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不勝收,鄂州市洋瀾湖風景區將刻掛這些楹聯

  今年8月,我市向全國發起洋瀾湖風景區徵聯啟事,活動現已圓滿結束,來稿佳作頗豐,美不勝收。通過組委會認真評定,現將擬用的楹聯公之於眾,誠懇聽取廣大聯友和愛好者們的意見。12月26日之後,組委會將組織開展入選楹聯的定稿、書寫、刻掛等工作。聯繫人:胡念徵 13971990721 王為 13972970917;郵箱:[email protected]


市洋瀾湖風景區入選徵聯初步擬定


原特號:洋瀾湖東門牌坊

大塊鍾情,毓鄂渚名山、洋瀾秀水;

微風會意,傳陶公美政、太白奇才。

         (黃金輝/湖北武漢)

  (擬增補一副。要求能反映鄂州正在加速建設的“科學城、生態城、航空城及武鄂協同發展——武鄂一體化”等相關內容)

1.定濤亭

為政留痕,百家良史書青史;

愛民有譽,千載濤聲是掌聲。

       (宋貞漢/安徽巢湖)

2.古陶亭

陶彩瓷青,印證千秋底蘊;

秦磚漢瓦,傳承百代風流。

    (曾令旦/湖北武漢)

3.呼雁亭

湖色堪憐,數弄畫船邀月去;

鄉音可辨,一呼遊雁應聲來。

    (何燕/四川阿壩)

4.伏虎亭

伏虎擊倭,胸間正氣手中劍;

恤民勤事,袖底清風身後名。

    (馬瑞新/山東龍口)

5.楚藩堂

感文史千秋,心中永繼先驅志;

憶武昌三烈,湖畔長縈首義聲。

     (錢繼和/安徽合肥)

壯士勇揮戈,九野驚雷摧帝制;

英才甘捨己,一腔熱血救中華。

(何國衡/江蘇南京)

6.問梅亭

坡翁踏雪,彭子寫真,問伊還記否?

西嶺餐霞,南湖醉月,邀爾可來乎?

       (姜宗哲/湖北鄂州)

7.青蓮居

黃鶴千年,獨載風流輝北斗;

青蓮一朵,別開生面蔚南湖。

      (羅傑/貴州關嶺)

武昌空憶多,卅度春風,故事曾傳黃鶴;

勝地今猶美,千重詩意,新篇誰繼青蓮?

        (趙國山/河北武安)

8.遠心橋

魚躍鳶飛,放眼湖天心自遠;

雲深樹杳,留連煙景畫猶奇。

   (田慶友/遼寧凌海)

9.觀瀾臺

接吳頭,連楚尾,燦燦兮!溯古人文厚重;

望鄂渚,眺湖濱,煌煌也!撫今畫卷恢弘!

         (祝大光/湖北武漢)

觀瀾觀史,當年紅色風雲、波瀾壯闊;

興業興家,今日藍圖宏偉、事業輝煌。

        (何善兵/湖北石首)

10.宗公亭

農賴宗公,鄂州始有桑麻業;

民收地利,壟上猶聞擊壤歌。

     (楊新立/山西永濟)

11.家璧軒

璧立千峰,愛擁三湖,文章傳善舉;

家藏萬卷,情牽百姓,史冊駐仁心。

       (劉喜成/上海浦東)

12.百花廊

花木扶疏,一縷清風催夢筆;

煙霞繚繞,萬般秀色醉詩心。

    (解雲鳳/安徽馬鞍山)

13.菱歌亭

將月色平分,雲傳鶴語;

許清風入駐,浪拍菱歌。

  (沙永松/湖北石首)

14.印月亭

千載詩傳煙樹裡;

滿湖月印水雲間。

  (杜小波/湖北荊州)

15.釣月亭

千古江山,誰為霸主誰為客;

一湖風月,可釣閒情可釣詩。

    (王冬/安徽合肥)

16.玉兔亭

真假不須分,半緣傳說,半緣幻象;

雌雄安可辨,一在月宮,一在湖心。

       (李明剛/湖北鄂州)

17.楓香亭

紅葉起相思,明月清風香滿地;

丹楓懷往事,落霞流水醉長亭。

      (劉義志/湖南邵陽)

18.橘頌軒

九章橘頌明心志,天問何人賦;

一曲離騷嘆國殤,軒銘屈子吟。

       (吳著讓/湖北通山)

19.鄂渚堂

千古吳都,更替幾番,賞心還是洋瀾月;

一湖楚水,絃歌數曲,醉我依然鄂渚風。

     (鍾宇/江西瑞金)

20.抱朴亭

抱朴歸真,誰同歷歷樊川,天長地久;

懸壺濟世,我共濤濤江水,逐夢揚帆。

         (呂文孝/北京順義)

21.戴凱亭

戴月鋤歸,不可居無竹;

凱歌宴飲,信知醉有詩。

  (吳世超/四川廣漢)

22.越歌亭

蕩槳中流,憑一曲清歌,犀通楚越;

寄情偶遇,傳千秋佳話,感動湖山。

   (樓立劍/浙江義烏)

23.陶柳亭

儒學傳家,欽陶侃清心,陶潛傲骨;

春光醉客,喜柳堤飛燕,柳浪啼鶯。

       (周偉/江蘇射陽)

24.鳳鳴亭

梧蔭其臺,福延鄂地;

鳳鳴於野,聲震楚天。

 (沈俊傑/湖北咸寧)

25.孟宗亭

至孝動天,淚融冰雪冬生筍;

清廉探本,母誡風操鮓帶香。

      (楊發餘/江蘇金湖)

26.鄂君亭

啟節銘文,刻作千年燦史;

通商重貿,撐開一片新天。

(曹銀平/山西臨縣)

27.文曲亭

亭耀魁星,自有文光輝北斗;

塔鄰教苑,豈無儒氣漾南湖。

     (李瑞河/江西九江)

28.文星園

文興市鎮,繁華聖地,放眼觀湖登寶塔;

星耀山川,昌盛新城,揮毫潑墨入芳園。

       (鄭懷宇/湖北鄂州)

29.萬年臺

繼築高臺,來楚韻吳風,文脈承千載;

如開醉眼,看佳人才子,風情化萬民。

      (熊政春/湖北武漢)

30.清思亭

情牽社稷安危,風雨同擔,何曾懈怠;

心繫黎民福祉,苦甘共享,總是勤勞。

(朱啟亮/河南南陽)

31.楚才亭

南湖桃李多魁俊;

中國魚龍半楚才。

(趙瑞剛/河北獻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