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長江九江航道的故事

  每當談起我的祖國,談到航道,我就會感到十分的驕傲,因為正是偉大的祖國使我們航道事業的發展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我和長江九江航道的故事

  記得1983年4月,我從部隊退役到九江航道處工作,那時被分到測量隊船上,每次出去測量時感到很新鮮,那時的測量船艇二十來米長,120匹馬力,行駛在滾滾長江中就如一葉木舟。聽老師傅們講,這已經是最好的船,馬力大,船也大,還可以住下十幾個人。如果在解放前,是用人力劃的木船,每天晚上之前給航標點煤油燈,早上再劃去滅燈、清洗燈罩。解放後就開始有幾十匹馬力的小型機動木船,到了70年代就有了鐵質的80匹馬力的機動鐵船,可以想象以前航道工人的艱辛和可貴。

  幾年後,處裡來了一艘2402輪,兩層高,24米長,航道工人的生活條件改善了不少。同時我也從船上調到機關辦公室,我更加關注船艇。

  進入2000年以後,祖國傾於長江航道建設更多的投入,不僅航道條件得到顯著提高,航道船艇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一批240匹馬力的雙車船艇相續投入航道維護中,更換了那些120匹馬力的老舊船艇。從此,航道船艇在祖國的大力關注下開始迎來了大飛躍的快速發展時期。

  十八大以來,特別是在長江航道快速發展的進程中,我也逐步成長為九江航道處班子的一名成員,更加深切體會到祖國對我們航道事業的大力投入,航標由原來的煤油燈、電瓶燈到現在的LED光源,逐步向現在的數字化、智能化發展,船艇也逐步大型化、智能化。2012年以後,我處陸續使用了寧道標405、406、414、419、測505等一大批36-40米的大型船艇,船艇設備全部職能化,航道工人的維護作業環境得到了極大的改善,長江航道向數字航道邁進了關鍵的一步,今年長江數字航道將全線貫通。所有的這一切,都得益祖國和航道的快速發展。

  “七十載,光輝歲月彈指一揮間;七十載,神州大地滄桑鉅變”。這七十年是祖國變化的七十年,這七十年也是讓人喜悅的七十年,讓大家看到了未來美好生活的希望,也看到越變越好的中國品質“砥礪奮進”,看到了航道船艇的不斷壯大,如今的航道人在享受著祖國的發展成果同時,也不忘“三特”的航道人精神,不忘同祖國一起砥礪前行的艱辛。未來將更加乘風破浪,去開闢美好生活的新航道。(鄒志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