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融資20多次,兩年多虧近14億,“燒錢”大戶優客工場要赴美IPO了……

四年融資20多次,兩年多虧近14億,“燒錢”大戶優客工場要赴美IPO了……

公司一年內就將實現盈利,預計將在今年或者明年年初上市,地點是香港和上海二選一。”2018年5月,優客工場創始人毛大慶曾在接受《福布斯》專訪時這樣說。

然而,直到一年多後的現在,優客工場才終於“開誠佈公”地向市場露出了“家底”。在公司業績的“首秀”中,毛大慶當年放出的“一年內就將實現盈利”的豪言壯語也並未實現。

美國時間12月11日,優客工場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的招股書正式公開,擬以發行ADS方式申請在紐交所上市,代碼“UK”。本次上市,公司或融資1億美元,海通國際、華興資本、TheCoreSecurities、PrimeNumberCapital、CRICSecurities聯合擔任其承銷商。

公司在招股書中表示,因前一年度的營收低於10.7億美元,其適用於美國的《創業企業扶助法》(Jumpstart Our Business Startups Act,又被稱為《喬布斯法案》),因而簡化了一些上市的相關流程。

然而不久前,另一家辦公共享巨頭Wework上市折戟後估值

暴跌。在此背景下,優客工場仍選擇“逆勢”赴美上市,爭做“共享辦公第一股”。不知其此番操作是出於自信,還是冒險的成分居多?

搭建VIE架構

據悉,優客工場成立於2015年4月,系聯合辦公空間運營商,運營主體為優客工場(北京)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毛大慶擔任法定代表人。

IPO日報從天眼查獲悉,就在12月初,優客工場的45位股東在同一天將手中股權進行出質,質權人均為優客工場(北京)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而這家公司正是本次赴美上市的“主角”——Ucommune Group HoldingsLimited (Cayman Lslands)的全資孫公司。

四年融资20多次,两年多亏近14亿,“烧钱”大户优客工场要赴美IPO了……

優客工場股權出質情況 圖片來源:天眼查官網

IPO日報瞭解到,將股權出質給境外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屬於典型的為海外上市搭建VIE架構而做出的準備。

什麼是VIE架構?

所謂VIE(可變利益實體),就是將上市主體與經營主體從股權上分開,但仍通過協議方式進行控制,目的是為了規避政府的管制。一般來說,資本會先在開曼群島或英屬維爾京群島註冊母公司,通過多層下設子公司,最後實現境外母公司控制境內實際的經營主體。近年來,這一模式系幫助中國企業在境外上市的有效手段。

如今看來,這家國內辦公共享巨頭一直在為自己上市“鋪路”。

至於持股情況,截至招股書籤署日,毛大慶持股35.27%,為公司最大的持股股東;第二大股東系AMBITIOUSWORLD LIMITED,持股比例為8.56%,StarryShoreCompany Limited持股比例為5.31%。

值得一提的是,在優客工場的管理層

名單中,還出現了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的身影。根據披露,俞敏洪現擔任優客工場的獨立董事。

“燒錢”模式

成立於2015年,今年不到5歲的優客工場成長可謂迅速。

公司業務從集中於國內,到2017年擴展至新加坡,2018年延伸至北美。公開信息顯示,截至2019年6月底,公司共覆蓋了包括北京、上海、深圳、武漢、重慶、海口等中國一線和新一線城市以及新加坡、紐約在內共計42個城市,管理171個聯合辦公空間共7.27萬個工位,約為61萬會員提供服務。

快速擴張對公司收入起到了“肉眼可見”的效果。根據披露數據,2016年,優客工場已實現1.67億元的收入,而到了2019年前三季度,這個數字便躍升至8.75億元,且絕大部分的收入來自於靠出租收取的會員費。

雖收入有所增長,但公司近年來尚未實現盈利。2017年至2018年以及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分別淨虧損3.73億元、4.45億元、5.73億元,在不到三年的時間累計鉅虧13.91億元。

如今看來,毛大慶不僅未能實現自己的“盈利預言”,甚至公司的虧損越來越嚴重。那麼,優客工場為何會出現如此巨大的虧損?

分析人士認為,這與共享辦公企業的商業模式不無關係。

一般來講,企業會與地產商簽下長期租約,自己花錢改造,然後向外出租工位,公司的收入來源主要靠出租工位獲取到的租金。但與此同時,企業自身與地產商等簽訂的租約金額便已是一個龐大的數字。以Wework為例,截至2019年初,Wework的長期租約合同金額共計約140億美元。而在優客工場的成本中,最高的也當屬“租賃費用”,2017年-2018年度單這一項開支甚至超過了當期的營業收入。

那麼,對於依賴出租獲取收入的這些“二房東”來說,怎麼才能實現盈利呢?

《2018年中國聯合辦公活力指數報告》中指出,聯合辦公出租率平均達到85%時才能保持盈利平衡。而反觀優客工場,在其已運營的171家聯合辦公空間中,出租率約為79%,若按照前述的要求,它並未達到盈虧平衡點。

此外,記者在翻閱財報時注意到,2019年以來,除租賃費用的增加,優客工場在市場推廣上也下了“血本”。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的營銷費用支出便高達3.64億元,已是去年全年的16倍。

改變戰略?

對於這種“燒錢”的運營模式,市場在注視優客工場一路發展時,也見證了其不斷“補血”的過程。自創立以來的短短四年多的時間內,公司便開展了多達20次融資。

天眼查信息顯示,2015年4月,優客工場在剛成立之時便獲得了首次融資,金額係數千萬元,投資方為紅杉資本中國、真格基金、創新工場和領勢投資。公司融資最多的年份是在2018年,共進行了6次融資。今年7月份,在赴美上市之前,公司又完成了最新一輪的股權融資,投資方系洪泰資本控股,融資金額暫未披露。

對於上述情況,艾媒諮詢CEO張毅在接受IPO日報採訪時表示,虧損不斷加劇,這是目前共享辦公行業所面臨共同問題。

“就優客工場來說,未來的關鍵在於,其後續是否有可持續的資金注入來填補以往的虧損。單純的戰略性虧損並不可怕,主要還是需要保障企業有充足的現金流。”張毅如是說道。

如今,或許意識到了在資金上“捉襟見肘”,優客工場似乎想要一改它以往快速擴張的“激進”戰略。

在招股書中,優客工場表示,成熟的辦公空間(運營超過2年)是給一家企業帶來穩定現金流的保障,但截至2019年9月底,公司僅有38%的辦公空間可以歸為到成熟一類中。

對此,它“敞開心扉”地說道,“當公司在快速擴張之時,就決定了所運營的大部分辦公空間都是不成熟的且不能有穩定的現金流。如果我們停止通過投資快速擴張,並且讓現有的辦公空間去不斷髮展成熟,這或將可以提升盈利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公司高層人士變動也較為頻繁。

記者從官方公佈信息瞭解到,今年6月10日,前微軟亞洲研究院青年科學家、火箭辦公創始人兼CEO韓錚正式加入優客工場,擔任優客工場首席科技創新官;7月初,來來會創始人王國航宣佈加入優客工場,擔任優客工場首席戰略官,同月,優客工場總裁孫霞離職,原雷格斯中國區總經理、前氪空間運營副總裁孫亮加入公司,擔任集團執行總裁;9月,曾就職於凱德置地的張國文加入優客工場,擔任首席發展官之職。

而就在上個月,公司高層再次出現調整。天眼查信息顯示,2019年11月底,諾亞財富創始人汪靜波退出了公司董事行列,星牌集團創始人甘連舫、歌斐房地產基金合夥人譚文虹以及潘偉恆成為新董事。

對此,諾亞財富方面在早前曾回應媒體稱,上述為正常的人事變動。

記者 楊紫薇

排版 潘潔

歡迎投稿、爆料 ipowgw@ifnews.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