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新材擦線“10送9”,準高送轉背後不簡單

美聯新材憑一己之力,讓高送轉概念又一度在A股市場掀起熱潮。

12月16日,美聯新材開盤一字漲停報收15.2元,集合競價時封單更是超過134萬手,約有高達20億資金在排隊入場。數十億資金追逐的背後,是美聯新材15日晚間發佈的一則“準高送轉”公告。

12月15日,美聯新材發佈2019年度利潤分配及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預案公告,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長黃偉汕提議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0.75元(含稅),送紅股3股(含稅),同時以資本公積金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6股。

A股首份2019年利潤分配預案就以“10送轉9”的高比例面世,距離深交所規定的創業板高送轉標準“10送轉10”僅有1股之差,不少市場人士直指美聯新材是在打規則的擦邊球。

此外,2020年1月4日美聯新材更是即將迎來合計69.33%的限售股解禁,其中實控人黃偉汕一人就有39.04%的總股本將解禁。距離解禁期僅半個月便提出送轉預案,美聯新材在下一盤什麼棋?

“準高送轉”公告晚間即引來深交所的關注。在關注函中要求美聯新材詳細說明制定上述利潤分配以及較高比例送轉方案的主要考慮及其合理性,與公司業績成長是否匹配,提前披露利潤分配預案的原因,是否可足額分配以及是否存在炒作股價的情形公司。另外深交所還重點關注是否存在是否存在配合大股東、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減持,以及拉抬股價、配合相關股東在所持股份期滿後減持的情形。

“準高送轉”與真高送轉有多遠

2019年A股市場第一份利潤分配預案來襲,美聯新材的“準高送轉”方案一天之內引起市場廣泛關注。

公告表示,黃偉汕提議的利潤分配方案理由在於,鑑於公司當前經營情況良好、未來發展前景廣闊,考慮到公司目前未分配利潤及資本公積金較為充足,且股本規模相對較小。

資料顯示,廣東美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0年,並於2017年1月4日登陸深交所創業板,當前發行2.4億股,這也成為2019年12月31日分配利潤的總股本基數。

之所以市場稱美聯新材的利潤分配預案為“準高送轉”,與當前創業板實施的高送轉規定非常接近。2018年11月,深交所發佈的《上市公司高比例送轉股份信息披露指引》中明確定義,高送轉是指主板、中小板、創業板上市公司每十股送紅股與公積金轉增股本合計分別達到或者超過五股、八股、十股。

美聯新材每10股合計送9股的方案,與創業板“10送10”的規定非常接近,又完美規避了高送轉所需要的一系列門檻。第一財經記者對比深交所高送轉信披指引,要想10送10,美聯新材至少有三大條件不符合“高送轉”。

一是上市公司必須最近三年每股收益均不低於1元。Wind統計顯示,美聯新材2016-2018年EPS(基本)分別為0.66、0.57、0.26,2019年三季度末EPS為0.35,均未達到每股收益1元的最低標準。

二是上市公司不得利用高送轉方案配合股東減持,公司相關股東在前後三個月存在減持情形或計劃的,不得披露高送轉方案。但11月26日美聯新材曾公告,董事兼高管段文勇計劃從12月18日起6個月內減持82萬股,佔公司總股本比例0.3417%。

三是上市公公司在相關股東所持限售股限售期屆滿前後三個月內,不得披露高送轉方案。而2020年1月4日美聯新材上市三週年之際,四位董事恰好有高達近七成的總股本要迎來解禁。

2018年在對高送轉嚴格監管之下,概念股炒作明顯降溫,成功實現高送轉的僅有泰禾集團、億聯網絡、裕同科技三家,多數送轉比例均以較低水平進行。天風證券統計,2018年送轉比率低於40%的公司佔全部送轉公司的近60%,2015-2018年送轉比率高於50%的公司數量逐年遞減依次為373家、234家、183家、82家。

七成限售股解禁前夕

美聯新材在公告中對2019年利潤分配預案與成長性的匹配進行分析稱,預案充分考慮了廣大投資者的利於和合理訴求,有利於增強公司股票的流動性和優化股本結構,有利於廣大投資者參與和分享公司發展的經營成果,體現了公司積極回報股東的原則,與公司經營業績及未來發展相匹配。

公開資料顯示,美聯新材是一家新材料公司,主營白色母粒、黑色母粒、彩色母粒、功能母粒及功能新材料,產品應用於食品包裝、醫用包裝、個人護理材料、塑料管材、工程塑料、塑料家居用品、電線電纜、家用電器、日用輕工、汽車、農業等多個領域。

經營業績方面美聯新材上市以來保持穩定增長,2016-2018年營業總收入分別為4.18、4.64、5.84億元,截至2019年三季度營收8.83億元已超過去年水平;淨利潤方面,2016-2018年分別為0.47、0.55、0.63億元,今年前三季度為1.02億元,也比去年有較快增長。

好的業績回報股東是值得鼓勵的,但這份利潤分配預案放在公司上市三年大規模限售股解禁的前夕,卻令中小股東有些擔憂。

根據解禁期安排,2020年1月4日共有4位持股5%以上股東的1.66億股限售股解禁,佔公司總股本69.33%,其中董事長黃偉汕個人所持限售股有9370萬股、佔比39.04%,張盛業持有2890萬股、佔比12.04%,董事、總經理張朝益持有2201萬股、佔比9.17%,張朝凱持有2178.75萬股、佔比9.08%。

儘管根據此前股東承諾,限售期滿後,公司董事黃偉汕和張朝益在任職期間每年轉讓股份不超過其所持股份總數的25%。根據計算,2020年解禁並可能被轉讓的股份依然高達約8000萬股,佔總股本的三分之一。

此外,副總經理兼董秘段文勇的減持計劃包含82萬股,目前尚未開始實施,這將伴隨明年年初限售股解禁同期進行。

雖然預案還需要董事會、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但目前公司半數以上董事均書面同意該預案,並承諾在董事會審議時投贊成票,預計預案實施內部並無太大阻力。

在市場風險偏好逐漸抬升的當下,“準高送轉”的預案已經獲得市場追捧。截至12月16日收盤,一字漲停的美聯新材還有近16萬手在排隊等待買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