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酒到底多少度,為何古人動不動喝好幾壇都不會醉呢?

蔡龔亮


在蒸餾酒技術傳入我國之前,中國的酒都是採用發酵法,酒精度數很低,而且古人都是用小杯喝酒,不敢說千杯不倒,幾十杯不倒應該沒啥問題的

古法釀造的酒,酒精度數都不是很高,例如黃酒就是一直延續古法釀造,其酒精度數一般都在15°左右。而受到黃酒影響極大的日本清酒,其酒精度含量也維持在15°左右,還有歐洲葡萄酒,差不多也是這個度數。

(黃酒就是發酵酒)

通常情況下發酵酒的酒精度極限就是20多度,不可能再高了,因為當酒精含量在達到20°以後酵母菌細胞不再生長,而大多數的古酒最高也就是十七八度。

發酵酒的酒精含量雖然比普通的啤酒高很多,但遠不及今天的白酒,今天的低度白酒也要在40°以上,這也是為啥古人總是“海量”的原因,但凡是今天白酒酒量不錯的朋友,放到古代都是酒神。

而且由於是自然發酵,所以酒體和酒糟是混合在一起的,酒體非常渾濁,因此古人稱之為“濁酒”。宋代范仲淹的《漁家傲·秋思》中曾寫道:“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可見在宋代時大家喝得仍舊時這種自然發酵而釀造的濁酒。

由於雜質太多影響口感,在飲用這種濁酒之前必須要使用一種叫“酒篘”的酒器過濾一下,這道工序叫篩酒。

(酒篘chou)

時至今日,今天的發酵酒在出廠之前都會經過專門的過濾,不再需要自己篩酒了,不過一些愛喝葡萄酒的朋友還是能經常在葡萄酒瓶底看多許多果肉殘留。


只能喝低度酒的情況一直延續到元朝,在蒙古人入主中原後,他們將中東地區的蒸餾釀酒法傳入中國,白酒才正是誕生。

蒸餾酒是通過加熱的方式讓酒精汽化,然後迅速冷卻,得到酒精含量更高的酒液。相比於發酵酒,蒸發這道工序大大提高了酒精含量,從而使得蒸餾酒的酒度都在40°以上,非常地烈。

(這款來自波蘭的伏特加有個非常雅緻的稱呼——生命之水,它的酒精度含量高達96%,需要經過至少70次反覆蒸餾才能得到如此之高的酒精含量,是世界上最烈的量產酒,千萬不要輕易嘗試)

蒸餾酒不僅提高酒精含量,再通過蒸發工序後也讓酒體和酒糟完全分離,酒體更加清澈,無需再過濾就可以飲用了。

不過對於蒸餾酒的起源現在也有很多爭議,有人認為唐朝的燒酒就是蒸餾酒,因為古代發酵酒不需要加熱,而蒸餾酒需要炭火去加熱的,用火去燒鍋裡的酒,因此燒酒很可能就是蒸餾酒。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出土任何關於唐朝的制酒器皿,也沒有關於燒酒釀造的具體記載。

今天關於蒸餾酒起源的記載,最強大的論述來自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李時珍在書中寫到:

“ 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始創。其法用濃酒和糟,蒸令汽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壞之酒,皆可蒸燒”。

當然,也有人認為蒸餾酒早在宋金時期就出現了,不過至今都沒有鐵證證明這一點。

總的來說元朝以前的古酒度數都不是很高,所以生活在北宋時期的武松才能豪飲十八碗。


千佛山車神


中國古代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酒度數差別非常大。

上古時期的酒其實是發酵酒,其酒精度數不超過20,一般為10度左右。詩經有一首宴飲詩《小雅·湛露》,首章寫道:“湛湛露斯,匪陽不唏。厭厭夜飲,不醉無歸。”意思是濃濃的夜露啊,不見太陽不會蒸發,和悅安閒的夜晚飲酒呀,不到大醉不回家!可見當時人都很能喝。

周代《酒誥》記載:“有飯不盡,委餘空桑,鬱結成味,久蓄氣芳,本出於此,不由奇方。”天然穀物受潮或者吃剩的穀物堆聚時間久了都會發黴,而這些發黴的穀粒就是天然的麴櫱,這是古代酒最早的來源。據《周禮·天官·漿人》記載,當時的“飲”可分為“水、漿、醴、涼、醫、酏”,其中“漿”即用米汁釀成的略帶酸味的酒,“醴”即一種釀造一夜而成的甜酒,“醫”是在米汁中加入醴酒的飲品,度數都很低。

漢代以前的酒,酒精含量均較低。而度數低的酒容易酸腐變質,《漢書・百官公卿表》記載了漢代“坐廟酒酸論”的一段史實,連皇室宗廟祭祀所用的好酒也酸腐變了質。所以漢代成品酒的保存期一般也不長。《法言》一書就曾說:“日昃不飲酒,酒必酸。”

東漢以後,一些度數較高的酒開始出現。三國時的學者如淳在註解《漢書·平當傳》時曾說:“稻米一斗得酒一斗為上尊,稷米一斗得酒一斗為中尊,粟米一斗得酒一斗為下尊。”如淳所說是指糧谷在東漢時的出酒量,比起西漢一斛米出三斛三斗的比例有了很明顯的降低,說明酒的度數確實提高了,因此東漢王充才會在《論衡》中多次提到“美酒為毒,酒難多飲”“過於三觴,醉酗生亂”之類的話,意在告誡人們,酒是不可多飲的,否則會傷身。西漢時期的酒價變化也可以說明酒精度數的高低情況。西漢時,酒的度數一般也不高,所以酒價相對較低,《漢書·昭帝紀》說當時的酒價每鬥不過四十錢;而到了東漢末年,酒價卻升至“斗酒至千錢”(曹丕《典論》),三國文人曹植在《齊琴行》中也說,“美酒鬥十千”。兩漢的酒價可以說是差得很多,度數的高低應當是這種差別的一個重要因素。

直至宋代,發酵酒仍是宮廷用酒,其中品質上乘的為御酒,但在民間,已經出現蒸餾酒。元朝時,北方遊牧民族把蒸餾酒技術帶入中原,高度數白酒才得以普及。《本草綱目》記載:“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起始創其法:”待到蒸餾器從西域傳人我國,酒精度數更高的白酒才得以推廣。明代少數民族地區尤其如此,沈節甫在《記錄彙編》卷六十一中記載了馬奶燒酒“飲少輒醉”,與以前“素以獸乳置皮袋中釀酒,味極薄,虜酒幹鐘不載人”的發酵酒相比,酒精度數要高多了。但在明朝大部分地區,因漢民族的習慣,社會飲食又回到了香醇濃郁的發酵酒時代。而時至清朝,入口辛辣的高度白酒再次盛行。


菜單博物館


中國的酒文化歷史悠久,我們經常在電視或者小說裡面看到古代的一些大俠,大塊吃肉,大碗喝酒,很豪爽,讓人很是羨慕的樣子,但看他們喝幾壇都喝不醉?而現在的酒一兩杯就有可能醉呢?

第一:濁酒

北宋詩人范仲淹有一句詩詞,“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就用了濁酒這個詞。濁酒就是比較渾濁的酒,比如米酒和黃酒,都是帶糧食,所以不是很清澈。也有一個說法就是,古代釀酒技術不完善,酒中會有很多糧食渣子漂浮。度數大概在6-14度左右。極個別好酒坊可能上20度。

第二:煮酒

在三國演義裡面經常有人說,煮酒論英雄,也聽過燙一壺好酒。愛喝酒的人都知道,好的白酒是不能加熱的,不僅影響口感,還會傷肺。但是黃酒除外,黃酒加熱以後味道更好喝。在民間很多上年紀的人,都喜歡把黃酒加熱了再喝。所以可以得出古代的酒,大概黃酒佔主流,大概在14-20度,好作坊可能會再高點,但是很有限。


北京通州小筆星


這個問題得看是古代的什麼時候。如果是明清時期,市場上白酒已相當流行,酒的度數會高一結,具體是多少度很難說,但酒精度數高於黃酒是肯定的。而在明清之前,白酒幾乎沒什麼人喝,有人認為元代之前中國人沒有白酒技術,此話未必準確,因為宋代的蒸餾技術已十分成熟,蒸餾酒在技術上是沒有問題的。但此時就算有白酒,黃的人也非常少,大家喝的都是黃酒。

黃酒是低度酒,度數一般都是10%左右。也因此,人們才動不動喝好幾壇都不會醉。這時候考驗的不是酒量,而是肚量。漢代有一個叫做於定國的人,酒量非常驚人,“食酒至數石不亂”,飲下數石酒而不醉。漢代的一石,如果以容積計算,相當於宋代二斗七升;如果以重量計算,相當於宋代的三十二斤。北宋的科學家沈括認為,“於定國飲酒數石不亂”的記載非常可疑,因為“人之腹中,亦何容置二斗七升水邪”(沈括《夢溪筆談》)。一個人的肚子,怎麼可能裝得下二斗七升水或三十二斤水?其實,沈括忽略了一個變量:人可以一邊飲酒,一邊排洩。宋代的三十二斤,不外是現在三十瓶啤酒的容量。


吳鉤的鉤沉


從酒的發展歷程發現真相

中國是酒文化的發源地,也是最早釀酒的國家之一,酒的起源甚至可以追溯到夏朝之前(4000多年前),通過考古證實,在河姆渡文化時期(公元前6000-7000年)發現有陶器和農作物的存遺,具備釀酒的物質條件;在三星堆遺址(公元前4800年-公元前2870年)出土了大量陶器和青銅器,器型有杯、壺、觚等;大汶口文化遺址(公元前4300年-公元前2400年)出土的陪葬品中出土了成套的酒器白瓷器。現代對於酒的起源看法應該是人類不是發明了酒,而是發現了酒。酒的主要成分就酒精(學名乙醇),許多物質可以通過酶的作用分解成酒精,遠古時代以外的獲得了果酒和乳酒。

蒸餾酒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白酒,是通過加熱蒸餾,將酒精揮發的蒸汽收集冷卻,這樣酒精濃度就回增加。對於蒸餾技術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東漢時期,曾在安徽出土類似青銅蒸餾器的青銅鼎。不過唐代之前仍然流行一種被稱為“澧”的酒,這種酒以糧食、水果、乳類發酵釀造,一般酒精度數在1度左右,存放年限久的也不會超過5度。

到了宋代以後,由於蒸餾技術的引進,釀酒工藝得到提升,酒的酒精度數得到提高,但一般也就在8度左右和現在的啤酒差不多。真正的蒸餾酒始於元代由外國傳入,當時蒸餾酒不是用於飲用,作為引燃物品,或者溶劑,後來用於藥品,這種酒的能夠達到38度以上。明清時期由於引進了玉米、番薯、高粱這些可以釀酒的農作物,並隨著蒸餾技術的進一步完善,大小的酒坊的形成,可以釀造出50度的高度酒。一直到現在我國釀酒技術的突飛猛進,目前市場上白酒度數在38-52度,當然也有70多度的衡水老白乾等高度酒產品。

通過酒的歷史發展來看,古代人所謂的千杯不醉主要還是因為古代飲用酒的酒精度數不高。


酒違人生


先從古人釀酒說起。

關於酒是誰發明的說法不一,家喻戶曉的說法是杜康發明了酒,杜康是黃帝時候的大臣。其實不然,酒的發明要比黃帝時代早的多。通過考古發掘,早在公元前5000年的仰韶文化時期,就發現了盛酒用的陶器,出土了釀酒用的酒缸。

遠古時代的酒,是食品在大自然中經自然"酒化"而成的。食物中的糖分,像麥芽糖、葡萄糖等,經過自然界中酵母菌的發酵就會生成酒精。那些含有豐富糖分的野生果實,在酵母菌的作用下,通過自然發酵而產生酒精,也就成了"酒"。後來,隨著農業的發展,人們的主要食物也變成了穀物,於是又出現了穀物酒。

二,再看古代酒多少度。

古人對酒的含酒精度沒有準確的記載,但是從歷史記載的一些史實中可以大體推算出酒的度數。《史記》記載:戰國時候,齊威王問淳于髡能喝多少酒?淳于髡回答:“喝一斗酒也能醉,喝一石酒也能醉。”齊威王說:“先生喝一斗就醉了,怎麼能喝一石呢?”淳于髡說:“當著大王的面喝酒,我心驚膽戰,喝不了一斗就醉了。假如家裡來了客人,我在父母身邊奉酒敬客,客人不時賞我殘酒,喝不到兩鬥就醉了。假如遇到很久不見的朋友,高興地,傾吐衷腸,大約喝五六鬥就醉了。假如鄉里聚會,男女雜坐,彼此敬酒,也沒有時間的限制,酒間又作六博、投壺一類的遊戲,在這種時候,我最開心,可以喝上八斗酒。

從以上故事我們可以知道,淳于髡的酒量喝八斗還不醉。這八斗是多少呢?按當時齊國的計量算,一斗相當於現在的不到5市斤,八斗大約不到40斤。從淳于髡的酒量可以看出,那時酒的的酒精含量相當於現在的啤酒酒精含量,大約在5度左右

齊三量

北魏時期的《齊民要術》是國內外歷史上第一次詳細記載釀酒工藝的典籍。推算出酒的《齊民要術》中的釀酒法的發酵醪液的固體物濃度大抵可分為三品種型:一種是濃度極高的如:__米酎酒和__米酒。固體物資與水之比為1:0。7-0。8,居中的是1 :1左右的。最稀的則是夏雞鳴酒,約為1:3。這種酒發酵時光不到24小時,晚間下釀,次日凌晨發售,是對比恬淡的。但不論如何,絕大多數酒比啤酒要濃。

從《齊民要術》的記錄來看,濃度最高的應是幾種酎酒。酎酒釀造的特徵是,不是採取罕見的浸曲法,原料也不是蒸煮方法,而是先磨成粉末,再蒸熟。曲末與蒸米粉拌勻,入缸發酵,簡直近於固態發酵。酎酒釀造時間長達七八個月,而且基礎上是在密閉的條件下進行發酵。這種方法釀造的酒, 酒的色彩如麻油一樣濃重,原先能飲一斗酒量的人,只能喝一升半,飲三升大醉。北魏一升合400毫升,3升計1200 毫升。


本昌談歷史


中國酒精早於歷史記載。從具有9000年曆史的陶器中提取的幹渣表明,在現代中國地區,新石器時代的人們已經在食用早期的啤酒。它是由大米,蜂蜜,葡萄和山楂製成的,似乎與美索不達米亞和古埃及的生產類似。

在黃河地區內,商代後期保存的許多青銅器皿(其甲骨含有第一個倖存的漢字)包括許多顯然用於加熱酒精的器皿。當時,小米是該地區的主食,這些飲料可能與現代黃酒相似。諸如司馬遷的 “ 大歷史學家的記錄 ” 等中國傳統史料涉及各種傳說和神話。關於中國酒精的起源。有人說,釀酒師伊迪向皇帝贈送了第一杯酒精飲料作為禮物。公元前2100年。也有人將其發明歸功於杜康。


在周代關於取消天命的記載中,中國人的酒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最後的統治者夏王朝中,帝王 傑,有人說通過構建的整個酒池已顯示出他的頹廢。商代末代帝辛的敘述重複了這個故事。酗酒在商代文化中十分普遍,以至於減少酗酒是新周朝的主要困難之一。

賓夕法尼亞大學人類生物學副教授帕特里克·麥戈文說:“世界上最早的化學證實的酒精飲料是在中國黃河谷(河南省)的嘉湖發現的。公元前7000-6600年(新石器時代早期)。這是一種由野葡萄,山楂,大米和蜂蜜製成的極端發酵飲料。”


繼長江的納入中國政府的過程中秦朝,啤酒逐漸從使用過的過程中消失了漢朝有利於更強的黃酒和米酒中的中國南方。到了唐朝,家庭釀造似乎已經成為家常便飯,儘管窮人不得不用過濾不良的麥芽漿(醅,pēi)處理。的糯米為基礎的稠酒追溯到至少在唐,是專門由中國稱讚詩人 李白。荷蘭歷史學家弗蘭克·迪克特(FrankDikötter)將漢唐時期之間的酒精描述為“黃金時代”,當時酒精通常與礦物藥物(尤其是冷食粉末)一起食用,直到“茶文化在此期間興起”。唐是遠離重度醉酒模式的重大轉變。”


正如指出的沈括的11世紀夢溪筆談,許多中社交的紳士關注‘飲酒客人’(jiuke)。飲用黃酒開始座談會可能涉及彈古箏和國際象棋,禪宗 冥想,書法和繪畫,喝著茶,鍊金術和背誦詩歌,以及一般的談話。


蒸餾可以在中國已實行早在後漢但最早的證據迄今發現已追溯至晉和南宋。[3]在河北青龍的一次考古發掘中發現了可以追溯到12世紀的一具靜物畫。儘管普及伊斯蘭教的蒙古帝國和蒙古期間內,中國的增長元朝,蒸餾酒等的共同消費白酒日期同一時代。


由此可見 古人並非善飲,而是好飲。唐朝之前醉酒是一種文化。直到今天我國部分地區還有這種文化的傳承。


另外由於工藝問題 古代的酒精純度不高 因此也造成了需要大量飲酒才能達到醉酒的效果。再加上文學作品中的誇張就造成了古人善飲的假象。


人參寶寶o理科補習生


經常在一些武俠劇中,看到許多大俠,江湖人士,到酒店喝酒,動不動就喝上個好幾壇,乃至有些失落的人,酒店的酒喝光了,他都還沒醉。莫非古時候的酒跟白開水相同?一點都不醉人嗎?其實並非如此。

影視作品中的橋段,只是只是場景需求,前史上實在的酒仍是有必定度數的。我國自古以來茶文明和酒文明一向都是我國的兩大特色文明。我國前期的釀酒方法,相對如今仍是比較粗糙的。

前期的酒相當於醪糟,醪糟的主要原料是糯米,釀造工藝簡略,口味甜美醇美,乙醇含量很少,因而深受人們喜歡。度數只是相對於現在咱們的啤酒,根本在十度以下。前期古人釀酒,都是用五穀或許果子來釀酒的,所以釀出來的酒有點相似咱們現在的葡萄酒。


我國的釀酒文明和前史十分的悠久,考古專家從前出土過距今有5000多年前史的釀酒用具,也就是說黃帝時期,夏禹時期,就存在著釀酒這個行業。

有的前史記載,釀酒的鼻祖是狂藥,以為狂藥是夏朝人,東漢《說文解字》中解說“酒”字的條目中有:“狂藥作秫酒。”《世本》也有同樣的說法。

秦朝時,釀酒呈現了酒麴,那個時候釀出來的酒,度數比較低,根本都在十度以下。許多人聽過武松打虎的故事,武松去景陽岡打虎之前,喝了8碗酒。實際上其時武松喝的酒,它的度數,只是比一般的啤酒度數要高几度罷了,也就十幾度左右,相當於雞尾酒的度數。宋朝時期的釀酒技能,有所提高,能提煉出10到20度左右的酒。

所以其時武松喝的酒相當於喝了六七瓶的啤酒差不多,宋末能夠提煉出白酒相同的度數,這還得歸功於北方的少數民族,因為北方的天氣比較冰冷,所以古代的這些少數民族,往往都是喝酒來禦寒,跟華夏的酒不相同,他們喝的都是高濃度的酒,這些遊牧民族釀酒的方法,用的是所謂的“蒸餾法”的方法,後來才傳到了華夏。


盛行喝白酒,也是在元朝今後的工作,元朝曾經許多人都是海量,元朝今後很少呈現一個人能夠喝十大碗的,像唐宋時期,李白有許多詩歌,都是描繪斗酒的場景。


方言講史


其實好幾壇還並不是古人酒量的上限,且看漢代的一些記載。

《漢書·韓延壽傳》記載:

飲酒石餘。

《漢書·於定國傳》記載:

食酒至數石不亂。

漢代1斤為250克(北京大學藏武庫一斤權256.5克,1968年滿城漢墓出土三鈞權重22.49公斤),1石有120斤,則1石等於30000克,合30公斤。

飲用酒的數量如此之大,固然有誇張的成分,但說明喝的酒乙醇含量顯然不高。

在我國古代,按照時間次序,先後出現自然發酵的果酒、人工釀造酒和蒸餾酒。

蒸餾酒出於元代,無論是元代忽思慧的《飲膳正要》、許有壬的《至正集》、葉子奇的《草木子》,還是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方以智的《物理小識》,都有相關的記載,是學界一個通行的說法。

而蒸餾酒出於東漢、唐代、宋代、金代這四種說法,是後來學者對元代說的修正,但基本上已經被相關專家所否定,當然這個否定也不能完全算定論,但如果說元代以前蒸餾酒(燒酒)沒有大規模流行,則基本上是無疑的。<strong>

因而,在元代之前古人喝的酒應該都以發酵酒為主,不是烈酒,酒精度(乙醇含量)不高,那麼具體多高呢?

秦漢時期,一般酒的酒精度才達到3%左右,之後,隨著時代的變化、工藝的改進,酒精度有所提升,魏晉南北朝時期好酒可以達到4%到4.5%,隋唐時期中高檔酒(黃醅酒、清酒)可以達到6%到10%,而中低檔酒(綠酒、濁酒)的酒精度仍然在1%到3%的區間內——釀酒過程中有微生物闌入酒內,又未經過濾去除液體表面的渾濁懸浮物就是綠酒或濁酒(白居易:綠蟻新焙酒;馮延巳:綠酒一杯歌一遍;晏殊:綠酒初嘗人易醉;江總:濁酒傾一杯;李群玉:一壺濁酒暄和景;范仲淹:濁酒一杯家萬里;陸游:莫笑農家臘酒渾);清酒是將濁酒進行過濾後二次加工成的穀物酒,其酒精度就稍高一點,賣相也更好一些(李白:金樽清酒鬥十千;元稹:一尊清酒始行杯);如果制酒過程中相對重視保持酒麴和酒液的純淨度,那麼酒液則會呈黃色,類似今天的黃酒(白居易:世間好物黃醅酒;李白:玉碗盛來琥珀光)。白居易詩句“燒酒初開琥珀香”中的燒酒,唐李肇 《唐國史補》提到的“劍南之燒春”中的燒春雖然都有燒字,但並不是蒸餾酒。

宋代的釀造酒工藝逐漸定型,酒精度在3%到12%這個幅度之間,根據市場的繁榮程度和消費者的接受程度而再具體進行區分。

但發酵法有一個技術上制約酒精度的瓶頸,在酒精度達到20%以後,釀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無法再以特定的代謝方式持續進行合成,所以在蒸餾酒出現之前,發酵酒最高不會超過18度到20度。

談古論金,掰開揉碎歷史的人性和技術流呈現給您


談古論金


古代的酒,到底有多少度?為啥幾壇喝不醉?其實從這“2點”就能看出來,漲知識了!



咱們中國的酒文化非常悠久,我們經常在一些電視上,或者在小說裡面看到古代的一些大俠,大塊吃肉,大碗喝酒,很豪爽,讓人很是羨慕的樣子。那麼古代的酒到底有多少度呢?為什麼經常看他們喝幾壇都喝不醉?而現在的酒一兩杯就喝醉了。其實我們從這“2點”就能看出來,看完漲知識了!


第一點 濁酒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濁酒”這個詞,北宋詩人范仲淹有一句詩詞,“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就用了濁酒這個詞。濁酒就是比較渾濁的酒,比如米酒和黃酒,都是帶糧食,所以不是很清澈。也有一個說法就是,古代釀酒技術不完善,酒中會有很多糧食渣子漂浮。度數大概在6-14度左右。極個別好酒坊可能上20度。


第二點 煮酒



在三國演義裡面經常有人說,煮酒論英雄,也聽過燙一壺好酒。愛喝酒的人都知道,好的白酒是不能加熱的,不僅影響口感,還會傷肺。但是黃酒除外,黃酒加熱以後味道更好喝。在民間很多上年紀的人,都喜歡把黃酒加熱了再喝。所以可以得出古代的酒,大概黃酒佔主流,大概在14-20度,好作坊可能會再高點,但是很有限。


另外說一個,年代



一般大口喝酒,幾壇不醉的,多數都是在北宋以前,比如,在景陽岡上喝18碗酒的武松,是北宋的。既是“酒鬼”有是“詩仙”的李白,是唐朝人。這是因為在之前的釀酒技術下,酒的度數比較低,可以大碗喝。這樣一方面是顯得豪爽,另外本身酒度低,再小口喝就沒意思了。比如一次讓你喝一小酒盅的啤酒,會是什麼感覺?



但是南宋以後,就很少有這種情況了。因為蒸餾酒技術開始盛行,酒的品質和度數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40度以上的酒也變的尋常,所以很少有人能大碗喝酒了。如果普通老百姓再去景陽岡的話,那可就是真正的3碗不過崗了。



古代的酒,到底有多少度?為啥幾壇喝不醉?其實從“濁酒”“煮酒”這2點就能看出來,大概在14-20度左右,漲知識了!你認為古代的酒能有多少度?歡迎分享你的看法。最後,酒雖然好喝,但是少喝點好,還有,酒後不開車,開車不喝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