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柒:對岸是實在界的大荒漠

海螺社區

以下文章來源於娛志TheReview ,作者扣肉

娛志TheReview

用我們的方式愛娛樂

辣評 | 李子柒:對岸是實在界的大荒漠


導語

辣評 | 李子柒:對岸是實在界的大荒漠

▲米迦勒


過去這一週,李子柒突然間成了國內網絡各評論的焦點人物。


各番評論我都翻查過,圍繞是不是文化輸出這點爭論,意義不大;帶有酸葡萄心態的批評,就顯得更加不知所謂。究其實,李子柒現象,或者說,海外走紅,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國內產學研一體化集團多年來花巨資搞對外傳播(宣傳)的一無是處,以及更可惡的自欺欺人,和欺上瞞下。


這些帶有官方色彩的文化工程,或者宣傳片,在海外的傳播效果,究竟幾何,估計各說各有理。不過,我所認識的外國人,對中國文化的熱愛,絕不是來自於全球播出的中國形象短片,更不是遍地開花的孔子學院。對當代中國社會抱持著帶有鮮明西方主流媒體痕跡的偏見的他們,大多受家庭或影視劇的影響,被非官方的、去政治化的文化中國性所吸引。這一邏輯,同樣可以套用在李子柒視頻的海外走紅的分析上。


但後者的情況,顯明要更加複雜。就油管上的評論而言,好萊塢關於現代生活形態的文化霸權的排斥性、東方主義的心理結構、新自由主義經濟與社會環境所造就的壓迫感而引發的逃避主義心態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讓這位樸素的、沒有官方背景的小姑娘在農村“從前慢”的生活,受到海外用戶海量的、某種無政府主義的追捧。


自媒體的出現,尤其是快手或者各色直播App,保證了一部分被主流傳統媒體或中產化傾向嚴重的互聯網遮蔽的底層老百姓,成功地完成了階層內(如MC天佑)或跨階層動員(如李佳琦)。如今,李子柒算是在油管上“無心插柳柳成蔭”一般地實現了海外用戶動員的傳播效果。與其對此表示某種居高臨下的不屑一顧,不如腳踏實地地仔細分析他們社會動員的機制,和被他們動員起來的受眾的情感結構。無論是自媒體KOL在國內或海外的“崛起”,都恰恰證實了主流媒體這些年走群眾路線的碌碌無為(或隱藏其中的蠢笨武斷),或者對待群眾生活和文藝需求的某種建制化的精英主義的傲慢。


說實話,李子柒被央視點名,我從沒覺得是件好事,就讓她一個人歲月靜好地在農村繼續種種菜、做做飯,吸引更多的海外群眾來華旅遊吧!別用建制主義的方式有意拔高,也別做自貶身價的惡意揣測或貶低。


李子柒:對岸是實在界的大荒漠


▲扣肉


如果給你一個機會,去建造一個社會主義新農村,你會把它建造成什麼樣?


不同的人有不一樣的答案,城市裡生長的大學生白領,在基層駐紮十年攻堅脫貧的幹部,可能會給出截然相反的方案。而一位叫李子柒的姑娘給出的答案,前所未有地調和了不同群體(甚至是不同國家)對中國鄉村的想象,並且讓她成為YouTube上最成功的中國博主。

前幾日,由於被央視蓋章“成功的文化輸出”,一時間,這位實際上早已經在網絡上走紅幾年的美食博主再次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


“文化輸出”的評價是可商榷的。但是當我們去觀察李子柒為何會如此“一統全球各階層”的審美,會發現,她本身是一個想象的“聚合體”,這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幾乎不可複製。


一個出身四川農村的姑娘,做自媒體得到了全世界的關注和央視的背書,這是自媒體時代以來中國底層百姓最津津樂道的平民神話,對標的還有李佳琦、楊超越等草根傳奇;一個曾經在大城市打拼的青年,決定離開繁華和喧鬧,迴歸鄉村種田做飯,這是大城市白領青年(無論中外)內心時時刻刻響起卻往往沒有勇氣去回應的田園召喚;一個長相甜美衣品清新的“萌妹子”,熟諳各種農活,知道豆子何時爆莢麵粉如何發酵,她的多才多藝不僅符合人們對傳統持家女子的期望,甚至還符合御宅一族對二次元甜美高能女性的想象

;一個穿著中國傳統服飾的女子在山間挑水、種菜,空鏡頭是典型氣霧繚繞恬靜美好的中國水墨畫風景,這是以《功夫熊貓》為代表在西方世界永遠有吸引力的中國景觀。


辣評 | 李子柒:對岸是實在界的大荒漠


無論你從哪個角度上去看,東方主義、女性主義、二次元文化,你會發現李子柒的特性無所不往地征服著各個階層、各個地域的人。

目前來說,對她最大的爭議無非就是,她鏡頭下的鄉村不是真的。因為我們沒有女性穿著白色的兔毛衣服做飯,我們的鄉村遠沒有如此詩意,李子柒是有團隊的,她的服裝經過設計她的鏡頭都被安排……這些批評都很有道理,但是who care?所以我們說“天時地利人和”,其中一層含義就是在這個時代,我們完全不在乎真假。李子柒是一個美食博主,她是一個造夢者(無論她主觀意願是否如此),她提供的是一個精神世界,這個精神樂園約為你的手機屏幕大小,時長十分鐘左右,原型取材於中國西南某個鄉村,原型的真實情況,不重要。


辣評 | 李子柒:對岸是實在界的大荒漠


為什麼,二十年前基努裡維斯在Morpheus幫助下從數字程序中第一次見到真實世界,Morpheus對他說:“歡迎來到實在界這個大荒漠。”《黑客帝國》裡的這句比喻反而成了一種真實,走出李子柒視頻之後的世界,還真的是一個大荒漠。大荒漠裡沒有充滿美感的農活,所以我們待在李子柒的世界裡流連忘返。


那麼李子柒身上絕對真實的要素是什麼呢?


是她的成名經歷。當我們發現實現階層躍升越來越困難的時候,這些草根博主草根明星無疑成了一種強心劑。城市裡的很多人抱怨快手抖音的低俗,而這些在手機屏幕上表演生活的人正在從媒介的力量中致富。在屏幕之外作批判狀的人,往往忽略的事實是,對這些主播而言,文化地位上的高低遠遠不如填飽肚子的問題更緊要。甚至於李子柒也是,她最初並不是一個富有的人,迴歸鄉村也是出於照顧家人的需要。


在成名的過程中,李子柒不僅僅證明了人們可以從自媒體時代中獲利,還證明了這種獲利被審美化的可能。如果說快手吃播在為農村創收的同時被指責低俗沒有營養,李子柒則是在創收之外,向那些原本有可能在嘲笑農村的話語發起了挑戰。而且贏了。王剛和華農兄弟也是如此。他們都有農村的背景,這提供了一個刻奇的前提,在這之外,他們身上具備的一些特質,比如勤奮、有才華、技藝高超、善良耿直、精良的製作,則作為普適性的價值形成了對“農村自媒體”的超越。


辣評 | 李子柒:對岸是實在界的大荒漠


除此之外,李子柒在接受採訪的時候曾經說:“改革開放幾十年了,社會主義新農村也可以讓你過得很好”。這句話就非常非常有意思。當城市女性以下午茶擺拍作為休閒方式的時候,李子柒告訴我們,農村女性不一定也要用這種方式,她們可以有自己的超越性休閒,比如精緻的農活擺拍。這可能是“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真實含義,新農村不是要農村變得像城市一樣,而是能從農村的環境和語境下,誕生新的經濟、文化和娛樂方式。所以理解李子柒這句話,並不是新農村都像她鏡頭裡那麼美,而是新農村能夠孵化一個她這樣靠做農活拍視頻致富的案例。至於這樣的新農村到底有多少,則不是本文的考察範圍。2020年到來之際,是不是所有的農村都能成為這樣的農村,也遠超筆者的討論。但是李子柒本身至少是呈現了來自農村的一種可能。


辣評 | 李子柒:對岸是實在界的大荒漠


最後一個問題,則是那句引起爭議的“文化輸出”。我對這個說法存在的一點疑惑,是關於輸出的內容。如果說我們輸出了一種平凡人的生活,問題在於十幾億人,只有李子柒這麼活。如果說我們輸出的是李子柒視頻裡的漢文化、美食文化,我卻覺得李子柒在這種輸出裡的作用很有限。一方面,來自海外的評論依然很明顯地對李子柒視頻裡的鄉村懷有一種未經祛魅的東方主義的認知,李子柒如果強化了這種東方主義視角,很難說她的輸出是正面的;另一方面,當我們去考察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文化對我們的輸出的時候,我們會發現,我們接受著超英的價值觀和美劇裡的中產生活方式,西方對我們的輸出,是無時差的,而我們對外依然輸出著一個煙霧繚繞、柴門犬吠的前工業時代中國,這種輸出,確實能形成一種抗衡嗎?我看未必。


唯一確定的是,李子柒確實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女孩子,無論她是不是站在時代的風口,也無論她取得的是何種意義上的成就,她有著很多人沒有的靈巧、勤勞、勇氣和善良。

這些讓她成功的特質,在她營造的那個完美世界裡,打通著和現實荒漠的唯一通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