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房子“供大於求”?央媒這樣說,樓市趨勢明晰了

2020年房子“供大於求”?央媒這樣說,樓市趨勢明晰了。

影響房價漲跌的因素是什麼?很多人認為是調控政策,其實不然,這並不是根本性的原因,決定房價漲跌的最核心的因素其實是供需關係。全國房價最抗跌的是哪些城市?掰著手指都能數得出來,當屬一線城市的北上廣深,這四個城市也是最近一些年來,房地產調控力度最大、時間最長的城市,在限售、限購、限價、限交易等名目繁多的嚴厲調控之下,房價跌了嗎?並沒有,即便是沒有昔日的快速上漲,最起碼也是高位橫盤。

2020年房子“供大於求”?央媒這樣說,樓市趨勢明晰了

因為在這些城市裡,並不缺乏購房者,也不缺乏夠得著調控標準並且具備購房資格的人,因為人口基數太大,每年都有全國各地的人湧入這裡,誰都想擠破腦袋在這裡買房,房價豈能下跌得了?反過來說,如果在西北某偏遠城市,即便是國家沒有任何的調控舉措,房價再便宜,估計也沒人願意買,何談房價上漲呢?所以供需關係才是實實在在支撐房價的剛性條件。

1、2019年已經塵埃落定,12月份樓市終結篇已經到來。

從1-11月份的全國房地產發展狀態來看,今年的房地產已經可以蓋棺定論了。根據中原地產研究院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1-11月份全國房地產調控次數高達554次,單單是在11月份就驟增到72次,這一點很多房地產專家似乎沒有預測到。臨近年末,按照以往的經驗來說,房地產應該是保持平穩的,政策也應該保持平穩的延續性,卻恰恰沒想到2019年11月份樓市調控次數更多了,這主要表現在各地對房價調控、房地產市場亂象監管和人才政策上。

很多人說,房地產市場一旦出現人才政策,其實是在變相釋放一個信號:調控即將放鬆了,在2017年底、2018年初到年中,這樣的人才大戰多次發生,都是房地產快速崛起的誘因,那麼2019年末到2020年初的房地產市場,會不會因為這一系列“不尋常”的調控政策而發生改變呢?其實“不尋常”的遠非如此。

2020年房子“供大於求”?央媒這樣說,樓市趨勢明晰了

2、房子“爛大街”,百姓卻買不起?兩大原因要看清。

房子很多,但是想買房的人卻買不起,這一點一直以來大家心裡都有數,不過到底有多少房子至今沒有一個確切的定論。根據經濟學家任澤平在《<strong>中國住房存量測算:過剩還是短缺》報告展示的預估數據,我國城鎮地區的住房數量從1978年的3100萬套增加到了2018年的3.11億套。

那麼3.11億套房子夠不夠住呢?其實足夠了,我國現如今的全國總人數大約是14億,按照我國商品房的建設基本經驗,城市商品房基本上都是70%的戶型是90平米左右的,我們暫且按照這個面積計算,大約一套房子可以居住4-5人,那麼任澤平預估的城市房子3.11億套一共可以容納12-15億人居住了。

這還尚且不算非城市住宅類型,我國是一個住宅多元化國家,除了商品房之外,還存在著大量的的非商品房類型,例如農村的宅基地房、小產區房等,在商品房正是成為商品房市場主體之前,這些房子大行其道。有專家預計,僅僅是小產權房和宅基地房子就達到了商品房的3倍之多。所以我國房子應該是“爛大街”的現狀。

那麼,既然房子這麼多,為啥百姓還買不起呢?其實在於2個原因:

①<strong>商品房的分配不均。舉個例子,商品房市場上一共供應了100萬套房子,市場上的住房需求人數也剛好的是100萬個家庭,如果在計劃經濟時代,這些房子和需求人數剛好平衡,人人有房住、家家有房產,非常完美的局面。但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就不這麼完美了,有的家庭經濟能力足,可以多買幾套、有的家庭暫時經濟能力跟不上,所以暫時買不起房子。

2020年房子“供大於求”?央媒這樣說,樓市趨勢明晰了

前8個月我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繼續回落

於是,房地產市場很可能出現這種分配結局:有50萬個家庭有錢,每個家庭買了2套房子;剩下的50萬個家庭,其實每個家庭都是0套房子,雖然平均下來每家一套房產,但是在房地產市場上仍然有50萬個剛性住房需求,而且持續存在,或許前50萬個家庭仍然在買房,可能導致房價繼續上漲,後邊的50萬個剛需還是沒買到房子。

根據澎湃新聞報道,鏈家創始人左暉指出,我國有60%左右的城市戶均房產套數低於1套,有大約30%的城市低於0.7套房子,也有接近20%的城市戶均擁有房產套數超過1.3套。

②<strong>大量的住房空置。我國住房空置到底有多少?其實也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但是從各類房地產專家口中都能隱隱約約發現大致數據,西南財經大學研究報告顯示,我國城市空置率大約是22%左右,越往偏遠的地區,住房空置率就越高,一線城市由於人口眾多,所以住房需求大的情況下,住房空置率相對較低。


按照國際平均水平而言,住房空置率保持在5%-10%,那麼就顯得相對合理,空置率在10%-20%是危險區間,一旦超過了20%為就表現為房產的擠壓狀態。不管對比哪個階段,我國的住房空置其實都很高了,特別是偏遠地區的宅基地房和小產權房等,空置越來越高,農村人都流向了大城市。所以住建部原副部長仇保興才建議徵收“空置稅”。

2020年房子“供大於求”?央媒這樣說,樓市趨勢明晰了

3、今後房子供應情況多寡?央媒指了明路!給“6個字”透底:2020年供大於求。

前不久,央媒人民網轉載了一篇文章,在房地產業內引起了不小的探討《機構預計2020年全國商品住宅將供大於求》,文中表明“預計未來隨著我國樓市的進一步降溫,從2020年開始,全國的住宅供應將會大於需求。”根據易居研究院的數據表明,隨著我國房住不炒的持續推進,很多地方的供需關係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樓市下調的壓力也表現出持續增加的態勢,在2019年受監測的城市中,供給數量明顯小於需求的。但是隨著“觀望”成為剛需買房一個新態度,預計2020年或許供給會大於需求。

如果這個預測真的能兌現,那麼房價未來走向其實已經非常明顯了:下跌,至於跌多少尚未可知。這是非常通俗的邏輯關係,但是面對我國的房地產市場行情,這種情況會發生嗎?樓市指聞認為不會,住建部政策研究主任秦虹指出,未來我國依然堅持房住不炒,這就給今後的樓市定了調。房住不炒本質含義是什麼?大家都清楚,是在實現房子居住屬性的基礎上,保持房地產的平穩有序發展,同時防止樓市的大起大落出現。所以就算是供大於求,人民網指出的路子也很明顯,房價仍將保持平穩水平,這是大趨勢。

學習房價知識,關注本號!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