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支持 聯防聯控 轉型升級

——湖南寧遠縣推進生豬全產業鏈項目建設

寧遠縣地處湘南丘陵,是傳統農業大縣,連續12年榮獲生豬調出大縣稱號。養殖業是全縣農業的支柱產業,現有規模豬場150餘家,規模化比重達50%,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率達75%,糞汙資源化利用裝備配套率達91%,年出欄生豬105萬頭左右。

政策扶持生豬復養

財政保障。統籌使用生豬調出大縣、無害化處理、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等項目資金3000餘萬元,對受損養殖戶予以保障,對新建並投產的標準化欄舍、糞汙處理設施等予以扶持。

保險扶持。對能繁母豬保險和年出欄500頭以上的規模豬場育肥豬保險實現全覆蓋,暫時將能繁母豬保額從每頭1000元增加至1500元,育肥豬保額從每頭500元增加至800元。

金融支持。縣財政在嚴格執行省級貼息標準的基礎上再上浮10%,給予貸款貼息。四是獎勵支持。每新建並投產一個養殖小區(含種豬場),獎勵相關鄉鎮(街道)、村10萬元。每新建一個養殖小區,獎勵穩定生產組有關人員1萬元;完成建設任務的,獎勵肉品保障和市場監管工作組6萬元。

鎮村供地。根據新發布的全縣養殖“三區”規劃,每個鄉鎮(街道)(風景區九嶷山鄉除外)劃定3塊50畝以上、符合環保防疫條件的土地作為養殖用地,做好土地備案手續。

部門選址。在鄉鎮供地的基礎上,自然資源、生態環境、水利、農業、畜牧、林業等部門聯合生豬龍頭企業進行現場勘測選址。

綠色審批。現場勘測選定後的地塊,實行一張表聯檢聯審。測繪、供地、耕地備案、環評、林地審批、水土保持等職能部門在7個工作日內審批完成。

減免收費。所有審批過程中涉及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均按發改部門審核最低標準的30%收取,減輕企業和養殖戶負擔。

生豬復養經驗

引進龍頭。縣委縣政府早在2014年12月就與溫氏集團簽訂了年出欄50萬頭生豬的框架合作協議。

龍頭帶動。溫氏生豬一體化項目發展迅速;保安種豬場已經投產,存欄核心種豬4000頭,年產種豬8萬頭。

創新模式。龍頭企業與本土企業共同組建祖代場和擴繁場,其中祖代場龍頭企業佔股60%,本土企業佔股40%;擴繁場龍頭企業佔股49%,本土企業佔股51%。

聯防聯控。全面落實設卡堵疫、排查監測、檢疫監督、調運監管、生物安全、屠宰監管和餐廚管理等措施,嚴防嚴控非洲豬瘟疫情。

擴能增產。2020年將建成投產40個年出欄2萬頭的生豬養殖小區,出欄量達100萬頭以上。

增產增效。2022年後常年穩定生豬年出欄在150萬頭左右,保障市場供應,讓老百姓吃上平價肉、放心肉。

轉型升級。從小散養殖向規模化標準化養殖轉型,以非洲豬瘟疫情防控倒逼散養戶轉型,預計到2020年全縣規模化比重將達到60%以上。

來源:農民日報;作者:楊友忠;農產品期貨網轉載本文僅為傳播更多信息為目的,並不表示本網認可文中作者觀點。若轉載文章作者有認為本網有不妥之處,請致電本網010-51289506聯繫,本網將立即與您磋商並解決相關事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