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豐懷德堂劉氏——劉氏文化

湖南大豐懷德堂劉氏——劉氏文化


開族始祖大旺公,1297年(元大德元年)先由江西吉安府泰和縣遷湖南茶陵東鄉,1322年(元至治二年)又由茶陵東鄉遷湘鄉上湘三十一都大豐塅廖家嶺(位於現在的雙峰縣杏子鋪鎮大豐塅),後易居湘鄉珍璉十七都懷德巷(位於現在的湘鄉市毛田鄉)。初以大豐塅之地名命族名,依原堂名為天祿。據傳神農氏炎帝在天門山登天盜得谷種後,在山下發動人們開墾農田種稻谷獲得大豐收,當地人們為紀念炎帝的功績,故取地名為“大豐塅”。大豐塅劉氏天祿堂先後改族名為大豐劉氏藜閣堂、Mù(上莫下田)潭劉氏藜閣堂、Mù(上莫下田)潭劉氏懷德堂、湘鄉劉氏懷德堂;2000年五修族譜時定名為大豐劉氏懷德堂。大豐劉氏後裔盛繁於漣水中游河畔,即湘鄉大豐塅、宣風、毛田、天門、谷水、薛市等地,現為雙峰縣杏子鋪鎮、湘鄉市毛田鄉及婁底等地方。

大豐劉氏宗祠於公元1734年(雍正十二年仲冬)始建於大豐塅廖家嶺成至侖,1806年(嘉慶十一年仲春)改建於Mù(上莫下田)潭,1922年(民國壬戌年仲秋)再次改建於大樹山懷德巷上水鱷地;1959年因橫截漣水修築水府廟水庫(溪口水庫),大豐劉氏宗祠惜被淹沒。
據族譜記載,大豐劉氏為湘中“三文五吉”之劉吉星後裔:劉文斌(字扶伯)→劉吉星(行五,隨三叔四兄由贛來湘,後又隻身返吳;“五吉”即劉吉茂、劉吉祥、劉吉蘊、劉吉才、劉吉星五兄弟)→劉紹宇(字朝軒)→劉大旺(遷湘始祖)。一世祖大旺公(1277-1348),字儉,國朝癸巳恩科舉人,配張氏,生獨子八郎;二世祖劉八郎(1308-1378),配廖氏,隨父來湘,深研老莊之學,從事反元扶明,公而忘家,婚後十年方生獨子友勝;

劉友勝生應隆、應福、應祿、應壽四子,與劉秉懿、劉秉常、劉秉倫系同房兄弟;劉應壽生德興、德珍、德銘、德廣四子;至五世祖劉德銘,生思斌(字斐然)、思恭(字肅然)、思敬(字秩然)三子,遂開斌、恭、敬三房鼎峙;劉思恭生朝滄、朝淇二子,朝滄生廷用,廷用生興福、興祿二子,派衍福、祿兩支房。
大豐劉氏三十二字派語:大八友應,德思朝廷;興文希仕,定國安邦。遠承忠厚澤,繼志守詩書;祥瑞光明弟,善存錫慶餘。據五修族譜時的統計,大豐劉氏已傳到第27代祥字輩;吾屬於恭房下的福房分支,吾兒乃大豐劉氏第25代詩字輩,詳細代際傳承為:1劉大旺→2劉八郎→3劉友勝→4劉應壽→5劉德銘→6劉思恭→7劉朝滄→8劉廷用→9劉興福→10劉文元→11劉希儒→12劉仕聘→13劉定公→14劉國智→15劉安娉→16劉邦馨→17劉遠輝(行一,字炳於)→18劉承宸(行四,字建舞)→19劉忠球(行九,字珖寬)→20劉厚皓(行一,字恆祺) →21劉澤欲(獨子,字從志)→22劉繼梅(1915-2005,獨子,字宗福)→23劉志奎(行三,字奎陽)→24劉守浩、劉守岸→25劉詩邦、劉詩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