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社區食堂見聞——養老篇之四

為給家人找一個好的養老院,我實地考察了好幾家。也曾在兩家養老社區的食堂就餐。總的來說感覺還可以,只是價格略高些。

這兩家都是新建的大型養老社區,每個都有一二十幢樓,有的還在建設中沒有完工。入住的老人不多,只開了一個食堂。中午就餐的老人看起來還不算少。大約有二三百人。養老社區的食堂。和大學裡的學生食堂差不多。食堂的體量很大,有長長的櫃檯,開著不少售賣窗口。老人們刷卡消費,在各個窗口購買。大廳裡擺放著很多桌椅,供老人就餐使用。牆上貼著一週菜譜。菜的品種不少,也是經常更新。

餐廳12點開飯。剛過11點,就有不少老人前來排隊了。他們說,整天待在屋子裡,也沒有什麼事,也沒有什麼可以去的地方。到這兒來還可以湊個熱鬧,和大家說說話。

兩個食堂的飯菜,品種還是不少的。主食的種類很多,有米飯、饅頭、麵條。包子、餃子、烙餅、窩頭等等不下十幾種。菜的品種也不少。多數是日常的大路菜,也有一些稍微高檔一點兒的。和就餐的老人聊了聊,多數人覺得還可以接受。畢竟是食堂。能做到這個樣子就不錯了。

說到價格,人們的評價是這樣的。比外邊的飯店要便宜一些,但比起自己做飯就要貴多了。我們兩次在養老院就餐。一次兩個人,花了30多元。另一次五個人,花了80多元。這裡的菜,素菜一般在五六元一份。肉菜在十至十五元一份,當然也有更貴一些的。我們買的都是比較普通的菜。沒有買太貴的。像30元一份兒的清蒸魚就沒有買。

一位大媽給我們算了這樣一筆賬。一個人三頓飯平均每天的餐費,大約需要50元。兩個老人每天需要100元,這還不敢吃特別好的。兩個人一個月要3000元。她這樣說,“花的錢和家裡差不多。但就是東西少了。我在家花15元,可以蒸20個包子,在這裡只能買到十個。”

後來聽餐廳的一位服務人員說,餐廳辦的也很不容易。500個人吃飯。餐廳的員工就需要50人。這些人的工資福利待遇。都包括在餐廳的成本里面。所以飯菜不可能特別便宜。

這就是我們看到的養老社區的食堂。花費肯定比在家要多。這還僅僅是吃飯。如果再加上一些水果呢?增加一些營養品呢?需要改善一下伙食呢?還都需要另行支出。反過來想想,養老社區的食堂,價格確實也不能說太高。如果要怨的話,就怨我們的錢太少吧!

養老社區食堂見聞——養老篇之四

養老社區食堂見聞——養老篇之四

養老社區食堂見聞——養老篇之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