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流之下 車市逆勢上揚靠什麼?


  2019年已臨近尾聲,中國汽車市場仍處在低迷期。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佈的數據,截止到10月份,中國車市已經連續16個月銷量同比下跌,就連被不少人寄予厚望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現在也難逃銷量連續下跌的困局。

  車市何時回暖,一度成為業內所關注的話題。不過,當市場整體遭遇“寒流”,各大廠商的銷售業績普遍下滑之際,部分品牌卻呈出現銷量上漲的喜人局面。這些逆市上揚的品牌究竟有什麼過人之處?面對車市“寒流”,他們的成功之路是否可以複製?

寒流之下 車市逆勢上揚靠什麼?


  車市寒冬 多個品牌銷量逆勢上揚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早前公佈的數據,2019年10月,我國汽車銷量228.4萬輛,同比下降4.0%,環比增長0.6%。其中乘用車10月份銷量為192.8萬輛,同比下降5.8%,環比下降0.2%。今年1-10月,我國汽車累計銷量2065.2萬輛,同比下降9.7%。其中乘用車1-10月累計銷量1717.4萬輛,同比下降11.0%。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部分品牌的銷量卻不斷上漲。山西晚報記者瞭解到,包括一汽大眾、吉利、長城、廣汽豐田等在內的多家車企硬剛“寒流”,在爆款車型的帶動下實現逆勢增長。

  根據各家車企公佈的銷量數據,一汽大眾10月銷量達19.9萬輛(含奧迪品牌進口車),同比增長10.2%,1—10月累計銷量達168.5萬輛,已經完成2019年銷量目標的近80%;吉利汽車10月銷量為13.01萬輛,同比增長約1%,環比增長約14%,1—10月總銷量為108.82萬輛,已經完成全年銷量目標的80%;長城汽車10月總銷量11.5萬輛,相比去年同期的11.0萬輛上漲4.48%;長安系品牌汽車10月銷量為12.4萬輛,同比增長6.6%。

  除此之外,日系品牌保持了2019年一貫的穩健態勢,廣汽豐田、東風日產、東風本田均實現了單月銷量和年內累計銷量的同比增長。其中,廣汽豐田1—10月銷量55.6萬輛,比去年同期增長17%;東風日產1—10月銷量為92.6萬輛,同比增長0.5%;東風本田1—10月累計銷量為64.2萬輛,同比增長23.3%。

  爆款發力 熱門車型帶動品牌銷量

  車市持續遇冷,市場長期處於同比負增長的局面。但即使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這些品牌的銷量卻獲得了增長,它們究竟是如何做到逆勢上揚的?讓我們來逐一盤點。

  暫居自主品牌銷量頭名的吉利汽車,SUV車型銷售火爆為其穩定的銷量奠定了基礎,10月吉利SUV車型累計銷量達77223輛,佔總銷量的59%,遠景、帝豪GS和博越成為吉利汽車最暢銷的車型系列;另一家靠SUV打天下的品牌長城汽車,爆款車型哈弗H6單月銷售40623臺,環比大漲28.10%,F7、M6兩款車型單月銷量也在15000輛以上;10月銷量居冠的一汽大眾,轎車、MPV、SUV市場齊發力,旗下速騰、高爾夫、邁騰、探嶽等車型穩居各自細分市場的前列;東風本田10月銷量達到7.97萬輛,其中,CR-V和XR-V銷量雙雙破萬,而根據其官方發佈的消息,思域一款車型的單月銷量就超過2萬輛;與東風本田靠思域打天下的情況類似,軒逸是東風日產當之無愧的頂樑柱,10月份第十四代軒逸終端銷量為4.26萬輛,佔到東風日產品牌總銷量的40%;廣汽豐田第八代凱美瑞1—10月銷量150741臺,同比增長10%,而雷凌家族1-10月銷量180502臺,同比增長14%……

  不難發現,每家逆勢上揚的車企,旗下都有一款或幾款在各自細分市場耳熟能詳的爆款車型,正是靠著這些爆款車型出色的表現,帶動了其整體銷量的上漲。

  打造爆款 對抗寒流還需多方努力

  在寒流中逆勢上揚難道僅需要一款爆款車型?這些品牌又是如何將旗下車型打造為“爆款”?對此,山西晚報記者採訪了多位汽車圈專業人士,多數人均表示,爆款確實可以帶來穩定的銷量,也能在消費者眼中提升整體品牌形象,但這並不是一家車企在寒流中逆勢上揚的全部,真正的決定性因素,是打造“爆款”背後的一系列措施。

  首先,中國汽車市場車型更新換代的速度越來越快,想要長時間地在市場站穩腳跟,這就要求車企在新車發佈和更新換代方面具備一定的實力。以自主品牌吉利為例,熱銷的幾款SUV車型均在不久前進行了更新換代,旗下老牌SUV博越,10月銷售21396輛,換代以後多方面進行升級,銷量增長並不意外。此外目前的銷量冠軍一汽大眾,原來一直是靠轎車打天下,在殺入SUV市場後,旗下新推出的SUV車型表現搶眼,今年10月,探嶽銷量超過20000輛,位居SUV銷量第三位。

  除了推陳出新,豐富的產品線也是銷量的有力保證。一汽大眾殺入SUV市場後,效果立竿見影,為一汽大眾對抗寒流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吉利汽車靠著SUV的出色表現佔據了目前的自主品牌銷冠,但旗下轎車帝豪、繽越等也能在轎車領域分一杯羹;即使是以SUV為本的長城汽車,除了老牌車型H6之外,還有年輕化、科技化的F7和主打性價比的M6。

  最後,如今的消費者願意而且有能力為更好的產品買單。以廣汽豐田為例,根據廣汽豐田公佈的數據,今年1—10月,凱美瑞20萬級高端車型佔整體銷量60%以上,全新換代雷凌月銷2萬輛以上,豪華版及以上中高配車型佔比超過90%。可見,消費者在選擇產品的時候開始更加註重品質的選擇,而不再是此前的外形、尺寸、低價、配置。


寒流之下 車市逆勢上揚靠什麼?


  應對寒流 中國車市面臨洗牌

  車市寒流之下,依然有多個品牌逆勢上揚,這說明在有限的市場中,強者愈強,從弱勢廠家嘴中搶食明顯,市場份額集中度持續提高,車市兩極分化越發明顯。

  對於車企來說,行業的洗牌早已開始,當下市場環境已經不是當年那個躺著就能賺錢的時代,缺乏硬實力的車企如東風雪鐵龍、眾泰、華泰、力帆等品牌銷量下滑明顯,雖然市場整體下滑顯得並不那麼大,但下滑的部分大都疊加在了這些被“侵佔”了市場份額的品牌身上,這些品牌的銷量可謂慘不忍睹。隨之而來的,就是工廠停工裁員、經銷商集體維權、企業破產等負面新聞的頻繁曝出。

  但對於有實力的車企來說,這或許是一次突破的契機。不難發現,雖然寒流不止,但產品力強的產品仍能獲得市場的青睞。如今,在市場日益追求差異化、個性化的時代,車企自身的產品力才是決定一切的關鍵。競爭力十足的車型即使是在中國車市整體遇冷的大環境下,仍然取得相當可觀的成績。未來中國車市逆境一旦退去,有實力的車企憑藉其出色的產品力和豐富的產品矩陣,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恐怕不是難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