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薛寶琴的“懷古詩之謎”(二)

衰草閒花映淺池,桃枝桃葉總分離。

六朝樑棟多如許,小照空懸壁上題。

這是薛寶琴所作懷古詩的第六首《桃葉渡懷古》。

破解薛寶琴的“懷古詩之謎”(二)

桃葉渡在南京南部的秦淮河畔,傳說王獻之曾於此處接送侍妾桃葉,寫《桃葉歌》而得名。

通過對前五首懷古詩的解讀,已經可以看出,這些懷古詩是以時間的先後為序,在隱寫中去體現南明形勢變化的。比如:前三首展現了南明最初階段所控制的所有版圖,第四首隱寫江北四鎮最早被滿清佔領,第五首表達的是揚州十日,及弘光政權的滅亡。按照這種形勢變化的先後順序,接下來應該寫“魯王監國”和其政權的所在地浙東紹興。那麼為何去寫與南京一起已經被滿清佔領的桃葉渡呢?

原因是作者為了把真事隱去,不得不巧妙地運用了指東打西,偷天換日的筆法,用個成語來形容就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其實包括後面的第七、第八兩首懷古詩,運用的也是類似的筆法。

那麼《桃葉渡懷古》是如何與魯王監國政權聯繫在一起的呢?這是因為,作者之意本不在桃葉渡,而在《桃葉歌》的作者王獻之的故里會稽,也就是紹興,並以此來暗指在紹興建都的魯王監國政權。另外,魯王監國政權的建立,雖然比隆武政權晚了一個月,卻先寫魯王監國,這是因為其政權所在地紹興,先於其它地區被滿清佔領。

小說的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楊妃戲彩蝶,埋香冢飛燕泣殘紅”,寫的是四月二十六日“芒種節”的故事。這個四月二十六日,可以推出這樣一些信息:

第一、鳳姐和寶玉中魘魔法是那一天。文中交待其前一天寶玉的病情已經大好,與癩頭僧人給他施法醫病相距三十三天,而鳳姐和寶玉得病又是這一日的三天前。把這些日子加起來剛好是三十七天,而四月二十六日的三十七天前,就是三月十九日。1644年的三月十九日,正是崇禎在煤山自縊的日子。

第二、寶玉病情大好的日子,被騙到薛蟠家聚會,薛蟠說“趕明兒五月初三是我的生日”,1644年五月初三,既是多爾袞帶領清軍進入北京的日子,也是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宣佈“監國”的日子。

笫三、可以得知第二十六回“蜂腰橋設言傳心事,瀟湘館春困發幽情”,這一回的內容是對四月二十五的描寫。1645年的這一天是“揚州十日”開始的日子。它意味著弘光政權的滅亡。這天從早至晚黛玉和寶玉一直在鬧彆扭。最後,黛玉“眼晴含著淚,好似木雕泥塑的一般,直坐到二更多天方才睡了”。

笫四、林黛玉在四月二十六日埋香冢作《葬花吟》,既象徵了對揚州八十萬亡靈和史可法的哀悼,也象徵了對弘光政權滅亡的憑弔。

第五、薛寶釵在河邊所撲的兩隻大如團扇的玉蝴蝶,就好似在弘光政權滅亡之後,從桃葉渡飛出的一樣,一隻飛到了福州,象徵建立隆武政權的朱聿鍵;一隻飛到了紹興,象徵建立“監國”政權的魯王朱以海。

破解薛寶琴的“懷古詩之謎”(二)

此處不講前四條,單說第五條寶釵撲蝶時“遂向袖中取出扇子來,向草地下來撲。只見那一雙蝴蝶忽起忽落,來來往往,穿花度柳,將欲過河去了,倒引的寶釵躡手躡腳的,一直跟到池中滴翠亭上,香汗淋漓,嬌喘細細。寶釵也無心撲了,剛欲回來,只聽滴翠亭裡嘁嘁喳喳有人說話。原來這亭子四面俱是遊廊曲橋,蓋造在池中水上……”。此時此刻,來到滴翠亭前的假如不是寶釵,而是在桃葉渡接送桃葉,寫出《桃葉歌》的王獻之,那麼他應該覺得回到了自己的家裡。

我們不妨來看一看這裡的環境:下文有鳳姐在山坡上招手,表明此處靠山;前文中寶釵剛剛看到寶玉進了瀟湘館,表明此處有竹;寶釵所撲蝴蝶“將欲過河去了”,表明此處臨清流;還有“這亭子四面俱是遊廊曲橋,蓋造在池中水上。”

破解薛寶琴的“懷古詩之謎”(二)

我們再來讀一讀王羲之《蘭亭集序》開篇的那節描述:“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絃之盛,一觴一詠,亦是暢敘幽情。”

將二者進行對比,就會發現滴翠亭的四周環境,幾乎就是依照《蘭亭集序》勾勒出來的,而“滴翠”二字也該是“蘭”之葉子的形容,並且亭子皆建造於池中。這一切都說明了什麼呢?說明滴翠亭的原型即來自於蘭亭,之所以這樣描寫,其時就是為了暗指紹興(會稽)。這種象徵性的描寫,隱喻寶釵所撲兩隻玉蝴蝶其中的一隻,飛到了紹興,那就是魯王朱以海。

1645年七月十八日,因張國維、錢肅樂、張煌言等人的推舉,魯王朱以海在紹興宣佈“監國”。

第二年五月,由於浙江久旱不雨,錢塘江水涸流細,清軍趁機分兵兩路進攻紹興。五月二十九日夜,朱以海在張名振等人的護衛下離開紹興,經台州,走石蒲乘船逃往海上,從此開始了在沿海的海島上的漂泊生涯。

—————————————————————

校對:王華東 至真齋主 編輯:瀟湘夜雨

深度解讀,高屋建瓴。吳氏紅學,高端學術。 知識的盛宴,智慧的光芒。

新觀點、新視角,同一部紅樓夢,不一樣的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