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非洲人口,單埃塞俄比亞就佔近六成

眾所周知,尼羅河是全球最長的河流,全長6670公里,遠遠超過亞馬遜河和長江等世界著名大河,被譽為“非洲主河流之父”。作為一條國際性河流,尼羅河流經布隆迪、盧旺達、坦桑尼亞、烏干達、埃塞俄比亞、蘇丹、埃及等7個國家。

非洲最大“王牌”:養活了2/5非洲人口,單埃塞俄比亞就佔近六成


非洲大陸有30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而尼羅河流經的面積就高達335萬平方公里,幾乎養活了2/5的非洲人民。事實上,如果沒有尼羅河流經撒哈拉大沙漠,很難想象埃及南部以及蘇丹因為缺水會變成什麼樣子。

其實尼羅河也有一個世人皆知的“大秘密”,那就是尼羅河雖然長過亞馬遜河、長江、剛果河等,但其淡水量卻很難讓人恭維。現實中,尼羅河約有1/3流淌在年降水量不足25毫米的貧水區,另有1/6流淌在年降水量25至200毫米的乾旱區。

非洲最大“王牌”:養活了2/5非洲人口,單埃塞俄比亞就佔近六成


由此也造成了一個“尷尬”局面:淡水資源不及亞馬遜河的1/45,長江的1/12,甚至連珠江水量都是尼羅河的4倍。如果單從尼羅河來看,其水量又主要來自四條支流:青尼羅河59%,白尼羅河14%,阿特巴拉河13%,索巴特河14%。

如果按流域內人頭數來計算,每個人每年也僅僅能分到800立方米的水,遠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由此可見,淡水資源對於尼羅河沿岸國家是多麼的重要。

非洲最大“王牌”:養活了2/5非洲人口,單埃塞俄比亞就佔近六成


事實上,為了爭奪尼羅河水資源,埃及和英國早已“蠢蠢欲動”,都想獲得對整個尼羅河流域的控制權。最終英國技高一籌,在20世紀初成功控制了除埃塞俄比亞之外的主要尼羅河沿岸國家。隨後英國更是憑自身喜好,主導了對尼羅河水資源的分配。

按英國的分配方案,埃及從尼羅河每年800多億立方米水量中,獲得了480億立方米,而蘇丹僅獲得了40億立方米。很明顯這種分配方式並不公平,沒有考慮到領域內其他沿線國家的利益。儘管後來稍作調整,但也未能成功化解其中的厲害衝突,而埃及卻憑藉強大的國力佔據了其中的大頭。

非洲最大“王牌”:養活了2/5非洲人口,單埃塞俄比亞就佔近六成


對於埃塞俄比亞等國來說,這明顯是不可接受的,它們除了紛紛表態協議對自己沒有任何約束力外,還開始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也有權分一杯羹。事實上,在這一波搶水浪潮中,數埃塞俄比亞最為搶鏡。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源自埃塞俄比亞的河流對尼羅河水量的貢獻率高達80%左右,單就青尼羅河就貢獻了其中59%的水量。而這也是埃塞俄比亞敢於叫板不公平分配協議的最大“王牌”。過去,埃及憑藉強大國力成功阻撓流域國家開發尼羅河。

非洲最大“王牌”:養活了2/5非洲人口,單埃塞俄比亞就佔近六成


但這只是過去,隨著埃塞俄比亞已崛起為非洲製造業中心,其已具備了獨自開發尼羅河的能力。2011年4月,埃塞俄比亞在青尼羅河上為一座水力發電站舉行了奠基儀式,而這座水電站就是名震非洲的復興大壩。據悉,復興大壩高達155米,長1780米,裝機容量達6000多兆瓦。一旦建成,毫無疑問將成為非洲最大的水電站。

手握復興大壩的埃塞俄比亞,無疑將控制尼羅河近六成的水量。對於尼羅河下游的埃及來說,這絕對是個沉重的打擊。不過,目前埃及也開始放下身段,日益趨向與周邊國家就水資源分配進行合作。至於能不能化解尼羅河水資源分配難題,或許只能交給時間去檢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