,如今各鎮街道的案件線索受理、線索調查、案件審理都要在片區聯繫部室的指導下進行,每月召開鎮街道紀(工)委書記例會,每月對鎮街道紀(工)委執紀審查情況全區通報,還可經批准整合片區辦案力量,跨轄區開展聯合監督執紀。這樣一來,在編制沒有增加的情況下,鎮街道片區內人員配備平均達到了9人以上,做到了監督資源有效整合,監督職能作用有效發揮。

此外,各工作片區還根據轄區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有關扶貧領域、民生領域、黑惡勢力背後的“保護傘”等專項監督檢查,進一步提升精準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事實上,早在2017年,我們就開始探索‘片區協作’管理模式,但前期工作模式較粗放,機制不健全,運行不暢,成效不夠明顯。今年,我們對該機制進行了改版升級。”東港區紀委副書記、監委副主任王為峰表示,自新的片區協作機制實行以來,該區各鎮街道已發現問題線索58條,立案43起,給予黨政紀處分42人,取得了明顯成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