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村改造,是福是禍,是禍能躲過?

原創 | 舊村改造,是福是禍,是禍能躲過?

歡迎關注:“舊改說”,點擊主頁可加城市更新群,房地產乾貨資料

前言:

今天是一篇吐槽文,主要是老朱的頭條號很多粉絲加老朱吐槽,一些被拆遷業主還有村裡剛開始搞舊改的村民向老朱吐苦水,說舊改目前的狀況不明瞭,不公平,有多黑,有多難

。而地產同行和老朱聊的時候,也是“我太南了”,項目不好推進,項目時間週期加長,開發成本在增加,一個“不小心”就被當做“蘿蔔”去填坑的了。

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舊改,對村民、政府、開發企業帶來的風險和弊端。

原創 | 舊村改造,是福是禍,是禍能躲過?

對村民(被拆遷方)而言

首當其衝的問題就是房子沒了,補回來的房子不是永久產權的。產權變更的好處,轉變為國有後,這些房產可以進行租賃、自住或出售,提高經濟收入。

安置回遷問題,房子被拆了,住哪呢,那一點點的臨時安置費又更夠做什麼的,回遷房的選擇,賠償的標準都是村民自身利益問題,不帶來產業發展,推動經濟,要是越拆越窮,那還搞個錘子。

感覺地不是自己的了,村的歸屬感沒有了,導致舊改反對派的增加。重視村的傳統文化歸屬感,祠堂宗祠,還有類似車陂的龍舟賽傳統文化,百家宴等等傳統活動,要做到令村民有歸屬感。

村裡現狀和改成之後的情況對比

一是基本的配套設施,比如與居民生活有直接關係的水、電、氣、路等市政基礎設施的維修完善以及垃圾分類、和裝電梯等;

二是提升類基礎設施,包括公共活動場地,有條件的地方配建停車場、活動室、物業用房等;

三是完善公共服務類內容,包括養老、撫幼、文化室、醫療、助餐、家政、快遞、便民、便利店等設施。

如何做到合理公平公正公開,真心真意的對村民好,這是在舊村改造項目實操的關鍵。舊村改造工作,說白了,就是利益分配的問題


原創 | 舊村改造,是福是禍,是禍能躲過?

對政府而

這點比較簡單,項目不要搞出什麼茬子就好了,一旦發生群體事件,第一個問責的就是項目負責人,不處理好這件事,你還想著推進項目?沒門!

最重要的一點,完成這個舊村改造項目,能給當地帶來什麼?是否能推動經濟的發展,對周邊的產業有沒有幫助。對於促進經濟增長,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改善生活環境等方面有積極的意義,說白了就是要利民,要做到你好,我好,大家好,那才是真的好。

原創 | 舊村改造,是福是禍,是禍能躲過?

對開發企業而言

做舊改,前期需要投入的資金,資金能回籠的時候都已經是後期了,不到動遷建設,你都不知道這個項目是否能有利潤

開發企業做舊改,怕什麼,怕就怕在這幾點,

1,某房企接到項目,推進得好好的,剛好面臨換屆,新上來的領導班子,對政策變動的理解,覺得這個項目不太好,原本支持你做這個項目的人,換人了,或者說變卦了,前期投入的資金基本打水漂了。

2,項目推進過程中,最怕遇到釘子戶,因為釘子戶虧損的例子不在少數,深圳木頭龍因為4戶釘子戶一直不肯簽約,益田每年花費的安置費上億;廣州冼村十年至今還未完全解決全部拆遷戶的問題,過幾天等老朱有空的時候來探討一下冼村的“古往今來”,也歡迎知悉以前舊事的老闆們加老朱 爆料。

3,在確定接手項目之前,和政府簽訂的框架協議不明瞭不夠細緻,後期出的茬子,各種要求公共設施配套,以及復建區、融資地塊等等,一個不小心,這個項目有可能變成虧損的項目,你繼續做也不是,不做也不是。

4,有人使絆子,插釘子什麼的。

如何把控項目推進,瞭解政策方向,找到靠譜的項目,2020年城市更新在新政下,將會出現什麼新趨勢,迎來什麼新機遇,可以瞭解報名參加《2019年中國城市更新年會》。

在此次年會上,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城市更新研究中心主任耿延良,中國社科院博士後導師蔣建業,德勤中國合夥人潘赤鋒,廣東啟源律師事務所藍恩鴻講聚焦城市更新領域,解讀相關政策法規和標準規範,探討2020年城市更新發展歷程、最新成果、實操案例,加強產業鏈各個環節的交流合作,推動城市更新工作健康穩步發展。好了,這篇吐槽文基本就是這樣的了,文章有一些點不太適合細說或者某一點不適合擺到臺上面說,感興趣的同行朋友可以添加老朱微信,加入城市更新交流群,互相探討項目上遇到的問題,資源共享,共同進步。

如果說想要對接靠譜的舊改項目,或者說想了解城市更新未來的發展前景和趨勢,可以來參加12月20日的2019中國城市更新年會,交流城市更新發展歷程、最新成果、實操案例。


原創 | 舊村改造,是福是禍,是禍能躲過?

私信瞭解年會報名詳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