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慶廣寧 綠色發展風正勁 秀美竹鄉再揚帆

<table> 肇慶廣寧 綠色發展風正勁 秀美竹鄉再揚帆

廣寧古水大潘村田園風光。江先梅 攝

/<table><table> 肇慶廣寧 綠色發展風正勁 秀美竹鄉再揚帆

貴廣高鐵、二廣高速貫穿廣寧全境。 江先梅 攝

/<table><table> 肇慶廣寧 綠色發展風正勁 秀美竹鄉再揚帆

裕豐威禾輕質複合材料的生產車間。南方日報記者 施亮 攝

/<table><table>
/<table>

在廣寧縣油茶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內,萬畝油茶長勢喜人;科達機械製造有限公司車間裡,今年新增的智能鋁型材生產設備生產線精準運作著;螺崗鎮猶如一幅白牆黛瓦與山水景緻相互映襯的美麗鄉村畫卷,不少村民喝上鄉村旅遊致富的“頭啖湯”……

近年來,廣寧縣依託自身資源稟賦、區位和交通優勢,搶抓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等歷史機遇,堅持打好“山區牌”“老區牌”“灣區牌”,擦亮“竹子之鄉”“武術之鄉”“廚師之鄉”“廣綠玉之鄉”品牌,傳承紅色江山,守護綠水青山,發展金山銀山,堅持實施綠色崛起戰略,全方位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南方日報記者 施亮 通訊員 凌傑 馮鐵成

打好“灣區牌” 以“四個對接”推動全域“入灣”

在今年6月份召開的中國共產黨廣寧縣第十三屆委員會第九次全體會議上,廣寧縣提出要以強化思想對接、規則對接、交通對接、產業對接等“四個對接”為抓手,舉全縣之力全方位參與大灣區建設,奮力在大灣區發展中贏得一席之地。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和動力。廣寧從思想上、認識上、行動上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不斷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執行力。該縣實行領導幹部帶頭脫稿發言改革,積極改進工作信息反饋制度,牢固樹立優先選拔重用基層一線幹部的鮮明導向,出臺了《優秀年輕幹部向組織自薦科級職務機制》等制度,加強對年青幹部持續發現、跟蹤培養和實踐鍛鍊。

借力“雙區驅動效應”“雙核聯動”,廣寧縣加快完善有關體制機制,大力優化提升公共服務供給和城市首位度,力爭把交通、生態、產業等更多項目進入大灣區政策“籠子”。該縣著力在全力優化營商環境方面下功夫,通過實行項目落地行政審批及服務“全程代辦”模式,為項目審批從提交資料到動工建設提供全程“保姆式”無償代辦服務;對重大產業項目落地開工實行“雙容雙承諾”辦法,推動投資項目實現快審速批。

“白天在廣州上班,晚上回廣寧休息”。2014年,廣寧開通高鐵後,到廣州、佛山等城市的通勤時間最快只需48分鐘。廣寧地處大灣區與大西南交匯的重要節點之上,隨著高鐵以及二廣高速等交通網絡越織越密,廣寧已納入大灣區核心區的1小時交通圈、生活圈、經濟圈內。此外,投資3.85億元實施全長7.5公里雙向六車道的廣寧大道改擴建工程已建成通車,成為廣寧的“迎賓大道”;東環路將於年底前通車;貴廣快速鐵路客運專線廣寧至廣州北聯絡線已列入《粵港澳大灣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規劃》;肇明高速公路(機場西部高速)廣寧賓亨至高要水南段工程將於年內動工建設。

廣寧縣始終堅持把產業項目建設作為壯大經濟的重要引擎,並將產業對接作為全方位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關鍵一環。該縣正以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產品配送分中心、年產30萬頭肉豬的裕輝農牧公司現代農業綜合體項目、年產100萬頭肉豬的華西希望生豬養殖項目、油茶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一鎮一品”“一村一業”番薯幹、龍鬚菜等農業產業園等項目為抓手,打造供港澳地區綠色優質農產品產業鏈條,帶動更多特色農副產品納入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當前,廣寧已建成大灣區“菜籃子”基地1個,廣東“菜籃子”基地1個,並積極創建省級生豬現代農業產業園,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優質肉食品生產和供應基地。

廣寧縣還因地制宜,與“長江學者”科研團隊打造廣東省青皮竹產業技術研究中心,分步建設3000畝的竹產業工業園,促進竹產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環保科技產業,推動華南再生資源產業園轉型升級,重點推進總投資17億元的金城保密稀貴金屬再生資源產業化項目,為大灣區綠色低碳循環發展作出擔當和貢獻。

打好“山區牌” 構建綠色生態產業新體系

竹韻依綏江,錦繡盡田園。廣寧縣堅定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創造更多的綠色財富和生態福利,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把生態資源轉化為富民資源,實現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的有機統一。

近年來,廣寧縣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戰略機遇,發揮區位優勢,致力打造大灣區健康產業和康養旅遊度假基地。此外,廣寧縣積極構建綠色生態產業新體系,大力發展先進裝備製造、新材料、大數據、現代農業(竹業)、特色文旅、風電項目等新興產業。

廣寧以嶺南耐火材料、山摩無機材料、無機非金屬新材料項目為重點,積極培育新材料產業;以科達公司、特種車廂項目為龍頭,大力發展先進裝備製造業,將江積工業園打造成先進裝備製造業集聚區;以裕豐威禾、華南雲計算大數據為龍頭,依託廣寧高新工業園,積極參與珠三角電子信息產業協同發展;以大唐國際、中廣核等風電場項目為龍頭,強力推動清潔能源產業發展;以阿里巴巴農村淘寶等項目為重點,加快建設廣東省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以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產品配送分中心、廣東裕輝現代農業綜合體項目帶動更多特色農副產品納入大灣區“菜籃子”;以拾得綏江特色文旅項目為重點,擦亮“全國最美縣域”“中國最佳康養休閒生態旅遊目的地”招牌,全力打造大灣區健康產業和康養旅遊度假基地。

打好“老區牌” 找準文旅振興的“著力點”

今年“七一”期間,來自全省多地的黨員,來到廣寧縣南街鎮江美村,看紅色展覽、聽革命故事、逛百年老屋。這個被青山環抱的省定貧困村,正通過整合紅色資源發展起綠色生態觀光,吸引了大批廚師、務工者返鄉,辦起紅紅火火的蘭花種植基地、乳鴿養殖場和農家樂。

江美村是廣寧寫好“紅”文章的縮影。廣寧是廣東著名的革命老區縣,全縣15個鎮均屬革命老區鎮,擁有深厚的紅色底蘊和豐富的紅色資源。近年來,廣寧縣以全省推動老區蘇區振興發展工作現場會為契機,進一步弘揚革命傳統,著力提升村黨組織的凝聚力、創造力和戰鬥力,出臺《廣寧縣進一步推進革命老區振興發展工作方案》,以紅色精神加快老區振興發展。

廣寧整合紅色資源和綠色生態資源,打造“紅+綠”旅遊新線路。通過創建廣東省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廣寧以綏江水岸功能發展帶為軸,構建文化生態旅遊大走廊,發展鄉村生態休閒度假旅遊、紅色旅遊等,重點推進總投資50億元的拾得大地幸福集團綏江兩岸特色文旅項目、投資15億元的粵港澳大灣區竹海古鎮國際度假旅遊區、國際質子治療中心建設等項目。“農運先鋒,其鑑故里”線路被評為“首批廣東省鄉村旅遊精品線路”;江美村被評為廣東省文化和旅遊特色村。

■一線走訪

種植面積5.74萬畝,產值2.1億元

廣寧擦亮優質油茶名片

廣寧縣南街鎮林洞村芋合塘山場有著千畝油茶標準化種植示範基地,農民潘鳳清通過田間攝像頭觀察整個基地油茶生長情況,並操作智能設備精準滴灌。曾經,潘鳳清因為種植沙糖桔嚴重虧損;如今,她已是油茶種植基地的新農人,年收入也增至3萬元以上。

該標準化種植示範基地,是廣寧縣油茶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兩心三園一基地”的重要布子,自去年10月上旬著手建設以來,該基地已完成對山地、梯田地塊開發,並完成智能管控設備安裝,目前新油茶樹正茁壯成長。

“與傳統分散種植不同,標準化種植基地最大的特點就是種植管理智能化、綠色化、高效化和精準化。”基地負責人歐奕權介紹,整個基地安裝有滴灌噴頭、光纖、傳感器等設備,連接上電腦後,即可做到油茶樹的實時生長監測和精準施肥、淋水。

過去打理這種千畝種植基地,至少得20個人,而標準化種植模式下,日常管理只需2個人和1臺電腦即可。據介紹,通過標準化種植,油茶產量會提高20%,產油率提升5%,畝產收益能達到5000元。

另外,考慮到油茶種植投資回收期長,該基地還套種辣椒、荷蘭豆等蔬菜植物,放養禽畜,既可固氮肥土,又可實現長短結合,保證收益。

2018年7月,廣寧成功申報廣寧縣油茶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廣寧充分發揮“紅花油茶”原產地優勢,去年油茶種植面積達5.74萬畝,產值2.1億元,油茶加工能力達2000噸。

在擴大油茶種植面積,加大標準化育苗和種植,保證優質原料供應的基礎上,廣寧還著力推進油茶全產業鏈建設。

在廣東康帝綠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內,自動化現代榨油機啟動,去石、烘乾、剝殼、冷榨、過濾等環節一氣呵成,“古法新制”的廣寧山茶油緩緩流出。

2017年,該公司主導的首期年產2000噸茶油深加工項目順利投產,標誌著該縣現代油茶全產業鏈初具規模。此外,廣寧還進一步延伸油茶產業鏈條,瞄準第三產業發展,建成以油茶林基地為依託的廣寧縣排沙紅花油茶主題森林公園、廣寧縣螺崗高坪天蟾鄉村生態旅遊度假奇觀園、廣東康帝公司工業旅遊園,用油茶帶動廣寧縣生態旅遊發展,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廣寧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未來該縣產業園將打造為油茶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區、廣東農業強鎮與鄉村振興樣板區和全國油茶全產業鏈創新引領發展區。

■延伸閱讀

廣寧,寓意“廣泛安寧”,位於北江支流綏江中游,二廣高速公路、貴廣高鐵縱貫境內,融入珠三角半小時經濟圈,森林覆蓋率達82.8%,是全國的“竹子之鄉”、全國最佳綠色生態縣、新農村示範縣、中國最美縣域、中國最佳康養休閒生態旅遊目的地。廣寧2455平方公里土地沉澱了數千年的竹子文化,擁有108萬畝竹林和全省唯一一個竹海國家森林公園,保留著旖旎的自然生態風光,是粵港澳大灣區後花園。

廣寧交通便捷,是離廣州最近的縣,距廣州100公里,佛山50公里,深圳200公里,二廣高速公路、貴廣高鐵縱貫境內,融入珠三角半小時經濟圈,聯結貴廣高鐵沿線城市,是港澳臺珠三角地區產業轉移的重要腹地。

廣寧按照“工業園區化、園區產業化、產業集聚化”的發展思路,分別打造高新工業園、先進裝備製造業產業園、建材產業園、林漿紙一體化產業園、再生資源深加工產業園及竹子深加工產業園,規劃開發建設面積12000多畝,已開發建成面積6018畝,未出讓熟地3000畝,重點引入新材料、先進裝備製造業和大數據等優質產業項目。

■企業故事

廣東裕豐威禾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打造“小而美”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2012年,廣東裕豐威禾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廣寧結緣“肇慶金秋”;(下稱“裕豐威禾”)

2013年,廣寧製造的裕豐威禾覆銅板成功投產;

2016年,裕豐威禾成為廣寧首個掛牌“新三板”的企業……

如今,蟄伏山區多年的裕豐威禾已成為肇慶的“明星企業”,以30多畝的“小身板”,在今年1—10月實現工業總產值2.09億元,同比增長32%,創稅546.13萬元,同比增長270.6%。

“我們希望打造‘小而美’企業,要達成目標必須堅持品質觀念,以創新做支撐,專注做頂尖技術。”該公司總經理楊偉明說。

破難題,穩腳跟 30畝地育出“金鳳凰”

“一起來廣寧創業吧。”

2012年,廣寧股東陳詩國,憑藉在當地傳統工業多年曆練及企業家敏銳的直覺,感覺到輕質複合新材料擁有廣泛應用前景,便向該行業的好友拋出了繡球。

楊偉明第一個響應,辭掉了耕耘十餘年的工作,帶著技術與經驗,與志同道合的好友在廣寧成立廣東裕豐威禾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產覆銅板、粘結片和高端環保絕緣材料,以覆銅板為中心,向上以玻璃纖維、環氧樹脂、銅箔,向下以印刷電路板垂直整合生產所需原料,形成產業鏈。

當時,廣寧山地多連片發展土地較少,因此裕豐威禾碰到的第一個難題是用地問題。

“工業發展沒有土地,一切無從談起。”楊偉明回憶到,當時廣寧工業用地緊缺,他們多次考察也找不到合適的地塊。大家一籌莫展時,廣寧相關部門主動協助,成功牽線另一家企業轉讓30多畝土地。土地面積不大,但對楊偉明等人而言彌足珍貴,裕豐威禾得以落地生根。

企業落地後,興建廠房、購買設備,花掉了4500萬元創業資金。於是,缺乏生產流動資金,成為困擾企業發展的第二個難題。

辦法總比困難多,恰逢廣寧大力推進企業普惠金融服務,設立“助保貸”融資平臺,通過評估裕豐威禾成功貸款1000萬元流動資金。

同時,該公司與銀行對接,不僅憑藉固定資產100%的評估值貸到1280萬元流動資金,還獲得400萬元信用貸款。“政府部門與銀行實實在在地為企業破解融資難的問題,及時解決了我們的燃眉之急。”楊偉明告訴記者。

“除了交通區位優勢和較低的生產成本以外,當地融洽的政企關係更是我們所看重的。”楊偉明向記者分析當時選擇廣寧的原因。

據介紹,自2014年起,廣寧縣領導班子開始掛點企業,各職能部門可及時瞭解企業訴求,既解答企業對政策方面的疑問,又解決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對企業訴求“一管到底”。

讓創新因子遍佈企業的每一個環節

剛剛起步的裕豐威禾月產值僅為5萬張覆銅板,而行業領先的企業月產值已經超過百萬張。

在充分的市場調研以後,企業及時調整了產品結構,轉而生產電子產品材料。“生產覆銅板和輕質複合材料的生產工序差不多,企業可以快速作出調整。”楊偉明說,因應市場變化,企業考慮的重點就是如何達到客戶所需的技術要求,還有如何按時按質完成訂單任務。

“客戶對我們的要求是,輕量再輕量。”楊偉明表示,一家企業能在市場中站穩腳跟,關鍵是兩點,一是產品要有“賣點”,二是技術要有“鴻溝”,別人在短期內無法仿製相關產品。

建立之初,裕豐威禾生產的輕質複合材料每立方厘米重2.1克,後來逐步降到1.3克,再到0.8克,如今主要產品均在0.7克左右,輕質複合技術始終處於國內領先水平。

這一技術的關鍵在於如何在生產過程中,確保液體材料與固態輕質填充材料均勻分佈。楊偉明表示,為了做出質量更輕的產品,他們與高等院校進行產學研合作,不僅在生產線上進行多次試驗,完善生產流程,還要對整條生產線進行重新設計。“買回來的設備都要經過我們重新改造,核心技術掌握在我們手裡,別人很難模仿。”近年,公司投資8000萬元,在原基礎上新增2條輕質複合新材料生產線,已在去年9月份建成投產。

目前,裕豐威禾獨立開發的無鹵素低密度輕質複合材料技術已獲多項發明專利,該技術產品已廣泛應用於平板電腦、手提電腦、手機和高鐵車廂上。

對產品的極致追求,促成了樂於鑽研的企業文化,也讓創新因子遍佈於每一個環節。“在其位,謀其職,每一個崗位我們都要求其在本職工作中創新,以‘每日’為單位,不斷精進,反省總結。”楊偉明介紹,公司每年從銷售額中拿出5%作為研發經費,僅去年就拿出500萬元研究最新技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