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不住又離不開的保姆——養老篇之八

我的親戚中有這樣兩位老人,他們都是離休老幹部。老先生患有小腦萎縮,老太太也有多種老年病。他們經歷了革命戰爭的殘酷,經歷了祖國建設的艱苦,經歷了文革時期的動盪,他們年事已高,體弱多病,為了能使自己的生活更好一點,減輕子女的負擔,他們開始僱傭家庭保姆。

但是,十幾年下來,這件事卻給他們帶來了很大的麻煩。算了一下,這些年更換保姆的人數,總共不下100人。在這些人中,時間最長的三四年,時間最短的只有半天。居家養老的人群中,需要請人照料的,佔有相當一部分。解決好這個問題,才能安老人們的心。

解決好保姆問題是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在這裡只是做一個開篇。

居家保姆基本上由中老年婦女組成。當然也有男士。他們背井離鄉來闖世界,許多老人孩子還留在家中。他們多數來自偏遠地區,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操著各種不同的口音,帶著各自的生活習慣。

他們沒人管理。沒有人為他們負責。他們的健康狀況不得而知,受傷生病沒有醫療保險。他們中絕大多數人,沒有經過家政服務技能培訓,靠的只是生活中積累的經驗。有些人不會使用燃氣灶。沒有見過吸塵器。做菜做飯只放鹽和水。把尿不溼晾乾後再使用。

這些人有的心直口快,快人快語。有的工於心計,深藏不漏。有的人任勞任怨,不計較報酬。有的人斤斤計較,精於算計。有的人能和僱主家融為一體,有的人卻總是離心離德。

他們來到城市中,只有一張身份證,靠老鄉親戚的關係,靠自己的一雙手。他們為賺錢而,貼補家人是他們的目標。他們時時惦念著遠方的親人,想和同城的老鄉多一點兒交流。

就是這樣的人,直接進入你的家庭,和你朝夕相處,生活在一起。為你洗衣做飯。採購物品,打掃衛生,照料生活起居。他們可能不知曉僱主的生活習慣,僱主對他們也知之甚少。我親戚家中,老人有多年養成的生活習慣,子女和孫輩大都是政府官員、知識分子、高級白領。有時難免意見不合。出現矛盾。

解決這個矛盾,需要雙方面的共同努力,共同提高。其中涉及很多問題,這裡暫不多說。我只想說的一句話是,希望僱主做一個寬容的好僱主。保姆成為一個受歡迎的好保姆,達到共生共贏。

留不住又離不開的保姆——養老篇之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