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暖心房”裡的暖心事

初冬寒氣逼人,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中旗燕俊華家裡卻溫暖如春:“往年最頭疼的就是過冬。火爐子煙霧繚繞還不暖和。今年有政府補貼,我家做了外牆保溫,接了大暖,鋼窗穿上了‘鎂鋁’裝,還有了獨立的廚房和衛生間。看我這寬敞整潔的院落,與城裡的別墅也沒兩樣兒!”

  燕俊華家所處的拖修街坊建成有30多年了,她是這裡的第一批居民。低矮的平房、簡陋的院落、黑漆漆的巷道……今年她家乘著棚改政策的東風和片區118戶平房住戶一起住上了“暖心房”。

  平展乾淨的硬化路面、粉刷一新的住宅外牆,綠樹掩映的街區環境……出門即是景。燕俊華很感慨:“片區改造就像天上掉下來的餡餅,我們好幸福。”

  老百姓的住房問題是重大的民生工程。自治區各盟市聚力攻堅,協同推進城市棚戶區改造、農村牧區危房改造、易地扶貧搬遷工程,今年全區已有4萬餘戶棚改居民、1.7萬餘戶農牧民及3400餘戶易地扶貧搬遷戶住上“暖心房”。

  改善住房條件和精準扶貧“打包”實施

  從“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內蒙古鎖定“兩不愁三保障”目標,將改善老百姓住房條件和精準扶貧“打包”實施,“精準滴灌”,助力脫貧攻堅。

  今年5月16日,對於72歲的烏蘭察布市卓資縣溫都花村貧困戶李玉翠來說,是最激動人心的一天。當天她通過“易地扶貧搬遷集中抽籤”分到一套50多平方米的二層樓房。

  “此次搬遷涉及的213個村莊大多數處於偏遠地區,可以說是全縣最貧困的地區。今天分配的樓房,地板磚、牆磚、洗臉池、馬桶、淋浴等設施一應俱全。小區還配套了便民超市、藥房、理髮店、學校等,為小孩上學、老鄉就醫以及出行等提供了多種便利。50平方米的房,貧困戶只需繳1萬元、普通居民只需繳2萬元就可獲得,這是國家為扶貧戶送來的一份‘大禮’。”抽籤儀式結束後,卓資縣委常委趙利森激動地對記者說。

  與易地扶貧搬遷工程琴瑟和絃,國家農村牧區危房改造工程也傾向於弱勢群體。

  今年,扎蘭屯市浩饒山鎮東平臺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秦勇,享受國家危房改造好政策,蓋起了60多平方米的磚瓦房。他逢人就誇國家的好政策:“我是貧困戶,沒錢也能蓋新房!”

  通遼市在危房改造中,整合移民擴鎮、生態移民、收縮轉移、一事一議等項目資金,完成了80個互助幸福院工程,解決了鰥寡孤獨老人和無建房能力困難戶居住安全問題。針對危房改造中的特困戶,該市由旗縣級政府統一規劃、統一建房,每戶房屋造價4萬元左右,特困戶不用出一分錢就可以住上“暖心房”。

  來自住建廳的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國家下達我區改造任務18002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3655戶。截至11月15日,全區開工18002戶,開工率100%,竣工17932戶,竣工率99.6%。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開工4717戶,竣工4717戶,按期完成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清零達標”任務。

  創新改造改建模式實現一舉多贏

  在城市棚戶區改造、農村牧區危房改造、易地扶貧搬遷工程中,我區各地不斷創新改造改建模式,讓黨的惠民政策最大程度地福澤百姓。

  巴彥淖爾市試點探索“改舊為新、改舊如新”“原地翻建、綜合改造”的棚戶區改造改建(擴建、翻建)模式。今年8月12日,全區棚戶區改造工作現場會在巴彥淖爾召開,會議要求在全區推廣巴彥淖爾市棚戶區改造改建(擴建、翻建)經驗。

  巴彥淖爾市住房保障中心主任張平升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如果按照棚戶區新建安置房的方式,每改造一戶,政府將投資50萬元左右,如採取改擴翻方式每戶改造資金只有4至6萬元,而且可以大大地縮短改造週期。過去大拆大建一般需要2到3年,現在縮短到3到12個月。新模式的推廣取得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多贏。”

  在2019中國扶貧國際論壇上,林西縣“易地搬遷+扶貧模式案例”榮獲“全球減貧案例有獎徵集活動”最佳減貧案例。林西縣因人施策,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實行“易地搬遷+產業”的方式,先謀產業後搬遷,讓產業圍著房子轉;對沒有勞動能力的,實行“易地搬遷+互助幸福院+光伏養老”的方式,在社會保障兜底的基礎上,貧困老人們曬著太陽就能養老。

  與此同時,我區各盟市還將棚戶區改造與基礎設施完善、生態環境改善統籌規劃實施,極大改善了居民生活環境。

  今年10月17日,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供濟堂鎮機聲隆隆。由內蒙古扶貧投資公司聯合四子王旗政府、四子王旗國源投資有限公司合作開展的易地扶貧搬遷拆舊復墾複綠試點項目正式啟動。昔日的危房塌院將重披綠色新裝。

  巴彥淖爾市在統籌規劃實施中,新改建道路48公里,打通斷頭路16條;新改建各類管網153.1公里,新建水衝公廁125座、小公園微綠地687.33畝;新增體育設施20多套,新增停車場2.1萬平方米,極大改善了居民生活環境。

  “截至目前,12.49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易地扶貧搬遷建設任務全部完成,標誌著我區易地扶貧搬遷‘前半篇’文章畫上了圓滿的句號。按照中央和自治區的安排部署,在脫貧攻堅期內,還要繼續謀劃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統籌抓好拆舊復墾複綠等重點工作,實現民生保障及生態效益雙贏。”自治區發改委地區經濟處處長海山說。 (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李永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