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中美經貿磋商第一階段協議:合則兩利、鬥則俱傷

農業農村部:有助於我國農業行業擴大對美國出口

12月13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中美經貿磋商有關進展情況。

有記者問及“中美協議簽署後,中國自美進口的農產品大幅增加是否會衝擊國內產業”,韓俊表示,首先,這次中美雙方達成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將是一個平等互利、合作共贏的協議,其中《食品和農產品貿易》章節集中體現了雙方在農業領域的關注。這個協議的實施,首先將有利於擴大中國的農產品對美國的出口,因為中國每年對美國的農產品出口量也很大。在談判過程中,中方始終堅持自身合理訴求,經過反覆磋商,美方近期先後公佈了允許中國自產熟制禽肉、鯰魚產品輸美的最終規則,中國成為繼加拿大、墨西哥、智利等國之後有資格向美國出口自產原料熟制禽肉的國家,也是目前全世界有資格向美國出口鯰魚的三個國家之一。

此外,美方還同意公佈中國的香梨、柑橘、鮮棗輸美監管通報程序,允許這些產品向美國出口,並在協議中就儘快解除中國輸美水產品自動扣留等作出了積極承諾。這其中有些問題已經談了十多年了,這次終於有了實質性突破,這些成果將會對我們相關產品的輸美產生積極影響,有助於我國農業行業擴大對美國的出口,為我國農民和產業界爭取到實實在在的利益。

其次,毫無疑問,實施這個協議,我們從美國進口的農產品也會大幅度增加。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中國農產品貿易規模持續擴大。2018年,我們整個農產品貿易額達到了2168.1億美元,其中進口額是1371億美元,2018年一年就增長了125億美元。進口額佔到全球農產品貿易額的1/10。中國現在已經是全球最大的農產品進口國。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對優質農產品的需求是強勁的,進口會進一步擴大。

中美同為農業大國,兩國農業的互補性是非常強的,可以說中美是天然的農業合作夥伴,具有廣闊的合作空間。在經貿摩擦之前的正常年份,中國自美農產品進口一直穩定在一個很高的規模上。比如,2015年至2017年,每年中國從美國平均進口242億美元農產品。受加徵關稅影響,2018年中國自美農產品進口減少到162.3億美元,同比下降了32.7%。今年1-10月份,中國自美農產品進口達到104億美元,同比下降了30.8%。協議的達成和實施,將會解決兩國在農產品和食品貿易方面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將會消除很多分歧,也會為解決兩國長期關切奠定一個很好的基礎。

這個協議實施以後,我們大幅度增加自美國農產品進口,毫無疑問,這有利於填補我們國內農產品供求缺口。比如大豆,我們現在一年進口的大豆在9000萬噸左右,85%左右要靠進口。今後從美國擴大進口的一些農產品,還是我們當前穩定國內市場急需的產品;比如豬肉、禽肉等,我們最近宣佈解除了對美國禽肉輸華禁令。毫無疑問,這些產品的進口不會對我們的國內農業產生衝擊。

協議實施以後,我們會從美國進口一部分小麥、玉米,也包括大米,實際上這些年以來,我們每年都從美國進口一些小麥和玉米,但是數量嚴格控制在關稅配額範圍之內,數量是很有限的。中國自國際市場進口小麥、玉米和大米,主要還是適度調節國內餘缺。

總之,我們會堅守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把飯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裡,而且要裝自己的糧食,要守住國家糧食安全的底線。中美協議《食品和農產品貿易》章節充分貫徹了兩國元首在阿根廷和大阪會晤達成的重要共識,體現了平等互利、合作共贏原則。協議的實施,將進一步深化中美農業合作,強化農業在雙邊關係中的重要支柱作用。

商務部:協議符合中方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改革方向

針對記者提問的“中美雙方在知識產權領域達成了哪些共識?具體內容是哪些?中方對此有什麼評價?”等問題,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受文表示,中美雙方就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進行了深入討論,並在幾個方面達成共識,包括商業秘密保護、與藥品相關的知識產權問題、專利有效期延長、地理標誌、打擊電子商務平臺上存在的盜版和假冒、打擊盜版和假冒產品的生產和出口、打擊商標惡意註冊,以及加強知識產權司法執行和程序。

王受文強調,雙方相向而行所達成的上述共識,符合中方關於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改革方向,有利於保護創新,有利於國外知識產權更多地進入中國,符合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需要。實際上,長期以來,中國政府一直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我們的知識產權保護水平也在不斷提高,這是我們改革的需要,也是中國經濟自身發展的需要。

前不久,在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中國將營造尊重知識價值的環境,完善知識產權保護法律體系,大力強化相關執法,增強知識產權民事和刑事司法保護力度。大家也知道,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要建立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加強企業商業秘密保護。

下一步,中方將繼續按照既定的步伐和節奏,穩步改革完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不斷強化知識產權保護水平。與此同時,落實雙方在這方面達成的共識。

國家發改委:中方將按需擴大除農產品外的自美進口

有記者問及“除了農產品以外,中方還會擴大哪些美國產品的進口規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寧吉喆表示,由於中美經濟具有很強的互補性,兩國在很多領域有擴大貿易合作的潛力。除農產品外,按照市場化原則和WTO規則,中美雙方將共同努力,幫助和促進中國企業作為市場主體,按照需要,在能源、製成品、服務等領域擴大自美進口的規模。

財政部:第二階段磋商取決於第一階段協議落實情況

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財政部副部長 廖岷:雙方對於協議中的一些共識,都會分別作一些發佈。我相信,美方也會發布一些信息,這些信息大家都已經看到了。關於下階段磋商,我作一點回應。第二階段的磋商,將取決於第一階段協議的落實情況。大家肯定也能理解,雙方現在剛剛就第一階段協議達成了一致,當務之急是把這份協議簽下來、落實好,發揮協議的三個作用:一是促進雙邊經貿合作,二是增進中美兩國和全球人民的福祉,三是穩定全球市場的預期。

有關後續磋商什麼時候開始,什麼時候進行,目前都有待雙方工作層繼續商量。

外交部:中美合則兩利、鬥則俱傷

外交部表示,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的達成,有利於中國,有利於美國,有利於世界。

關於中美關係,我們的立場是一貫的、明確的。中方致力於同美方一道努力,實現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同時,我們堅定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經過建交40年的發展,中美利益深度交融,需要合作應對的全球性挑戰越來越多,這也包括全球經濟、金融的穩定和發展。另一方面,中美之間也存在一些必須重視和妥善處理的深層次問題。對於美方的錯誤言行,中方已經並將繼續表明我們的嚴正立場,作出必要、堅決回應。

40年中美關係給予人們最大的啟示是:中美合則兩利、鬥則俱傷,合作是唯一正確的選擇;相互尊重、求同存異才是中美兩國的相處之道。過去一年多兩國經貿磋商的歷程也充分說明了這個道理。

我們希望美方同中方相向而行,按照兩國元首達成的重要共識,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管控分歧,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上拓展各領域合作,共同推進以協調、合作、穩定為基調的中美關係。

上游新聞綜合央視、第一財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