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区块链风”起航,苏州高铁新城凭什么打造苏州“链谷”?

“大雪”已来,阳澄湖畔,冬意正浓。

站在苏州高铁新城相城科技金融产业园远眺,整个苏州北部,尽收眼底:飞驰的京沪高铁将国内顶尖的技术和资本汇聚于此;代表新经济发展潮流的大数据、区块链、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产业项目蓬勃发展……

“从当年那个水网密布、农田覆盖的‘苏州北大荒’,到如今的‘苏州市域新中心’,这里的发展速度,我作为苏州人都惊叹不已!” 苏州同济区块链研究院副院长、技术总监叶蔚感慨万千。

从苏州走出的技术人才叶蔚,很长一段时间在上海从事IT工作,2年多前回到苏州故乡,并带领团队将区块链从“零”向打造“苏州链谷”前进。


借“区块链风”起航,苏州高铁新城凭什么打造苏州“链谷”?

(高铁新城)

区块链

今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重要突破口。


借“区块链风”起航,苏州高铁新城凭什么打造苏州“链谷”?

5天后,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蓝绍敏深入相城区调研。在苏州同济金融科技研究院,蓝绍敏仔细了解区块链技术与应用研发情况,要求高度重视、积极支持这一领域相关产业的发展。


借“区块链风”起航,苏州高铁新城凭什么打造苏州“链谷”?

蓝绍敏还深入了解了相城科技金融产业园建设情况,强调要多做研究性探索性工作,有效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借“区块链风”起航,苏州高铁新城凭什么打造苏州“链谷”?

(右三苏州同济区块链研究院副院长叶蔚)

借“区块链风”起航,苏州高铁新城凭什么打造苏州“链谷”?

区块链是“打假战士”,改变生活

区块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环境的急剧变化,直接改变了许多区块链创业者、技术员的命运,以及我们的生活。

从来没有哪一次技术变革能够像区块链一样,在短时间内制造巨大的蝴蝶效应,让参与者集体兴奋。


借“区块链风”起航,苏州高铁新城凭什么打造苏州“链谷”?

有过IT从业经验的90后小伙王溢韬就是其中的一员。

“我是学模具的,对计算机感兴趣,毕业后去了IT企业写代码,那时了解到比特币。”来苏州的王溢韬回忆说,他觉得数字货币挺好玩的。

2017年6月,苏州高铁新城与同济大学联合打造的苏州同济金融科技研究院应运而生。研究院致力于研发国内首个成熟的开源区块链自主系统“梧桐链”,通过开放应用场景,让苏州高铁新城成为中国区块链技术的一片黄金“试验场”,从而形成区块链亟需的生态。


借“区块链风”起航,苏州高铁新城凭什么打造苏州“链谷”?

因为对区块链感兴趣,王溢韬加入到研究院,跟随导师叶蔚学习区块链。

“厨师可以学区块链,只要肯努力,一切皆有可能。”王溢韬神秘一笑,走进区块链研究院他就“沉浸”于区块链的世界一发不可收拾,“深入了解,发现区块链很深奥,但愈发激发我的探索欲。”


借“区块链风”起航,苏州高铁新城凭什么打造苏州“链谷”?

那么,这位90后眼中的“区块链”到底是啥?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

“区块链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换而言之就是没有第三方。”王溢韬解释说,从学术角度来解释,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

从通俗易懂的角度,王溢韬用了一个“打假战士”的比喻。

“区块链对90后而言可能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可以‘打假’啊,我买的球鞋是不是真的,登陆区块链,查询球鞋的来源。”王溢韬举例说,球鞋、包包的信息都公开记录在区块链这本“公共账本”上,数据也都被盖了“时间戳”且不可篡改。


借“区块链风”起航,苏州高铁新城凭什么打造苏州“链谷”?

除了这些应用,王溢韬参与了区块链的实际应用——区块链公证摇号系统。

这套系统今年3月上线以来,已经被苏州两家公证处采用,在购房选房、车位选择、学校招生等多个场景中得到实际应用。

叶蔚介绍,这是基于区块链不可篡改特性开发的一款公证摇号系统,有效杜绝了摇号过程中徇私舞弊等现象。


借“区块链风”起航,苏州高铁新城凭什么打造苏州“链谷”?

“提到区块链,过去10个人里面95%的认为是骗局,感觉这个离我们很远。”叶蔚说,现在可以通过这么多的实际场景应用,很快可以感受到区块链带来的魅力和优势。

而全国首创的区块链公证摇号系统,让业界沸腾了。

“那一次大家开始关注区块链了,觉得自己的努力有了成效。”叶蔚回忆说,最初的技术团队仅仅5人,无数个日夜兼程换回了认可。

叶蔚告诉看苏州记者,同济金融科技研究院刚成立之时就面临着资金缺乏、区块链人才的缺失、场景运用的落地困难等问题。


借“区块链风”起航,苏州高铁新城凭什么打造苏州“链谷”?

在迷茫之际,《苏州高铁新城区块链产业发展扶持政策(试行)》《苏州高铁新城关于促进金融科技产业聚集发展的实施细则(试行)》等专业化扶持政策陆续出台给了叶蔚一针强心剂。

“业内称做区块链‘苏九条’,设立了10亿元规模的引导基金,其中,重大项目落户奖励最高可达1000万元,对金融科技技术创新和应用场景研发企业,给予最高300万元奖励。”叶蔚说,相城区块链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对他们的大力支持。


借“区块链风”起航,苏州高铁新城凭什么打造苏州“链谷”?

苏州走在全国区块链第一梯队


成熟的生态,可以培育出成千上万产值超亿级的各类企业。经过2年多的探索和发展,这个根植于苏州高铁新城的生态系统,已经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链谷。

借“区块链风”起航,苏州高铁新城凭什么打造苏州“链谷”?

相城区金融监管局局长王海峰这样向看苏州记者描述链谷:“链谷是一个代名词,不只是地域。就像硅谷企业不一定都在旧金山一样。链谷,将来就是用区块链的方式,把全国乃至全球各地的企业,整合到同一个生态上来。”

“链谷生态可以解决区块链初创企业目前面临的两大痛点。”王海峰坦言,第一个痛点,缺乏应用场景的开放平台。相城区在高铁新城未来将配合链谷,打造国内首个“数字经济应用示范新城”。该区域内的民生、政务和商用板块,都将成为区块链技术绝佳的样本。第二个痛点,样本形成后,因为缺乏推广渠道,经验不易复制。

为此,链谷借助同济大学和苏州地方政府共同的影响力,倾力打造一个国际化社区,通过专业沙龙、自媒体分享等,让这些籍籍无名但志存高远的公司,能够发光发亮。

正是基于专业化的服务、广阔的市场前景,链谷目前虽尚未大规模招商,却已吸引来了17家“原住民”企业入驻。它们涉及行业众多,有主攻电子阅读的阅链、主攻智慧医疗的雷盈、主攻电子政务的莱泽等等,几乎各不相同。


借“区块链风”起航,苏州高铁新城凭什么打造苏州“链谷”?

(相城金融科技产业园)

“年前,电梯空荡荡,现在挤着进电梯;2年前从零开始,现在我们的区块链无论从底层技术还是产业应用的角度,都是处于全国的第一阵营。”作为第一家搬进相城金融科技产业园的企业,叶蔚自信满满,链谷虽然还是雏形,但在区块链业内,已经是公认的长三角地带最具潜力的产业集聚地。

专门开发政务区块链平台的云链科技公司,就从苏州工业园区迁至高铁新城。

“链谷有区块链企业独特的文化和精神,就像硅谷一样,身边围绕着的都是‘懂你的人’。”这家公司的创始人沈凌表示。

借“区块链风”起航,苏州高铁新城凭什么打造苏州“链谷”?

苏州高铁新城凭什么打造苏州的“链谷”?


作为苏州区块链技术的先探区,苏州高铁新城正从“先行”向着“先进”稳步迈进,致力于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块链生态,助力苏州相城成为国际领先的区块链产业聚集高地,打造苏州的“链谷”。


借“区块链风”起航,苏州高铁新城凭什么打造苏州“链谷”?

苏州高铁新城凭什么打造苏州的“链谷”?

在相城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潘春华看来,苏州高铁新城打造苏州的“链谷”是有绝对的自信。

“高铁新城打造苏州‘链谷’首先是这里的区域优势,作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长江经济带‘三圈一带’发展格局的核心节点,是区域联动发展的战略要地,为区块链发展营造了优质的外部环境。”潘春华表示,高铁新城还具有交通优势,这里是通苏嘉甬与京沪高铁、如苏湖与苏锡常城际铁路“双十字”枢纽中心。未来,多条轨交都将和北站对接,与各快速路形成“一小时经济圈”,1.5小时就可直达上海。


借“区块链风”起航,苏州高铁新城凭什么打造苏州“链谷”?

(苏州高铁北站)

此外,高铁新城的科创优势也很突出。目前,相城拥有高新技术企业373家;引育国家“千人计划”专家31人,高层次人才超1万人次;全区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1件,为区块链底层技术研发及服务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借“区块链风”起航,苏州高铁新城凭什么打造苏州“链谷”?

(赵培根/摄)

相城区拥有绝佳的生态优势,东依阳澄湖,西衔太湖,江南水乡特色鲜明、空间灵动。在潘春华看来,相城正在打造的“生态宜居中心”则是苏州“链谷”发展的生态优势。

看苏州记者了解到,目前高铁新城已集聚了苏州同济区块链研究院、阿尔山数字科技、江苏小微云链金融等为代表的区块链企业17家,申请区块链发明专利71个,处在苏州市前列,为“链谷”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借“区块链风”起航,苏州高铁新城凭什么打造苏州“链谷”?

区块链技术的前景看起来无比美好,但其并不是空中楼阁,它必须跟物联网、工业互联网这些已有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结合起来,才能爆发出对产业和技术革命应有的作用。

目前,区块链的应用有司法公证买房摇号、教育系统学区摇号、海关监管,以及行政审批局的区块链电子证照等。但在叶蔚看来,区块链的场景应用远远不够,“场景运用落地还是我们区块链发展的最大痛点之一,落不了地,就是空中楼阁啊。”

在发挥区块链技术驱动实体经济、改革金融方式的路上,前景光明但道阻且长。对此,潘春华告诉记者,相城区正在制定《相城区关于加快推进区块链产业集聚发展的实施意见》。

“《意见》最快明年实施,计划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制定区块链应用示范场景扶植计划,每年开放不少于500个区块链应用场景建设,帮助企业实现应用场景落地建设。”潘春华表示,相城区将推动区块链在金融领域、政务服务领域、医疗健康、司法存证等民生领域

这几大重点领域的场景运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