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不需要這種“驚喜”——從廣州浪奇躺賺80年的淨利潤說起

12月11日週三廣州浪奇發佈公告,正式確認其將獲得廣州市政府的土地收儲補償21.56億元,另有獎勵金4.31億元,合計躺賺25.87億元人民幣!

而廣州浪奇九年平均的淨利潤僅為3126.6萬元,需要82年才可以賺到這25.87億,如果按2018年的淨利潤3329萬來算,也需要78年。WOW!

市場不需要這種“驚喜”——從廣州浪奇躺賺80年的淨利潤說起

(製圖:雨季)

市場不需要這種“驚喜”——從廣州浪奇躺賺80年的淨利潤說起

看著做夢都在笑的浪奇股東們,想想浪奇現在這麼奇浪,還能好好地做生意嗎?

我們先來看看事情原由,以及思考背後的“荒唐”。


廣州浪奇的車陂工廠地塊剛好在廣州市的國際金融城規劃內,將被用於建設廣州國際金融城的科技創新總部。據悉,廣州國際金融城是廣州市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實施“金融強市”戰略,推進廣州區域金融中心建設做出的重大戰略部署。

依照廣州市政府的新規《廣州市深入推進城市更新工作實施細則》(穗府辦規〔2019〕5號)第(十三)條規定“舊廠原土地權利人申請由政府收回整宗土地的,可按同地段毛容積率2.5商業用途市場評估價的50%計算補償款”。國眾聯行以及正誠資產兩家資產評估公司以2016年9月28日為基準日的平均評估價格後,上述地塊獲得了廣州市政府的鉅額拆遷補償,當然廣州市政府掛牌出讓後也獲得了近一半的市場利益。


按照財政部的《企業會計準則解釋第3號》,第四條規定:“企業因城鎮整體規劃、庫區建設、棚戶區改造、沉陷區治理等公共利益進行搬遷,收到政府從財政預算直接撥付的搬遷補償款,應作為專項應付款處理。其中,屬於對企業在搬遷和重建過程中發生的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損失、有關費用性支出、停工損失及搬遷後擬新建資產進行補償的,應自專項應付款轉入遞延收益,並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16號——政府補助》進行會計處理。企業取得的搬遷補償款扣除轉入遞延收益的金額後如有結餘的,應當作為資本公積處理。”

而《企業會計準則第16號——政府補助》第八條規定“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應當衝減相關資產的賬面價值或確認為遞延收益”。



因此這近26億將源源不斷地給廣州浪奇帶來收益。

但是,這些都不是我們要關心的。


問題是,看到昨天和今天一字漲停的000523,好像哪裡有點不對勁?

是的,廣州浪奇的這塊地不是近兩叄年的資產了(超20年了吧),地塊也不是12月11日突然暴漲到26億的,不動產在近10年內不斷的升值,10倍是基本的,20倍不是不存在。作為上市公司、公眾公司,為什麼廣州浪奇在報表已經“畸形”時沒有做公允價值評估入賬?就算沒有公允價值入賬,為什麼不在每年的年度報告披露不動產清單,並說明這種已經鉅額升值的地塊?

在12月11日之前賣掉000523的投資人,他們如何依據公開信息(包括財報)進行判斷的?



延伸的問題是,其他的上市公司如有類似的情況,是否有需要進行公允價值入賬?



據目測,其他上市的藍籌公司、準藍籌公司大都存在這種現象,而且比廣州浪奇還要“勁爆”!為什麼是“據目測”,因為公開資料沒有披露呀,財報有“固定資產”一欄,但是沒有不動產清單呀,投資人無法進行正常的分析評估。除非不正常。

上市公司在北上廣深的自有物業,價值超過20億的商業大樓比比皆是,看看一線城市的商業高樓大廈,哪個不是上市公司的辦公大樓?成本價(賬面)是多少,1億?2億?經過折舊後(有的賬面可能攤銷完畢了,呵呵),十倍以上的增值算是“乞丐版”。

響應地方政府號召搬遷是正常行為,屆時每20多億的賣樓收入,現金、總資產的劇增,又將給市場一個個“驚喜”。

市場不需要這種“驚喜”——從廣州浪奇躺賺80年的淨利潤說起

(本圖由網絡獲取,如有版權請聯繫處理)

投資性房地產可以以公允價值入賬(有的上市公司其實就是投資性不動產,就是賴著不評估入賬,等關鍵時刻給你一下子),那麼對於價值已經暴增的自用型不動產是否應進行公允評估入賬呢?

如果不進行重新評估,監管部門以及市場投資人天天被“驚嚇”?天天被“驚喜”?

市場不需要這種“驚喜”——從廣州浪奇躺賺80年的淨利潤說起

“玻璃大王”曹德旺曾直言,“中國的上市公司手裡都握有大量房地產,年底經營不好了賣兩套、發不出來工資了賣兩套、連年虧損了賣兩套。”

據不完全統計,進入2019年四季度以來,已接近20家上市公司披露賣房收入,或者擬出售房產來改善業績。

其中中房股份11月29日公告稱,擬出售新疆兵團大廈裙樓的一層、三層,交易總金額1.33億元,預計增加2019年營收1.27億元,增加淨利潤5100萬元。其“賣房保殼”手法被市場認為是最為熟練的,虧一年盈利一年。

也是剛剛的12月11日,數源科技公告稱擬掛牌出售位於杭州市江乾區的10處商鋪,擬出售資產在評估基準日的賬面淨值合計為 2113萬元,評估價為5110萬元,評估增值2997萬元;而今年前三季度,該公司歸屬淨利潤不過2025萬元。

還是引用去年底本公眾號的一篇文章的說法“起碼到目前為止,管理層的關注點是存在偏差的,不要只質疑他們賣資產的動作”。

要切底解決這個上市公司“突擊行為”的唯一辦法就是全面清查,證監會聯合財政部做資產重估公允價值入賬,產生的收益儘早進入延期收益進行--逐-年-分-攤


要不然,對於藍籌公司,年-年-“驚喜不斷”;對於ST公司,年-年-“重點監管”。有啥意思,用處不大



上市公司報表嚴重失真,資產重估刻不容緩。

希望並建議證監會聯同財政部相關部門讓上市公司進行大規模的資產重估,或者強令上市公司披露價值已變動巨大、對財報有嚴重影響的資產進行市場公允價值評估、入賬。


理由是

1、目前我國的不動產、各類大資產價格已經趨穩,不大可能再大起大落了;

2、大部分的上市公司持有相關不動產及長期股權投資超過10年,而恰恰在這十幾年的時間是我國大資產價格特別是不動產價格大幅飆升的時候,是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勞動果實”;

3、相當一部分不動產等資產已經隱含了十倍以上的增值,企業報表已經完全失真;

4、絕大多數投資者並不知道真實的資產價值狀況,無法做出正確的投資決策;

5、如果任由上市公司以極低的價格出現而無動於衷,我們40年改革開放的果實將被別人(QFII等外資)收割,而我們白乾了40年;

6、對於沒有業績壓力的公司,處置這種“可處置資產”極有可能產生灰色鏈條,甚至利益輸送。


好處是:

1、對於處於經濟下滑時期的中國經濟有莫大好處,有利於2020年經濟的保6%。

2、對於擴大消費有直接推動作用。

3、吸引外資進入中國。

4、實現2020年二級市場的繁榮與價值迴歸,比房地產拉動經濟、政府投資拉動經濟更加健康。最靠近實體的就是二級市場,目前最靠譜的就是二級市場。


盯緊你手中的藍籌,看看其固定資產的價值,最好能找到一份不動產清單。會不會亮瞎你的眼睛呢?有空的朋友可以分析看看600900,哈哈。

想以十年前甚至20年前的價格買入不動產的投資人,進二級市場淘呀!


【特別提醒】本文觀點不管對錯,僅供相關人士參考討論,不作為任何人買賣股票的推薦,也不作為入市的建議,本公眾號及作者不對據此進行投資之後果承擔任何經濟上的、法律上的責任。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市場不需要這種“驚喜”——從廣州浪奇躺賺80年的淨利潤說起

市場不需要這種“驚喜”——從廣州浪奇躺賺80年的淨利潤說起

備註:往期相關文章精彩回顧


市場不需要這種“驚喜”——從廣州浪奇躺賺80年的淨利潤說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