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一程吃之蚌埠 老任橋牛肉

大家好,這裡是一城一程吃。今天我們繼續吃在安徽的蚌埠。蚌埠菜是徽菜中的沿淮風味的一種,,菜品講究鹹中帶辣,湯汁味重色濃,並習慣用香菜佐味和配色。今天我們說一說蚌埠的美食——老任橋牛肉。

一城一程吃之蚌埠 老任橋牛肉


為什麼叫老任橋牛肉呢?橋東村是一個回民聚居村,最初的安、楊、陳三姓是於明朝初年從山西太原府喜鵲窩遷來,清朝年間又陸續從山東濟南、江蘇徐州等地遷來李、袁、張、杜、金、馬、馮等姓氏。由於人口逐漸增多,村子逐漸擴大,其中的一條小河就給村民帶來了不便,清朝時一任姓尼姑化緣架了一座石橋,因此,人們就把這座橋稱為“任橋”。而橋東村的回民按照伊斯蘭民族習慣,都擅長牛羊屠宰,主要牛肉為主。在耕種土地的同時,殺牛也成了橋東人的主要生計,任橋車站稱任橋,橋東則被稱為“老任橋”,同此,由他們宰殺出的牛肉也就被稱之為“老任橋牛肉”了。

一城一程吃之蚌埠 老任橋牛肉


老任橋牛肉不僅僅指的是單純的肉,它包括牛身上的各種器官和部位。從頭到尾,由外而內:如牛臉、牛腦、牛舌、牛耳、牛排、牛肝、牛心、牛黃管、牛肚繃、牛肚、牛百葉、牛腸、牛鞭、牛球、牛傘、牛尾、牛蹄筋等等。在烹製上亦很有講究,如牛肚繃宜清燉,牛犍肉宜醬滷、牛鞭宜熬湯,牛百葉宜紅燒等等。老任橋牛肉館經營者均為任橋回民,牛肉選用淮北地區優質黃牛,運用回民傳統方法燒製,肉色鮮嫩,味美可口。特色菜:清燉牛肚繃、紅燒牛肉、牛頭等。尤其是具“清燉牛肚繃”,在烹製前將牛肚繃切成約3釐米見方的塊狀,在清水中浸泡,待血水泡淨後,撈出用麻油浸拌一段時間後,再放放鍋內用中火煮沸後用文火慢煨,在肉塊爛時放入佐料,肉爛後即可食用。肉塊清爽,入口易嚼而又不失勁道;湯汁濃厚,口味甘醇,飲後齒頰留香。食客品嚐以後,都要翹起大拇指,讚不絕口,稱之為人間美味,不可多得。

一城一程吃之蚌埠 老任橋牛肉


這麼冷的冬天,紅燒牛肉——暖心,清燉牛肚繃——暖肺,特別是這清燉的,加點麻油香菜,這麼一蘸,吃牛肉的冬天舒服!

一城一程吃之蚌埠 老任橋牛肉


一城一程吃之蚌埠 老任橋牛肉


一城一程吃之蚌埠——老任橋牛肉!人間值得!

對蚌埠,老任橋牛肉感興趣的遊客食客,你可以直接用今日頭條app上方的搜索框輸入,可以看到更加豐富的吃食和牛肉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