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歲陳道明《慶餘年》再度爆紅:我無奈於世道,世道也無奈於我

64歲陳道明《慶餘年》再度爆紅:我無奈於世道,世道也無奈於我

Slowtime | 慢時光

64歲陳道明《慶餘年》再度爆紅:我無奈於世道,世道也無奈於我


要說年末最火的劇,當屬《慶餘年》無疑。


在幾乎沒什麼宣傳的情況下,忽然就火了,難得的是口碑也不差。打分苛刻的豆瓣,近8萬人打出了8.0的高分。


64歲陳道明《慶餘年》再度爆紅:我無奈於世道,世道也無奈於我


不落俗套的劇情,個性鮮明的人物設定,再加上各個演技在線的演員們,讓《慶餘年》成為這個年末不可錯過的一部好劇。


而其中最大的驚豔,當屬64歲的老戲骨陳道明


64歲陳道明《慶餘年》再度爆紅:我無奈於世道,世道也無奈於我


一向以“皇帝專業戶”著稱的他,在戲中飾演梟雄慶帝,有野心有實力有手段,演技爆表。


這一段與臣子的對場戲,更是將帝王的威嚴展現的淋漓盡致。上一秒輕描淡寫嘮家常,雲淡風輕,下一秒不威自怒,氣吞山河,令對方膽戰心寒。


說起陳道明,很多人都說他是娛樂圈裡的一股清流。


在喧囂混沌的名利場,陳道明有他自己的“非常之明”。不媚世,不逢迎,腰背板直,從容不迫,不苟言笑,為人莊重故而威嚴,卻活得越來越高級。


道可道,非常道;明可明,非常明。


從他的處世哲學之中,我們能學到很多人生道理。


01

常懷敬畏之心,是人的立足之本


前陣子,高以翔錄製節目時意外去世,這種不幸事故,很值得引起反思。


但是有某些明星們,卻以此倡議減負,要求提高福利和待遇。


64歲陳道明《慶餘年》再度爆紅:我無奈於世道,世道也無奈於我


拍戲危險肯定是有的,可演員身處的片場,安全措施已經算是非常好的工作場所了,危險動作還都有替身完成,更不說演員拿的還是最高額的薪酬。


如果這都算高危職業,那醫生、程序員、環衛工、農民工、快遞員算什麼?消防、緝毒警這些算什麼?


做一份工作,就要出一份力,要對得起自己的職業。


就像陳道明在全國政協委員採訪中所說:


“現在動不動什麼手破了,什麼哪兒摔傷了,什麼冬天在水裡、夏天穿著大皮襖,(竟然)變成了一個演員的功勞,然後還把它當敬業。


人家清潔工早上4點起早,你還在被窩裡,怎麼說呢?

你的職業就是這個,你拿的就是這個錢,你演員就應該吃苦,工作要對得起觀眾。


64歲陳道明《慶餘年》再度爆紅:我無奈於世道,世道也無奈於我


什麼是敬業,什麼是對演員這份職業有敬畏心,看看陳道明就知道。


從業34年來,陳道明拍戲從來沒有遲到過,也沒有因為臺詞不熟卡殼半天過不去。


出演《末代皇帝》前,陳道明用了4年的時間鑽研劇本,對著鏡子揣摩角色的心理;


為了演好《圍城》中的方鴻漸,身為天津人的他苦練“上海普通話”,兩個月減重25斤,只為更加貼近知識青年的形象;


《建國大業》中,他只有一分鐘鏡頭,但他卻把人物的一生都研究個透;


為演好《康熙王朝》,他翻爛了《清史稿》,還一個人跑到故宮,在邊上自言自語演習劇本,過路人都以為他瘋了。


64歲陳道明《慶餘年》再度爆紅:我無奈於世道,世道也無奈於我


圈內人都知道,陳道明有兩種戲不怕:


一是抗日神劇,一是偽歷史劇。


曾有導演拿著一份亂七八糟的劇本,高價請陳道明出演,但陳道明卻直言劇本太差,不演。


導演說他太較真,現在大家都這麼拍。陳道明一聽,更火了:


“人家都不對,所以我們也要不對下去嗎?幹一行有一行的規矩,我是不會拍這樣的劇本的!”


對演員的敬畏心,讓陳道明有一種行業的文化自覺,所以他才能夠對社會輸出人類良性的情感。


64歲陳道明《慶餘年》再度爆紅:我無奈於世道,世道也無奈於我


在《我的前半生》中,陳道明有一些客串演出,但他每次演完了,還是一直留在片場不走。


馬伊琍就非常疑惑,就上前去問,陳道明這樣說:


“我們這一輩老演員的表演,是帶有年代痕跡的,放在現在的年代來演,很可能要脫節。雖然站在一個前輩的角度,但我是抱著學習的心態來的,我來看你們正當年的人,是怎麼演戲的,我來學。”


和他合作過的導演說,陳道明在片場從不坐凳子,一直保持著認真的狀態,即使不是主演,也會全力以赴。


這份對自己職業的敬畏之心,怎麼讓人不佩服。


每個人都有實現自我價值的渴望和要求,像陳道明一樣,對職業常懷敬畏之心,就不會輕易浮躁,內心會生養正氣、責任與莊嚴,促使你成長,閃出耀眼的光芒。


64歲陳道明《慶餘年》再度爆紅:我無奈於世道,世道也無奈於我


02

對待弱者的態度,才是最真實的教養


陳道明曾說過一句話,是他多年來的深切體會:


“上山的人永遠不要瞧不起下山的人,因為他曾經風光過;山上的人不要瞧不起山下的人,因為他們會爬上來,一定要做好自己。”


人生最難得,不是在逆境中放下張狂,而是在高處還能保持一份謙卑。


馮小剛曾組過一個飯局,在聚會喝酒的興頭上,醉醺的馮小剛提出讓《芳華》的女演員苗苗跳支舞來助興。


苗苗當時不是跳舞的裝束,所以不是太情願。


在眾人都起鬨附和時,只有陳道明站出來為她解圍:


“人家丫頭,作為演員,在這種場合有些不方便。而且,人家穿著高跟鞋呢,不方便。”


旁邊有人起鬨,“比劃比劃也行啊”。


聽到這話的陳道明騰地一下站起來了,“你TM沒見過跳舞啊!”


一個人對待弱者的態度,就是你真實的教養。


64歲陳道明《慶餘年》再度爆紅:我無奈於世道,世道也無奈於我


北京衛視綜藝節目《傳承者》,有一期曾邀請陳道明前去作為嘉賓。


在那一期上,五十個來自山西稷山的農村孩子,表演了一出高臺花鼓,這是一種古老的漢族民間舞蹈,曾作為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前文藝節目亮相鳥巢。


演出特別精彩,然而沒想到卻遭來評論員不無刻薄的批駁。


有的說節目沒有創新,有的說演出千人一面,沒有視覺焦點,甚至說出“這技能能當飯吃嗎”。


幾位青年評論家盛氣凌人,對這群孩子越說越過,孩子們和帶隊老師明顯忍著淚水。


64歲陳道明《慶餘年》再度爆紅:我無奈於世道,世道也無奈於我


陳道明終於聽不下去了,當場發飆:


“你們可能有很多知識,但是對傳統文化一點常識都沒有,就敢否定他們的演出。這節目不正是傳承嗎!”


“他們不是機器人,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


“每一張臉怎麼會是一樣的呢?是你沒看見他們每一張臉的樣子,但請不要打擊他們的努力。”


64歲陳道明《慶餘年》再度爆紅:我無奈於世道,世道也無奈於我

64歲陳道明《慶餘年》再度爆紅:我無奈於世道,世道也無奈於我

64歲陳道明《慶餘年》再度爆紅:我無奈於世道,世道也無奈於我


陳道明曾說:


“教養和文化是兩回事,有的人很有文化,但是很沒教養,有的人沒有什麼太高的學歷和學識,但仍然很有教養,很有分寸。教養是帶有某種天生的素質和一點一滴的積累。”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一個人的高貴從來不是靠顯擺自己的光鮮,凌遲別人的體面來抬高自己,而是對他人內心的呵護,對他人尊嚴的維護。


真正的教養,不是高高在上,而是無論面對比自己強,還是比自己弱的人,都同樣謙卑有禮。


64歲陳道明《慶餘年》再度爆紅:我無奈於世道,世道也無奈於我


03

多做“無用之事”,才能活得更高級


1988年,陳道明因飾演電視劇《末代皇帝》中的溥儀而走紅,瞬間而來的名利,讓他有點輕狂,不自重、自不量力、自以為是。



幸好緊接著拍攝《圍城》時,他因需要了解劇中人物,經常前往錢鍾書家請教。

在錢老家中,只看得見一屋子的書,沒有電話,沒有電子設備,唯一在用的電器,就是煎藥的電鍋。


陳設異常簡樸,但卻書香氤氳。


在那種書香的氛圍中,陳道明突然發覺自己貧乏、可憐乃至醜陋。


“在文化的面前,學問面前,我覺得自己那點名氣連屁都不是!”


從那以後,陳道明戒掉了從前流連在酒桌上的應酬,安靜的迴歸在書香和藝術中。


64歲陳道明《慶餘年》再度爆紅:我無奈於世道,世道也無奈於我


現在的陳道明,比起“老戲骨”這個稱號,更像是一個文人。


他不抽菸、不喝酒、不打牌,從不光顧酒吧、歌舞廳之類的娛樂場所,不喜歡應酬,很少參加飯局。


那平時的時間用來幹嘛呢?


“獨處,現在社會在強調競爭,往往忽略和忘記了獨處的美德。”


工作之餘,陳道明的時間大部分只是用來讀書、練字、彈琴、下棋,陪家人。


他彈得一手好琴,只要在家,我每天要彈上兩三個小時,興致高時會彈四五個小時。


64歲陳道明《慶餘年》再度爆紅:我無奈於世道,世道也無奈於我


他畫畫,沒有門派,不講章法。


磨好墨汁,鋪好宣紙,手握畫筆,打開地圖,回想多年來拍戲到過的地方,然後揮筆潑墨畫山水。


畫好後貼在書房的牆上,一遍遍觀賞、對比,直到自覺不錯了,這幅方才作罷。


64歲陳道明《慶餘年》再度爆紅:我無奈於世道,世道也無奈於我


書畫不分家,他的書法和繪畫技藝,也都被評為是“娛樂圈中最好的”。


他的書法下筆流暢,沒有一慣的字正腔圓,但筆下卻又是沒有破壞傳統書法字的結構,非常具有個人的魅力。


64歲陳道明《慶餘年》再度爆紅:我無奈於世道,世道也無奈於我


他愛讀古典文學,季羨林曾說,陳道明看的書,多到他可以勝任北大教授。


他家中書房,幾面牆都是書,哥哥陳道凱曾對媒體說:


“他北京的家中連有線電視都沒裝,書房裡的床堆滿了書,自己就睡在一堆書中。”


64歲陳道明《慶餘年》再度爆紅:我無奈於世道,世道也無奈於我


馮小剛曾取笑他“奇淫巧技以悅婦孺”,可陳道明卻說:


“不為無用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


確實,現代社會的人們,都患上了一種“有用病”,崇尚一切都以“有用”為標尺,有用學之,無用棄之。


但這世界上許多美妙都是由無用之物帶來的,一場猝不及防的春雨或許無用,卻給人沁人心脾之感;刺繡和手工或許無用,卻帶給我們美感和驚喜;詩詞歌賦或許無用,但它可以說中你的心聲,撫慰你的哀傷……


就像陳道明所說:


“與其一味追求有用之物,不如靜下心來,細細品味無用之物帶來的靜謐和美好。心安,則身安。”


無用之用,方為大用。


04

男人最大的時尚,是多在家待一待


相比娛樂圈其他人,陳道明特別“戀家”。


在這個出軌比相守更容易的年代,陳道明卻能獨寵自己的初戀杜憲41年。


64歲陳道明《慶餘年》再度爆紅:我無奈於世道,世道也無奈於我


陳道明初識杜憲時,還是一個跑龍套的小演員,而杜憲卻早已是中央臺的新聞主播;


當時,陳道明當然是杜憲的“第一粉絲”,電視上只要有杜憲出境,陳道明都會守在電視機面前。


兩人結婚後,陳道明因出演《末代皇帝》而不斷走紅,杜憲便漸漸退出了自己所熱愛的傳媒行業,專心在家相夫教子。


別人都說杜憲嫁給了陳道明真是命好,而陳道明卻總是把自己的榮耀都歸功於妻子:


“遇見妻子,才是自己這一生最大的福氣。”


64歲陳道明《慶餘年》再度爆紅:我無奈於世道,世道也無奈於我


陳道明曾被媒體傳過一段與左小青緋聞,有板有眼,甚至“逗留左小青香閨6小時”的八卦都寫出來了。


但事實是,2003年陳道明接演了電視劇《中國式離婚》,因看中左小青在《陽光燦爛的日子》裡的表演,便向劇組推薦了她,同時推薦的還有男二號賈一平。


後來,左小青有了男友,最後結婚生子,這段被媒體胡亂編造的謠言也不攻自破。


而陳道明為了避嫌,從此再也沒有和左小青合作過,也從未在媒體面前提過左小青。


陳道明曾說:


“ 男人最大的時尚就是多在家待一待。現在有多少不回家的人,不是因為事業,而是在酒桌上、歌廳裡。如果晚上每個家庭的燈都亮了,也是一種時尚。”


知世故而不世故,處江湖而遠江湖,才是一個男人,真正的成熟。


64歲陳道明《慶餘年》再度爆紅:我無奈於世道,世道也無奈於我


陳道明有一個大房間,專門用來放糖人、麵人、木工。


糖人、麵人是女兒幼時的最愛,他經常做一兩個,給女兒當禮物。時間充足,甚至給她裁一身衣裳。


女兒出國的時候,他告訴女兒:


“第一,我希望你健康,第二,我希望你快樂,第三,儘量好好學習。”


比起外面的風花雪月,他更享受的是家中的柴米油鹽,安靜品味家庭的溫度。


或是為女兒澆製糖人,或是與妻子伴在窗前,他縫製著皮包,妻子刺著十字繡,細賞歲月靜好,緩緩流淌。


工作中,他的疆場是攝影機前的大千世界;


生活裡,家裡的方寸之地才是他的舞臺。



64歲陳道明《慶餘年》再度爆紅:我無奈於世道,世道也無奈於我


64歲陳道明《慶餘年》再度爆紅:我無奈於世道,世道也無奈於我


陳道明曾不止一次說過:


“我無奈於這個世界,我可能沒有能力去改變世界,哪怕很小的一個世界。我只能很努力地去做到世界無奈於我,儘量不被世界的事物所左右。”


或許,在這個過度商業化娛樂化的時代中,世人們被裹挾著娛樂包裝自己,迎合取悅他人。


但如果我們都能像陳道明一樣,不媚世俗,潔身自好,修養自我,坦誠率性的生活,世界又能奈我何?


*作者:時光君--雙木,90後,慢時光專欄作者,喜歡烹飪,熱愛旅行。用理性認真思考,用態度安靜生活。一半灑落陰涼,一半沐浴陽光。個人微信號:shiguangjun33。本文授權自公眾號:慢時光(id:manshiguang3),轉載請聯繫授權。


64歲陳道明《慶餘年》再度爆紅:我無奈於世道,世道也無奈於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