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能人”被民警叫到派出所

近日,萊陽市的姜先生來到開發區派出所:反映開發區孫莊村的張某收了好處不辦事。


這個“能人”被民警叫到派出所


據瞭解:姜先生在我縣開發區一家公司訂購了一批貨物,但該公司不能一次性發貨,每次只發一點,催急了就再發點,令姜先生焦急萬分。前不久,姜先生吃早餐時,遇到孫莊村的張某,兩人並不認識。張某自稱有熟人,可以幫助姜先生催要貨物。姜先生通過微信轉賬,兩次付款4600元。時間過去很久了,張某一拖再拖,錢是收了,事沒辦成。姜先生購買的產品沒收到,反而被這傢伙坑了一筆錢,十分窩火。這事警察管不管?姜先生抱著試試看的心理走進了開發區派出所。


這個“能人”被民警叫到派出所

姜先生向民警致謝


民警王龍瞭解情況後,立即將張某傳喚到派出所,張某對收取姜先生好處費的事供認不諱,並承諾1小時後還錢。一個小時後,姜先生收到了張某的第一筆微信轉賬,而後在民警的監督下,張某又把餘款轉給姜先生。

“感謝民警同志,你們對工作負責的態度,讓我感動!”姜先生緊緊握住民警的手。


這個“能人”被民警叫到派出所


姜先生這次差點上當受騙,緣於“有病亂投醫”,輕信了“能人”的話。現實之中,類似的“能人”真不少。花錢能買駕照、花錢能幫著消分、花錢能幫助孩子上大學、花錢能幫助孩子擇校、花錢能幫人安排工作......找“能人”辦事的,往往是投機取巧之人,相信“有錢能使鬼推磨”。“能人”又往往是熟人,善吹牛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無事不能,特別是那些有點小權力的“能人”,更容易忽悠人。

當下,我國制度建設越來越完善,“能人”可鑽的洞一個一個被堵死。“能人”以撈錢為第一,辦事是其次。事辦成了,全部照收。事辦不成,扣點好處費,有吃有喝,反正虧不了。


這個“能人”被民警叫到派出所


投機之人找“能人”,常常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能人也正是瞅準了投機之人的“軟肋”,你辦的不是正常人辦的事,惹急了給你捅馬蜂窩。

做人做事應光明正大,坦坦蕩蕩。“能人”走的多是旁門左道,徇私枉法,製假造假,其必會留下“尾巴”,有朝一日東窗事發,必將害人害已,遺憾終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