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文:家務活這東西

劉玉廣

雜文:家務活這東西

朋友近日來信,說她與丈夫離婚了。問及原因,她說他丈夫太懶,家務活一點也不管,再忙再累甚至身體生病,也得把一天三頓飯做好,把衣服洗好和把家務料理好。朋友口氣有些恨恨地說:“這幾年,自己就跟保姆似的。”

巧的是,愛人班上一位學生父母,關係也僵了,快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原因是孩子的媽媽不會料理家務,也不願料理家務,用外人的話說:“別看在外邊像個人兒似的,可家裡跟狗窩一樣。”愛乾淨、整潔的丈夫,8年後再也忍無可忍,毅然提出了離婚。

曾經有位朋友搬家。得知消息後,我和幾位同事前去幫忙。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屋子裡東西放得亂七八槽,一點條理都沒有。一大堆髒衣服不洗,放在櫃子裡,糧食之類的和舊鞋爛襪擠在一堆,桌椅、地板、廚房和廁所,油汙斑斑。最不能容忍的是,電水瓶裡邊有八九寸厚的沉澱物,外面像被汙油刷了一層似的。給他們搬了半天家,以後3天自己吃不下飯,想起來就噁心。這哪裡像家呀!

因為家務事家庭不和或夫妻反目,似乎不值,或說不應該。但是,家務事又實在不是小事,不可小視輕視。

雜文:家務活這東西

不是誇口,我家的衛生、佈置等,誰來了都說好。關鍵是整潔。就說廚房、抽油煙機、燃汽爐灶等,用了十多年之久,還和新的一樣。廁所也是,非常乾淨,客人都不相信住了這麼多年。說實話,這是我愛人的功勞。每天,無論工作多忙多累,我們都把屋子該掃的掃、該擦的擦,整理得有條不紊、乾乾淨淨。每次外出旅遊回來,第一件事是全家人一起打掃衛生。我認為,家庭,猶如一道風景,或說一方天地、一個小世界。作為家庭成員,每個人都應該為之付出努力。這樣,這道風景才美麗,這方天地才生動,這個世界才歡樂。否則,都不盡心都不盡力,就會大煞風景,就會沒了生機。

家務活是家庭生活中一個重要的、必須的、不可避免的內容,是每個家庭成員義不容辭的責任、義務和權力。有人說,男人主外,女人主內,天經地義。意思是說男人在外邊幹大事,女人在家裡幹“小事”。這種論調,顯然不正確。而今的中國,“半邊天”的作用早以今非昔比,她們和男人一樣在社會各個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在承擔著一樣重的責任。加上生理因素,她們實際上付出的比男人還重還多。如果一味地再把所有家務活都推到女人身上,為男人的,為丈夫的,不是好男人,不是好丈夫。

我以為,可以推崇這樣一種觀念:無論男女,也不論在外做什麼工作、任什麼職務、掙多少錢,回到家,夫妻地位永遠是平等的,家務活永遠是共同的。

雜文:家務活這東西

中國受“三從四德”封建禮教影響太重,女人自結婚之日起,就心甘情願或不心甘情願也不抗爭地把自己和家務活聯繫在了一起,外邊的工作多累,進了家門依然是“大拿”“主婦”,收拾屋子,侍候男人、孩子。這點。農村尤為嚴重。時間發展到今天,女人做家務的觀念依然根深蒂固,依然大有市場。男人,是“大老爺們”,幹家務,如做飯、洗衣服之類的,感覺面子不好看外,有的女的也覺得難為情。哪怕一起下田回家,累是一樣的,可進了家門,男的可以抽菸喝水等休息,婦女則接著戰鬥——做飯、做家務。好在隨著形勢的發展,年輕人的觀念也越來越進步,男的不以做家務為恥了,女的不甘心家務都是一個人幹了。

說來還是城裡人,特別是大城市人,思想觀念新,對幹家務的認識超前,對幹家務的主動性、自覺性比較好。相反,出現了不少“男主內”(也不好)。

現在的一些年輕人,對幹家務認識不深刻,甚至沒當一回事。結婚後才知道擺不脫避不了。因為,不可能不吃飯不洗碗不疊被不掃地不洗衣,等等。誰幹?有的進行了分工,諸如男的掃地、擦地板、買糧買菜,女的做飯、洗衣、收拾床鋪等。這樣,都在家可以,一方出差了呢?我以為這樣不好,顯得生分。

雜文:家務活這東西

前不久聽說個笑話:一對新婚夫妻,起床後,為誰疊被子,兩人“猜拳”,結果一個早晨也沒決出個勝負,只好飯沒吃、被沒疊地上班了。

家務活看似是個負擔,實際上,夫妻(孩子大了也在內)搶著幹,一會兒就完了。現在夫妻都有工作,誰先到家,誰就要先動手幹。現在條件越來越好,隨著現代化水平的提高,家務勞動強度越來越小,家務活動變成了一種樂趣、一種享受。另外,一起動手,一邊聊聊各自的新聞,也是別有情致的。

家務這東西看似是家庭的事,實際上,它與社會、工作聯繫很大。家務處理得好了,心情愉快,工作就應心得手。反之,因為家務夫妻疙疙瘩瘩,就會直接影響各自的心情乃至工作。另外,夫妻之間應提倡奉獻和犧牲精神。如果一方工作忙,時間緊(如科研、領導崗位等),家務活幹得少一些,不要有怨言,不要斤斤計較。有句話叫“理解萬歲”,家務上也一樣需要。

可不可以這樣說,家務活處理好的家庭,是幸福美滿溫馨家庭的一個主要因素?

筆者還以為,現在社會競爭越來越厲害,每個人的壓力都很大。如果家庭——自己的“天地”再不舒心、愉快,豈不更糟?都說家庭是溫馨的港灣,家務處理好了,也是重要的一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