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前,劉德華的300萬改變了中國電影……

14年前,劉德華以一己之力推出“亞洲新星導”計劃。


《瘋狂的石頭》和甯浩,由此脫穎而出。


14年前,劉德華的300萬改變了中國電影……


14年後,導演甯浩和演員黃渤,都推出了自己的“青年導演扶持計劃”。


2016年,黃渤在“HB+U”發佈會上,多了一個 “夢想助力人”的身份,他會出資幫助新導演解決資金上的難題。這是黃渤演員生涯的第一個十年,他感概:當年正因為出演《瘋狂的石頭》,才走進了大眾視野。


而導演甯浩在2018年華表獎上表示:因為得到劉德華的扶持,他才得以進入電影圈。


劉德華就是播種機,那些身懷電影理想的年輕人,從此像種子一樣萌發。


此後,甯浩和黃渤也加入其中。在他們的支持下,出現了豆瓣評分9.0的《我不是藥神》……因此,2019年出現了更多年輕導演的作品,《被光抓走的人》忝列其中。


14年前,劉德華的300萬改變了中國電影……

黃渤和董潤年


這是黃渤“HB+U新導演助力計劃”的項目,黃渤親自上陣擔任男一號。有意思的是,其實黃渤也是新導演,他在2018年剛剛導演了《一出好戲》。


《被光抓走的人》導演是董潤年。他是編劇出身,最有名的作品是和管虎合作,馮小剛金馬封帝的《老炮兒》,他曾獲金雞獎最佳編劇。此外,他和黃渤在2013年的《廚子戲子痞子》和2014年《心花路放》中有過合作,那時候董潤年擔任編劇,黃渤擔當主演。


01


一切都要從2005年3月說起。


在香港舉行的“亞洲影戲投資會”上,劉德華推出了“亞洲新星導”青年導演扶植計劃。


當時電影行業不景氣,很多有才華的新導演,因為沒有投資,只能轉行。


為了湊足計劃需要的千萬港幣,劉德華在自己接的三部電影中提高片酬,他說,對於老闆們來講,一兩百萬不是大事,但是對於一個新導演,這一兩百萬,也許能夠幫助他們實現夢想。


劉德華的要求很直接:公司賣力投錢,導演自己找題材,但故事性一定要強。


14年前,劉德華的300萬改變了中國電影……


當時“小有名氣”的甯浩,靠著自己寫的第一個劇本《鑽石》,被劉德華看上了。


後來《鑽石》改名,成了《瘋狂的石頭》。


14年前,劉德華的300萬改變了中國電影……


2006年,甯浩在圈內已是小有名氣。處女作《香火》,是他的畢業作品。沒有投資,自己湊了4萬元;沒有設備,借了臺數碼攝像機;沒有專業演員,在當地請了8個素人充當演員;沒攝影師,自己上;沒有場地,到老家山西的一個村莊拉開架勢就幹……


就這樣,《香火》獲得第四屆東京銀座影展最佳影片獎,又獲得香港國際電影節亞洲DV競賽單元金獎,被香港藝術中心授予2004年最佳電影,也是聖賽瓦斯蒂安、溫哥華、慕尼黑、馬尼拉、悉尼、加州、臺灣南方影展等其他七大國際電影節的評委會入選影片。


他的《綠草地》也入選2004年柏林電影節和香港電影節,並獲得上海電影節亞洲區最受歡迎獎。


那時候,有不少投資人向甯浩拋來橄欖枝,一度開價達到800萬,但都被他拒絕了。劉德華給了他自由,他能拍自己想要的東西。


14年前,劉德華的300萬改變了中國電影……

14年前,劉德華的300萬改變了中國電影……


不過,後來的500萬投資變成了300萬,到底為什麼?劉天王至今未說,甯浩也沒講。


有了300萬,《瘋狂的石頭》很快在重慶開拍。作為導演,甯浩本打算給自己發15萬的“工資”,因為帳早就算過,羅漢寺等取景點幾年前就已敲定,黃渤那幫十八線以外的演員們也很便宜……


可甯浩拍著拍著,285萬花光了,打算落入自己腰包的15萬也搭進去了,之前拍MV的多年積累也搭進去了,才總算拍完。


"那種感覺就是被爸媽安排去相親,進去一看裡面坐的是全智賢。”劉德華說,他第一次看到投資的《瘋狂的石頭》就是這樣的感受。


14年前,劉德華的300萬改變了中國電影……

14年前,劉德華的300萬改變了中國電影……


這部投資300萬的小成本電影,沒有大牌導演,沒有大牌演員,無論男女角色都不是很好看。就是這樣的一部小成本電影,取得了2500萬票房的驚人成績,是投資成本的近10倍。


這部電影震驚了所有人,劉德華的投資眼光也被肯定。


甯浩也因此一舉成名,成為大家口中的“鬼才導演”。


02


這部電影拿獎拿到手軟,北京大學生電影節、金馬、華表等哭著喊著要把獎給“石頭幫”。那群十八線以外的演員們,黃渤、徐崢、郭濤、王迅、劉樺等人一個個秒進二三線。


14年前,劉德華的300萬改變了中國電影……


從此以後,他們再也不抱怨自己的長相了。


2008年,“亞洲新星導”迎來第二期,但更名“亞洲星引力”,首推項目便是烏爾善的《刀見笑》。


14年前,劉德華的300萬改變了中國電影……


彼時烏爾善剛從廣告行業轉到電影沒多久,僅有《肥皂劇》一部代表作品。《刀見笑》為他贏來金馬獎最佳新導演,並直接拿到了跟華誼合作拍攝《畫皮2》的機會,烏爾善也藉此逐漸在業內揚名。


2011年,這一年還有一部電影引起大家關注,王寶強貢獻了他巔峰演技的《Hello!樹先生》。


14年前,劉德華的300萬改變了中國電影……


這部影片是賈樟柯為培育青年導演,推出“添翼計劃”中的首部作品,也是導演韓傑的第二部導演作品,其處女作《賴小子》背後也有著賈樟柯的參與。


一年之後,甯浩和製片人王易冰一起成立了“壞猴子影業”。


對於“壞猴子”這個名字,甯浩解釋說:“小時候,好孩子代表著聽話,壞孩子不太聽話,但壞孩子比較願意去嘗試一些課堂以外的東西。你創作的基礎便是不能光看前人交給你的東西,需要對之前的事情有所懷疑,壞其實代表著要有一些不規矩的部分。


五年之後,從“鬼才導演”轉變成“知名導演”的甯浩,在2016年宣佈了一項新計劃:


“壞猴子72變電影計劃”


14年前,劉德華的300萬改變了中國電影……


就像提攜他、投資他的劉德華一樣,甯浩決定用自己的資金和資源,尋找中國電影新的方向,為中國新生代導演提供幫助,從劇本創作到後期宣發。


此計劃第一批簽約的新導演有13人,其中就有路陽、文牧野。


14年前,劉德華的300萬改變了中國電影……

甯浩、文牧野、徐崢(從左至右)


就像劉德華對待甯浩一樣,甯浩也沒給這些年輕導演規定票房,規定“作文”題目。


後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路陽執導的《繡春刀2》,票房口碑雙豐收;


文牧野執導的《我不是藥神》,更是成為2018年現象級的電影,甚至為中國現實主義題材的電影開闢了新的道路。


14年前,劉德華的300萬改變了中國電影……


今年創造票房奇蹟的《流浪地球》,版權原本也在甯浩的手裡。


14年前,劉德華的300萬改變了中國電影……


“我很喜歡劉慈欣老師的作品,我就做了他作品的代理。”


“我希望服務於劉老師,幫助他把作品推廣出去,介紹給靠譜的導演,做成好的電影,讓觀眾們看到。”


甯浩所說的這個“靠譜的導演”,就是郭帆。


03


《流浪地球》上映後,郭帆發微博感謝甯浩:


“一路以來,老寧一直在幫我,客串不說,甚至把《瘋狂的外星人》的太空艙和衣服都借給了《流浪地球》用於拍攝。”


14年前,劉德華的300萬改變了中國電影……


每一位中國影人在各自的領域做好本職工作,無論是臺前還是幕後,彼此欣賞、惺惺相惜、互相提攜。


他們拋棄了那些惡臭的惡意競爭、互拆牆腳、勾心鬥角,踏踏實實地認真做好東西,在賺錢的同時,還能守住底線。


就像《流浪地球》所彰顯的主題一樣,只有人類團結,才能抵禦難關,共同進步。


除了這些影人,據統計這10年間,中國已經有28項青年導演扶植計劃。


正是中國影人一代接一代的“拉一把”,才成就了今日中國的票房奇蹟。


但新人導演得到扶持,意味著更多的機會,更快的成果。


不過,資本過早介入後也產生了不少其他的問題。三年過去了,“壞猴子72變電影計劃”只有三部作品正式上映:


2017年,《繡春刀2:修羅戰場》,票房2.65億。

2018年,《我不是藥神》,票房31億。

2019年,《受益人》,票房1.88億。


極大波動的票房曲線,說明“壞猴子”工業體系尚未完全成熟,觀眾也對近似的風格開始審美疲勞。


畢贛在《路邊野餐》一夜成名後,第二部長片《地球最後的夜晚》投資升級,也有黃覺和湯唯的明星加盟,但不管影片質量,還是備受詬病的跨年營銷,都證明了“扶持”這條路不是坦途。


另一方面,《大佛普拉斯》的導演黃信堯則為自己沒錢感到幸運。


“有錢就不是這個質感了。”


我們期待有更多的新導演,也理應對這些新導演更多的寬容和等待。但平衡好商業性與創作者的自我表達,注重劇本的打磨,都是新人導演需要注意的迫切問題。


“流水不爭先,爭的是滔滔不絕。”《我就是演員》第一期,張國立拿這句話寄語演員。


其實,對於導演群體,亦為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