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目光短淺的影業,一個糟糕的掌舵人,斷送了DC超越漫威的機會

眾所周知,美漫有兩大巨頭,分別是漫威與DC。

一個目光短淺的影業,一個糟糕的掌舵人,斷送了DC超越漫威的機會

漫威與DC


如今漫威因為成功建立起電影宇宙,品牌效應已經遍佈整個娛樂行業,其影響力極其龐大,IP價值超過350億美元,甚至進入到世界前10的榜單。


一個目光短淺的影業,一個糟糕的掌舵人,斷送了DC超越漫威的機會

漫威宇宙的IP價值位列全球第十


而它的老對手DC則相反,發展得一直不太順利,所建立的DC宇宙價值僅僅60多億美元,甚至不及超人、蝙蝠俠單個IP的價值(超人IP價值111億美元,蝙蝠俠IP價值250億美元)

一個目光短淺的影業,一個糟糕的掌舵人,斷送了DC超越漫威的機會

相反DC宇宙就差遠了

看到這裡,也許會有人不解,不是說DC跟漫威並稱是美漫巨頭嗎?為什麼兩者現在的差距這麼大?DC這個所謂的“巨頭”名銜是不是浪得虛名?

DC的潛力

首先需要知道的一點,是DC這個IP的潛力到底如何?

事實上,自上世紀以來,DC對比漫威最大的優勢有兩個,第一個是超人,第二個是蝙蝠俠。


一個目光短淺的影業,一個糟糕的掌舵人,斷送了DC超越漫威的機會

超人與蝙蝠俠


有童鞋就說了,怎麼能說只有超人蝙蝠俠是DC的優勢?DC漫畫不是優勢嗎?什麼《天國降臨》《黑暗騎士歸來》等等完爆漫威!

但很可惜,這其實只是國內一些營銷號的鼓吹而已,實際上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漫威的漫畫在市場份額方面就已經領先於DC,最高時甚至佔據了70%,DC僅僅19%,即使截止到今年,漫威的市場份額依然常年在40%~60%,而DC只有30%~40%。


一個目光短淺的影業,一個糟糕的掌舵人,斷送了DC超越漫威的機會

1987年的美漫市場,可以看到賣的最好的前10本漫畫裡面有9本都是漫威的

不過,由於DC早在1969年就已經被華納兄弟所收購,所以就算漫畫賣的再不好,也依然不會倒閉,畢竟背後有金主呢。

而就算漫威在漫畫方面超越DC,其潛力比DC還是差太多,原因就是因為超人與蝙蝠俠

作為美漫史上最早的兩個超級英雄,超人早已經變成一個文化符號並被輸出到整個世界,而蝙蝠俠經過一連串成功的電影之後,其美漫NO.1的人氣也是難以動搖。

一個目光短淺的影業,一個糟糕的掌舵人,斷送了DC超越漫威的機會

這兩個英雄時漫威無法超越的大山

超人與蝙蝠俠這兩個優勢,絕對不是說漫威漫畫賣的比DC好就能彌補得上的。

要再具體一點的例子,可以看看2016年的《蝙蝠俠大戰超人》這部電影(簡稱BVS)。

當時,漫威宇宙已經建立了8年,鋼鐵俠、美國隊長等英雄人氣也一直上漲,而DC方面一聲稱要將超人與蝙蝠俠同臺,漫威怎麼應對?

第一,將漫畫裡噱頭度最高的《內戰》搬上銀幕,來作為《美隊3》的故事主軸。


一個目光短淺的影業,一個糟糕的掌舵人,斷送了DC超越漫威的機會

漫畫《內戰》

第二,人氣最高的英雄蜘蛛俠版權在索尼影業,因此趕緊跟索尼談判合作,要將蜘蛛俠加入到《內戰》,以“蜘蛛俠加入漫威宇宙”來保證熱度。

一個目光短淺的影業,一個糟糕的掌舵人,斷送了DC超越漫威的機會

蜘蛛俠加入漫威宇宙

第三,最初BVS定檔是2016年5月6日,漫威也將《內戰》定檔於同日上映,明顯採取的是“我寧願少賺一點,也絕不讓你成功”的戰術打擊策略。

一個目光短淺的影業,一個糟糕的掌舵人,斷送了DC超越漫威的機會

定檔與BVS對撞

可怕嗎?僅僅是超人要與蝙蝠俠同臺的消息,就讓電影宇宙非常成熟的漫威急忙做出如此多的針對措施。

而BVS與《內戰》的票房成績如何?

BVS的週末開畫成績是1.66億美元,《內戰》是1.79億美元。

一個目光短淺的影業,一個糟糕的掌舵人,斷送了DC超越漫威的機會

BVS開畫1.66億美元


一個目光短淺的影業,一個糟糕的掌舵人,斷送了DC超越漫威的機會

《內戰》開畫1.79億美元

看起來好像是後者略熱度更高,但事實並非如此。

BVS的首日票房是8100萬美元,而《內戰》僅僅是7500萬,只不過BVS因為觀眾口碑太差,次日跌幅高達37.9%,而《內戰》的次日跌幅僅僅18.9%,因此週末三天總量才會比BVS高。

一個目光短淺的影業,一個糟糕的掌舵人,斷送了DC超越漫威的機會

BVS首日票房8100萬美元,但次日跌幅高達37.9%

一個目光短淺的影業,一個糟糕的掌舵人,斷送了DC超越漫威的機會

《內戰》首日票房只有7500萬,但次日跌幅僅僅18.9%

換句話說,倘若BVS觀眾口碑不差,按照正常走勢來說,開畫是要比《內戰》更高的。

建立了8年的漫威宇宙,首日的票房還是不如超人與蝙蝠俠的搭檔。

數據是不會騙人的,因為擁有超人與蝙蝠俠,所以DC的潛力一直非常大,再加上神奇女俠、閃電俠等在北美地區人氣也非常不錯的老牌英雄,

從價值上來說,DC毫無疑問不遜色漫威。

一個目光短淺的影業,一個糟糕的掌舵人,斷送了DC超越漫威的機會

DC

但是,DC雖然是一張好牌,但好牌能否打出好效果也得看打牌人,就算給你一手王炸,你拆開來打那也是白搭。

很遺憾,同樣是好牌,漫威的打牌人迪士尼以及凱文·費奇

牌技高超,於是漫威蒸蒸日上;

而DC的打牌人華納兄弟以及扎克·施耐德牌技稀爛,結果DC一次一次浪費了自己的優勢,最終喪失了趕超漫威的機會。

華納的識人不明

自2011年的《綠燈俠》失敗之後,華納兄弟迅速找來扎克·施耐德以《超人:鋼鐵之軀》來作為再次建立DC宇宙的開山作。


一個目光短淺的影業,一個糟糕的掌舵人,斷送了DC超越漫威的機會

《超人:鋼鐵之軀》

《鋼鐵之軀》於2013年暑假檔上映,得益於超人這個IP的影響力,開畫票房高達1.16億美元,然而次周跌幅卻高達64.6%,票房走勢宛如過山車,最終北美票房僅2.91億美元,全球票房成績僅僅6.68億美元。


一個目光短淺的影業,一個糟糕的掌舵人,斷送了DC超越漫威的機會

次周跌幅實在太高了,不然以超人IP的熱度,票房破8億以上絕對沒問題

而這部電影在國外口碑也趨向兩極,在爛番茄網上新鮮指數僅僅56%,雖然影片的打鬥設計與視覺效果堪稱一絕,但其中的比如節奏問題等也是相當明顯的。


一個目光短淺的影業,一個糟糕的掌舵人,斷送了DC超越漫威的機會

《鋼鐵之軀》爛番茄指數只有56%,爆米花指數倒是不錯,還可以說是兩極分化


對比一下漫威的開山之作《鋼鐵俠》,北美地區票房高達3.18億,全球票房5.85億,在老家地區票房超越了《鋼鐵之軀》,全球也僅僅略低一點,但考慮到08年時鋼鐵俠跟超人的知名度以及影響力差了幾個次元,因此顯然是《鋼鐵俠》這部電影的成績遠比《鋼鐵之軀》好。


一個目光短淺的影業,一個糟糕的掌舵人,斷送了DC超越漫威的機會

以08年鋼鐵俠的知名度,能取得這個成績已經是非常成功了

口碑更不用說,《鋼鐵俠》不管是在爛番茄,還是IMDB、MTC等各大網站評分都相當高。


一個目光短淺的影業,一個糟糕的掌舵人,斷送了DC超越漫威的機會

《鋼鐵俠》的口碑也非常好


一般來說,雖然電影成績比較普通,但立續集也是沒有問題的,畢竟也是有盈利,但華納高層此時做出一個匪夷所思的舉動。

對的,他們將整個DC宇宙的規劃全權交給了扎克·施耐德。

神奇嗎?《鋼鐵之軀》票房一般,口碑兩極,這種情況下華納兄弟竟然敢將整個DC宇宙託付給這個導演?


一個目光短淺的影業,一個糟糕的掌舵人,斷送了DC超越漫威的機會

扎克·施耐德

只能說,華納兄弟高層的目光實在堪憂,也是膽大,倘若換了是迪士尼,肯定不會這麼草率。

同時,華納兄弟這家影業有個特點,就是當他們信任導演的時候,會極大限度地放權給他,因此電影的好壞就完全看導演的能力,而一旦他們覺得這個導演不能信任,就會給予諸多限制。

而這個時期的扎克·施耐德是屬於前者的,因此他獲得了掌控整個DC宇宙的權力,華納兄弟也對他非常信任。

這個時期的扎克·施耐德權力大到什麼地步?

第一,整個DC宇宙所有英雄的選角全部由他來指定,他說誰演就誰演。


一個目光短淺的影業,一個糟糕的掌舵人,斷送了DC超越漫威的機會

DC英雄的選角由扎克決定

第二,整個DC宇宙的發展方向由他來規定,他定下的方向,之後英雄個人電影的導演都必須按照這個方向去拍。


一個目光短淺的影業,一個糟糕的掌舵人,斷送了DC超越漫威的機會

DC宇宙的方向由扎克規定

第三,DC宇宙的項目全部由他說了算,他同意立項就能立項,預算成本多高也是由他說了算,《自殺小隊》就是這個時期的產物,導演阿耶想拍這電影,第一個找的就是扎克,而扎克點頭就通過。

一個目光短淺的影業,一個糟糕的掌舵人,斷送了DC超越漫威的機會

《自殺小隊》這種支線電影其實根本沒必要在電影宇宙剛建立的時候推出

而擁有了無上權力的扎克·施耐德,也開始進行他在DC宇宙的第二部電影,也就是《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


萬劫不復

正如開篇所述,BVS這部電影因為是超人跟蝙蝠俠首次同臺,因此熱度非常高,製作時期長達3年,各種DC漫畫題材、角色任選,

從硬性條件來看可以說不存在失敗的可能性。

在2015年漫威的《蟻人》上映時,扎克·施耐德甚至狠狠地出言嘲諷:“BVS可不是曇花一現的《蟻人》。”由此也可以看出扎克·施耐德認為BVS拍的相當好。

一個目光短淺的影業,一個糟糕的掌舵人,斷送了DC超越漫威的機會

扎克嘲諷漫威,聲稱BVS不會是曇花一現的《蟻人》

然而,事實卻無情地打臉,BVS撲街了,而且是驚天大撲。

國內部分群體聲稱BVS這部電影是所謂的兩極分化,不是撲街,其實完全是在自欺欺人,還是那句話,數據不會騙人,來看看BVS的成績。

首日票房8100萬美元,首周開畫1.66億美元,最終北美票房3.3億,全球票房8.74億。

一個目光短淺的影業,一個糟糕的掌舵人,斷送了DC超越漫威的機會

8.7億多的票房,但製作成本2.5億美元

哇,看起來票房差不多9億,好像很厲害?但首先要知道,這部電影製作成本高達2.5億美元,根據票房三倍成本才能回本的通俗說法,算算盈利了多少?

接著,不妨看看首日票房相似的另一部電影《侏羅紀世界》。

《侏羅紀》首日票房與BVS一樣都是8100萬,但最終北美票房6.52億美元,幾乎是BVS的2倍,全球票房16.7億美元,位列影史第六。

一個目光短淺的影業,一個糟糕的掌舵人,斷送了DC超越漫威的機會

首日票房都是8100萬美元,但《侏羅紀》次日跌幅僅15%,BVS高達37.9%

一個目光短淺的影業,一個糟糕的掌舵人,斷送了DC超越漫威的機會

《侏羅紀》首日票房跟BVS一樣,但最終成績幾乎2倍殺

首日票房一樣,說明兩部電影熱度是差不多的,但後勁卻完全不是一個檔次,而決定影片後勁的,就是觀眾口碑,換句話說,大多數觀眾不喜歡BVS這部電影。

順帶一提,BVS還是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成本過億,開畫過億但最終北美票房不足2倍的商業電影(1.99倍),對的,唯一一部。

當初扎克·施耐德對《蟻人》的嘲諷,可以說真的是孽力回饋,BVS的確不像《蟻人》那麼曇花一現,畢竟後勁走勢爛到都破紀錄了。

一個目光短淺的影業,一個糟糕的掌舵人,斷送了DC超越漫威的機會

這部電影還是創造了一個紀錄的,就是票房走勢最低的紀錄

再看看口碑,不管是爛番茄還是IMDB、MTC統統不及格,需要注意的是導演剪輯版出來之後分數也並沒有上升。

一個目光短淺的影業,一個糟糕的掌舵人,斷送了DC超越漫威的機會

這分數也是慘

而就算是國內的豆瓣,評分也並不高(當初上映時票房也僅僅6.1億)這部電影甚至上了國外的金酸梅獎提名(爛片提名)。

一個目光短淺的影業,一個糟糕的掌舵人,斷送了DC超越漫威的機會

第37屆金酸梅獎,BVS喜獲提名

這麼一部要票房沒票房,要口碑沒口碑,不論是專業影評人還是大多數普通觀眾都給差評,還獲得爛片提名獎的電影,兩極分化?不,其實就是撲街了,只是一些人不願意承認而已。

就在此時,華納兄弟高層肯定跳樓的心都有,給了你3年時間,權力那麼大,一切都是你說了算,結果成績?

但最要命的是,因為之前給予扎克的權力太大,所以扎克早在BVS拍攝的時候已經開始背靠背拍攝《正義聯盟》,在BVS成績出來之後,《正聯》都已經拍攝了一部分了。

一個目光短淺的影業,一個糟糕的掌舵人,斷送了DC超越漫威的機會

外網報道,BVS與《正聯》背靠背同時拍攝

如果是迪士尼,肯定會寧願虧那麼點錢也要強行終止項目,畢竟《正義聯盟》是DC最後一張皇牌了。

可惜的是,華納高層並沒有迪士尼的魄力,終止項目會虧損很多,投出去的錢拿不回來,最後他們還是決定讓扎克繼續拍攝。

一個目光短淺的影業,一個糟糕的掌舵人,斷送了DC超越漫威的機會

正義聯盟

不過,在同年8月的《自殺小隊》上映之後,因為這部扎克同意立項的電影口碑極差,終於使得華納高層按捺不住,正如之前所說,華納對於信任的導演會無限放權,對於不信任的導演會施下枷鎖,因此扎克的拍攝過程相當不順利。

終於,在扎克女兒自殺之後,華納以他需要時間平復心情為由開除了他,並找來喬治·韋登接手補拍《正聯》,結果大家也知道,這部電影也爛了。

一個目光短淺的影業,一個糟糕的掌舵人,斷送了DC超越漫威的機會

扎克因為女兒只是退出《正聯》項目,這其實只是一個臺階,實際情況大家懂的

在《正義聯盟》失敗之後,DC宇宙其實已經名存實亡

,如今的DC電影,比如之前上映的《小丑》,2021年的《蝙蝠俠》等,其實都跟DC宇宙沒什麼關係,可以說是獨立的電影。

DC對漫威的所有優勢都已經不復存在。


兇手與兇手

可以說,華納與扎克·施耐德這名導演,是讓DC衰敗的兩名“兇手”。

只要看看數據,不難發現扎克所拍攝的DC電影成績要麼是非常一般,要麼就是驚天大撲,而這樣一位導演被國內部分營銷號吹成“最會拍漫改電影的導演”,可以說實在悲哀。

一個目光短淺的影業,一個糟糕的掌舵人,斷送了DC超越漫威的機會

敢問你這個漫改之王拍出來的電影有票房還是有口碑?

也有種說法,說DC電影因為走的是黑暗風格,所以受眾面註定不廣,所以電影成績不好不是扎克的鍋,但這完全是偷換概念。

原因很簡單,說早的話諾蘭的《蝙蝠俠》三部曲也是黑暗風格,但不論票房口碑都非常好,尤其是《黑暗騎士》更是被譽為超級英雄電影的天花板。

一個目光短淺的影業,一個糟糕的掌舵人,斷送了DC超越漫威的機會

《黑暗騎士》不但在外網評分高,在國內豆瓣一樣評價極高,這說明好電影就是會得到全世界的喜愛

說近的話10月份上映的《小丑》同樣是黑暗風格,票房口碑同樣高的一塌糊塗,從盈利角度來說因為成本太低甚至能與《復聯3》並肩。

一個目光短淺的影業,一個糟糕的掌舵人,斷送了DC超越漫威的機會

《小丑》目前全球票房已經突破10億,因為成本只有5500萬,因此盈利極高

為什麼人家的黑暗風格DC電影能拍得好,要口碑有口碑要票房有票房,偏偏就你扎克·施耐德拍的不好兩者皆無呢?

所以說,黑暗風格表示不背這鍋,純粹就是導演能力問題。

而作為DC宇宙的掌舵人,扎克還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他不會規劃宇宙

比如,DC宇宙才進行到第二部電影,超人的人類身份克拉克·肯特就沒了,那以後的超人電影怎麼拍?

一個目光短淺的影業,一個糟糕的掌舵人,斷送了DC超越漫威的機會

才第二部,超人的人類身份就沒了,而且還是所有人看著他下葬

蝙蝠俠年齡50歲,以後的個人電影怎麼拍?難道要拍老年蝙蝠俠?

一個目光短淺的影業,一個糟糕的掌舵人,斷送了DC超越漫威的機會

50歲的中年蝙蝠俠....個人電影拍什麼

死掉的羅賓竟然是少年泰坦的核心夜翼,那麼少年泰坦這個人氣組織也沒了,夜翼的個人電影也沒了,要知道這名角色在DC里人氣常年前10甚至前5。

一個目光短淺的影業,一個糟糕的掌舵人,斷送了DC超越漫威的機會

dick即迪克,也就是第一代羅賓,後來成為夜翼,原作裡死的羅賓是第二代傑森

最近傳出來的《正義聯盟》導演剪輯版,扎克親口確認時長長達214分鐘,而根據他的口述,《正義聯盟》本來要拍攝三部曲,第一部裡超人因為路易斯死了所以被BOSS達克賽德操控,而第二部裡海王與神奇女俠會死亡,第三部是蝙蝠俠犧牲。

可以試想想,這所謂的三部曲真的拍出來,

中間能穿插什麼電影?超人被反派操縱,海王跟神奇女俠死了,蝙蝠俠50歲,他們的個人電影項目肯定是直接沒了。

換算到漫威,這就等於讓滅霸在《復聯1》直接登場殺死一半的復仇者那麼無稽。

一個目光短淺的影業,一個糟糕的掌舵人,斷送了DC超越漫威的機會

滅霸:早知道我去DC了,直接在《正聯1》登場將所有英雄殺光,讓他們個人電影都出不了

這叫電影宇宙的規劃?

不過,扎克似乎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在之前的喪屍電影項目的採訪上,甚至公然聲稱“蝙蝠俠就應該殺人,覺得蝙蝠俠不殺人的你們XXX是在做夢嗎?要不要我來破你們的處?(原話是生理意義上的破處,很粗俗)”

一個目光短淺的影業,一個糟糕的掌舵人,斷送了DC超越漫威的機會

很難想象一個導演在公共場合竟然說出這種話.....

當然,蝙蝠俠不殺人這一點是美漫界的公共認識,扎克此舉在當時引起了蝙蝠俠漫畫、動畫的主筆們一致的激烈反諷,他們紛紛表示扎克不再碰DC電影真是萬幸。

一個目光短淺的影業,一個糟糕的掌舵人,斷送了DC超越漫威的機會

著名的蝙蝠俠編輯們都在推特上表示對扎克的厭惡

而事實上也正如這些主筆們所說,在扎克離開之後,DC電影發展得越來越好。

2018年的《海王》,雖然北美口碑一般,但全球票房高達11.47億美元;2019年的《沙贊》,雖然票房普通,但北美口碑非常高;2個月之前上映的《小丑》,不管票房還是口碑都是超一流水準。

如今的DC電影,要麼能有票房,要麼能有口碑,要麼就是兩者皆有,對比扎克執掌DC宇宙時期那種“三無”局面,實在好太多了。

一個目光短淺的影業,一個糟糕的掌舵人,斷送了DC超越漫威的機會

扎克離開之後的DC電影成績都相當不錯

至於華納的問題,就如之前所述,識人不明,目光短淺,魄力不夠。

識人不明不用說,目光短淺在於華納高層永遠只看得到眼前的利益而沒有更為長遠的規劃。

比如《海王》電影爆了,就要推出衍生電影《海溝族》,這部電影還是個受眾面偏窄的恐怖片,對於世界觀的擴展沒有任何意義,純粹是華納想蹭海王熱度所立的項目。

一個目光短淺的影業,一個糟糕的掌舵人,斷送了DC超越漫威的機會

《海溝族》電影立項,事實上要擴展海王的世界觀可以拍其他的,《海溝族》完全是蹭熱度

超人如今人氣雖然仍然很高,但已經呈現下降趨勢,作為DC兩張皇牌之一,華納理應想辦法阻止這個趨勢,而提高熱度最好的方法當然就是拍電影,但華納卻遲遲不給超人電影立項,究其原因其實也是因為超人電影成本很高。

一個目光短淺的影業,一個糟糕的掌舵人,斷送了DC超越漫威的機會

新聞報道,華納在2023年之前都不會有拍攝超人電影的想法

事實上,從華納的操作來看,這家影業風格偏向於小市民的那種精打細算,但實際上以其如今好萊塢第二(以前是好萊塢第一)的體量,完全有資本也有能力像迪士尼那樣“放開去打”的。

看看2009年時迪士尼毫不猶豫花下40億美元買下整個漫威的魄力,跟現在華納拍個超人電影都不捨得出錢的樣子,可以說迪士尼超越華納成為好萊塢霸主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一個目光短淺的影業,一個糟糕的掌舵人,斷送了DC超越漫威的機會

向迪士尼低頭




如今的DC電影雖然發展得越來越好了,但因為彼此之間獨立性很強,因此是無法形成一個電影宇宙的。


不管怎麼說,DC雖然暫時無法趕超漫威,但其潛力仍在,在扎克已經離開之後,只要華納穩紮穩打,未來或許真的能看到DC跟漫威並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