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只懂三個單詞到成為“國際章”:章子怡,命運從未虧欠你的努力

01

17歲出道,19歲爆紅,12次封后,她是我們眼中的幸運兒

最近這兩年,章子怡似乎開始走下神壇。先是在2018年的時候開始參演電視劇,甘願從熒屏大片“自降”為流水線作品;後來又頻頻參加綜藝節目《妻子的浪漫旅行》;要不然就是在微博上碎碎念著當母親後點點滴滴的感悟。

網友們開始驚呼:章娘娘越來越接地氣了!可是,無論她怎樣接地氣,卻始終都是被奉為“影后”的女人。因為,她自從出道以來非常幸運,無論是挑戲的眼光還是自己的演技,都保持超一流狀態,一直都處於影壇的高處。

章子怡17歲參演了電影《星星點燈》,正式出道。同年考入了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也就是我們津津樂道的“明星第一班”。當時在班級裡梅婷早已爆紅,袁泉形象氣質絕佳。而初入學的章子怡年紀最小又相對普普通通,經常因為拍不好戲偷偷地哭。

從只懂三個單詞到成為“國際章”:章子怡,命運從未虧欠你的努力

可是,誰又能想到,僅僅過了兩年章子怡就迎來了開掛式的人生。

19歲的時候,張藝謀來學校為電影《我的父親母親》選角,一眼相中了章子怡。章子怡在這部電影中飾演女主角“招娣”,並憑藉這部影片獲得“第23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主角”。

別人尚未畢業,她已經封后。

隨即,《我的父親母親》在柏林電影節參展,章子怡和張藝謀一同握住了獎盃,在國際媒體鏡頭前嶄露頭角,成為不折不扣的“謀女郎”。

從只懂三個單詞到成為“國際章”:章子怡,命運從未虧欠你的努力

幸運遠不止步於此,1999年,剛剛年滿20 的她又遇到了導演李安。

在李安指導的電影《臥虎藏龍》中,她飾演女主角“玉嬌龍”。此時章子怡初出茅廬,演技和武打都尚缺一些火候,卻能和周潤發、楊紫瓊等頂級前輩對戲。起點可謂無人能敵。

因為這部電影,她獲得了美國獨立精神獎最佳女配角獎、第13屆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最佳新人獎、第4屆多倫多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獎等多個獎項。從此,星途一片坦蕩。

順利至此,似乎章子怡格外受命運優待。

茨威格曾說“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而章子怡的幸運背後,沒有價碼,全是實打實的努力。

從只懂三個單詞到成為“國際章”:章子怡,命運從未虧欠你的努力

02

越努力越幸運,命運不曾辜負每一滴奮鬥的汗水

章子怡年少出名,各種負面消息也接踵而來。有一次,她很苦惱地去找張藝謀尋求幫助,張藝謀只是淡淡地說“你不用解釋,好好拍戲就行,作品代表一切”。

好好拍戲,正是她一生努力的寫照。

在很小的時候,她就進入了專業舞蹈學校。但是,因為自己的身體柔軟度和協調性都比較差,別的小夥伴各種高難度動作手到擒來,而章子怡只能咬著牙一遍遍苦練。

天分不高,努力來補。

怕別人嘲笑,每天晚上她偷偷跑到教室摸黑對著鏡子一遍遍起舞,身體柔韌度不高,她就壓著腿睡覺,直到第二天起來雙腿已經麻木到全無知覺。

這樣的苦日子,她一堅持就是6年。11歲時,她考上了北京舞蹈學院附中,拿到了全國桃李杯舞蹈比賽優秀獎。

從只懂三個單詞到成為“國際章”:章子怡,命運從未虧欠你的努力

幼時這樣,中年依舊如此。

2013年,已經34歲的章子怡出演了《一代宗師》,電影中她飾演武功高強、為父報仇的“宮二”。以前拍戲時她傷痕累累,已經很久不拍武打,童子功已經忘得差不多。

為了演好角色,她只得一點點從頭開始。一對一訓練中,章子怡被拿著長棍的武術指導老師打得哇哇大叫,劈叉、下腰、學武,魔鬼般的訓練堅持了整整3年。

從只懂三個單詞到成為“國際章”:章子怡,命運從未虧欠你的努力

一部戲下來,梁朝偉骨折了兩次,張震拿到全國武術比賽第一名,章子怡包攬了十二座獎項。

命運不會辜負每一滴奮鬥的汗水,所有人都說章子怡眼光好,會挑戲,其實導演李安曾說,章子怡成就了玉嬌龍,不是玉嬌龍成就了章子怡。章子怡踏踏實實,把每一部電影、每一個角色演到極致,成就了自己。

只有足夠努力的人,才會有幸運的機會,命運不曾虧欠每一個努力的人,所謂的“錦鯉命”,也不過是越努力越幸運

從只懂三個單詞到成為“國際章”:章子怡,命運從未虧欠你的努力

03

努力才是打開幸運大門的正確姿勢

第一,走出舒適區,去做沒有做過的事情

心理舒適區就是一個人為構想的感覺邊界,在邊界內你能保持安全感,並且非常舒服。但是走出舒適區,嘗試陌生的領域才能帶來真正的成長。

人如果一直待在舒適區,只做自己熟悉的事情,是不可能有新突破,到達新高度的。唯有走出舒適區,一點點突破自己、挑戰自己,才能越努力越幸運。

2003年,章子怡參加《藝伎回憶錄》試鏡的時候,能聽懂的單詞只有“Quiet、Action、Cut”三個單詞,別人講戲,她只能一臉尷尬地點頭,裝作聽懂了的樣子。

從只懂三個單詞到成為“國際章”:章子怡,命運從未虧欠你的努力

於是,她決定下決心學習英語。章子怡在採訪說曾說“每天早起除了化妝、拍戲,她一定會花2個小時學英語,學完了再去睡覺”。在片場的時候,她也經常抓住外國人練習口語。一年以後,章子怡面對外國媒體提問的時候,用英語應答自如。

因為走出舒適區,每天嘗試新的東西,她從華語影壇走向了好萊塢。

網上有句話很火:“有的人25歲就死了,直到75歲才埋”。就是因為這些人始終按照一種方式,重複過了50年。很多年輕人一入職場變停滯不前,在一個崗位上幹了一輩子。而歲月變遷,等到他們垂垂老矣,是否會後悔時光虛度、一無所獲?

誠然舒適區內意味著舒服,走出舒適區意味著挑戰。例如,換不換工作?學不學新技能?要不要轉行?每一個決定都意味著你要超越自我,也意味著機會和未來。

美國作家尼爾·唐納·沃許說:“真正的人生始於你走出舒適區。”

從只懂三個單詞到成為“國際章”:章子怡,命運從未虧欠你的努力

第二,學會把一件事做到極致

王陽明在《傳習錄》裡寫道:‘惟一’是‘惟精’的主意,‘惟精’是‘惟一’的功夫。

真正厲害的人,都懂得把事情做到極致。

章子怡在電影《十面埋伏》時早已經名利雙收,但是正在拍攝的時候不曾偷一點懶。電影中,章子怡扮演的小妹跳了一段非常完美的水袖舞,為了動作好看,她的左腿需要同地面保持垂直狀態。

別人都以為她是舞蹈功底好,殊不知在這段舞蹈中,她的左腿始終吊在威壓上,造成整條腿肌肉撕裂。

從只懂三個單詞到成為“國際章”:章子怡,命運從未虧欠你的努力

相形見絀的是黃曉明,他曾在《大漢天子》中因為飾演漢武帝大放異彩,成名後卻拍了很多爛片,導致口碑下降。

在採訪中,他不無後悔得說:作為演員,當你有一兩部連著不好的時候,就像狼來了,大家都會再找你演戲,現在的自己無戲可演。

職場上,很多人想著偷工減料,例如領導交代寫個發言稿,自己網上搜搜改改就應付交差,需要寫個程序,就去複製粘貼,跑起來說停就停。這些人無一例外都後悔了。而那些從不敷衍、認認真真做好每一件事的人,在行業內逐步積累了口杯、提升了實力,也笑到了最後。

同樣一件事,你有沒有盡力,結果看得到。

從只懂三個單詞到成為“國際章”:章子怡,命運從未虧欠你的努力

第三:合理分配精力,警惕“機會成本”

機會成本來源於經濟學, 是指為了得到某種東西而所要放棄另一些東西的最大價值。

章子怡在大一的時候,曾經偷偷接了一個500元的榨菜廣告。班主任常莉知道了,把章子怡罵了很久,告訴章子怡“不是好導演、好劇本、好攝影的專業隊伍,誰都不許去”。這一句話,章子怡牢牢記在心裡。從此,只挑精品來演。

從只懂三個單詞到成為“國際章”:章子怡,命運從未虧欠你的努力

章子怡剛拍完《我的父親母親》時,張紀中正準備拍攝《笑傲江湖》,出價200萬請章子怡飾演嶽靈珊。那時候章子怡還是位窮學生,面對鉅款有些心動,於是她去問張藝謀的意見。

張藝謀說“你有潛力,想出大名,只許拍電影,不許拍電視劇,不要讓蠅頭小利毀了前途”。章子怡果斷整整18年,沒有拍過一部電視劇。在當時雖然她看起來損失了200萬,其實卻也為自己選擇了一條正確的道路。

後來,她不斷挑戰自己、兢兢業業演好每一個角色,成為史上首個集齊“百花獎、華表獎、金雞獎、金像獎、金馬獎”的大滿貫演員。

職場上亦是如此,例如,你想做兼職就沒有精力深耕主業,這裡的主業本能到達的高度,就是你的機會成本。人生沒有判斷題,只有選擇題。我們面臨太多的選擇,唯有警惕機會成本,才能合理分配精力,達到最優狀態。

把所有的精力都壓住在最有價值的事情上,才是成功的不二法門。

從只懂三個單詞到成為“國際章”:章子怡,命運從未虧欠你的努力

有句話看似很俗很雞湯,但是我卻很喜歡,那就是:

越努力,越幸運。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努力的腳步不停,成功的榮耀便會不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