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林斯頓教授感言:中國學生的這些“習慣”阻礙了他們長遠發展

本文是一篇學者訪談,更是一份頂級名校申請經驗指南。受訪人是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終身教授康毅濱,他負責該系在中國的招生工作。用他的話講,“中國學生聰明,勤奮,但也迷茫,功利心比較重,妨礙了他們的長遠發展。”

普林斯頓教授感言:中國學生的這些“習慣”阻礙了他們長遠發展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教授康毅濱先生,復旦大學畢業後赴美國杜克大學博士,現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任終身教授,曾獲美國國癌症研究學會傑出貢獻獎。

康教授負責該系在中國的招生工作,因此接觸了形形色色的中國學生(其中絕大部分是清華、北大、復旦、中科大等國內知名學校的尖子生),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國教育的扭曲給學生帶來的困擾。

“中國學生聰明,勤奮,但也迷茫,功利心比較重,妨礙了他們的長遠發展。”康毅濱在接受《星期日新聞晨報》訪問時如是說。

普林斯頓教授感言:中國學生的這些“習慣”阻礙了他們長遠發展

成績很好,但“陳述”千篇一律。

我們系曾經有一箇中國學生,開學後沒多久,我就發現他並不真喜歡科研。我和他談話,他說其實早就知道自己並不熱愛科研,但從小學到大學,他都是第一名,所有的人都希望他考上美國一流大學。考普林斯頓就是為了完成別人對他的期待。

其實這個學生小時候對生物很有興趣的,只是長期以來,成人世界的價值觀,讓他過早地把實驗和名利、和事業捆綁在一起了。

普林斯頓教授感言:中國學生的這些“習慣”阻礙了他們長遠發展

在我們這一行業裡,真正成功的人並不以出人頭地為目的(假如為了出人頭地,那還不如去搞別的行業來的更快。)他們真正享受的是探索的過程,包括許許多多的失敗和得來不易的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