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柒:对岸是实在界的大荒漠

海螺社区

以下文章来源于娱志TheReview ,作者扣肉

娱志TheReview

用我们的方式爱娱乐

辣评 | 李子柒:对岸是实在界的大荒漠


导语

辣评 | 李子柒:对岸是实在界的大荒漠

▲米迦勒


过去这一周,李子柒突然间成了国内网络各评论的焦点人物。


各番评论我都翻查过,围绕是不是文化输出这点争论,意义不大;带有酸葡萄心态的批评,就显得更加不知所谓。究其实,李子柒现象,或者说,海外走红,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国内产学研一体化集团多年来花巨资搞对外传播(宣传)的一无是处,以及更可恶的自欺欺人,和欺上瞒下。


这些带有官方色彩的文化工程,或者宣传片,在海外的传播效果,究竟几何,估计各说各有理。不过,我所认识的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热爱,绝不是来自于全球播出的中国形象短片,更不是遍地开花的孔子学院。对当代中国社会抱持着带有鲜明西方主流媒体痕迹的偏见的他们,大多受家庭或影视剧的影响,被非官方的、去政治化的文化中国性所吸引。这一逻辑,同样可以套用在李子柒视频的海外走红的分析上。


但后者的情况,显明要更加复杂。就油管上的评论而言,好莱坞关于现代生活形态的文化霸权的排斥性、东方主义的心理结构、新自由主义经济与社会环境所造就的压迫感而引发的逃避主义心态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让这位朴素的、没有官方背景的小姑娘在农村“从前慢”的生活,受到海外用户海量的、某种无政府主义的追捧。


自媒体的出现,尤其是快手或者各色直播App,保证了一部分被主流传统媒体或中产化倾向严重的互联网遮蔽的底层老百姓,成功地完成了阶层内(如MC天佑)或跨阶层动员(如李佳琦)。如今,李子柒算是在油管上“无心插柳柳成荫”一般地实现了海外用户动员的传播效果。与其对此表示某种居高临下的不屑一顾,不如脚踏实地地仔细分析他们社会动员的机制,和被他们动员起来的受众的情感结构。无论是自媒体KOL在国内或海外的“崛起”,都恰恰证实了主流媒体这些年走群众路线的碌碌无为(或隐藏其中的蠢笨武断),或者对待群众生活和文艺需求的某种建制化的精英主义的傲慢。


说实话,李子柒被央视点名,我从没觉得是件好事,就让她一个人岁月静好地在农村继续种种菜、做做饭,吸引更多的海外群众来华旅游吧!别用建制主义的方式有意拔高,也别做自贬身价的恶意揣测或贬低。


李子柒:对岸是实在界的大荒漠


▲扣肉


如果给你一个机会,去建造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你会把它建造成什么样?


不同的人有不一样的答案,城市里生长的大学生白领,在基层驻扎十年攻坚脱贫的干部,可能会给出截然相反的方案。而一位叫李子柒的姑娘给出的答案,前所未有地调和了不同群体(甚至是不同国家)对中国乡村的想象,并且让她成为YouTube上最成功的中国博主。

前几日,由于被央视盖章“成功的文化输出”,一时间,这位实际上早已经在网络上走红几年的美食博主再次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文化输出”的评价是可商榷的。但是当我们去观察李子柒为何会如此“一统全球各阶层”的审美,会发现,她本身是一个想象的“聚合体”,这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几乎不可复制。


一个出身四川农村的姑娘,做自媒体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和央视的背书,这是自媒体时代以来中国底层百姓最津津乐道的平民神话,对标的还有李佳琦、杨超越等草根传奇;一个曾经在大城市打拼的青年,决定离开繁华和喧闹,回归乡村种田做饭,这是大城市白领青年(无论中外)内心时时刻刻响起却往往没有勇气去回应的田园召唤;一个长相甜美衣品清新的“萌妹子”,熟谙各种农活,知道豆子何时爆荚面粉如何发酵,她的多才多艺不仅符合人们对传统持家女子的期望,甚至还符合御宅一族对二次元甜美高能女性的想象

;一个穿着中国传统服饰的女子在山间挑水、种菜,空镜头是典型气雾缭绕恬静美好的中国水墨画风景,这是以《功夫熊猫》为代表在西方世界永远有吸引力的中国景观。


辣评 | 李子柒:对岸是实在界的大荒漠


无论你从哪个角度上去看,东方主义、女性主义、二次元文化,你会发现李子柒的特性无所不往地征服着各个阶层、各个地域的人。

目前来说,对她最大的争议无非就是,她镜头下的乡村不是真的。因为我们没有女性穿着白色的兔毛衣服做饭,我们的乡村远没有如此诗意,李子柒是有团队的,她的服装经过设计她的镜头都被安排……这些批评都很有道理,但是who care?所以我们说“天时地利人和”,其中一层含义就是在这个时代,我们完全不在乎真假。李子柒是一个美食博主,她是一个造梦者(无论她主观意愿是否如此),她提供的是一个精神世界,这个精神乐园约为你的手机屏幕大小,时长十分钟左右,原型取材于中国西南某个乡村,原型的真实情况,不重要。


辣评 | 李子柒:对岸是实在界的大荒漠


为什么,二十年前基努里维斯在Morpheus帮助下从数字程序中第一次见到真实世界,Morpheus对他说:“欢迎来到实在界这个大荒漠。”《黑客帝国》里的这句比喻反而成了一种真实,走出李子柒视频之后的世界,还真的是一个大荒漠。大荒漠里没有充满美感的农活,所以我们待在李子柒的世界里流连忘返。


那么李子柒身上绝对真实的要素是什么呢?


是她的成名经历。当我们发现实现阶层跃升越来越困难的时候,这些草根博主草根明星无疑成了一种强心剂。城市里的很多人抱怨快手抖音的低俗,而这些在手机屏幕上表演生活的人正在从媒介的力量中致富。在屏幕之外作批判状的人,往往忽略的事实是,对这些主播而言,文化地位上的高低远远不如填饱肚子的问题更紧要。甚至于李子柒也是,她最初并不是一个富有的人,回归乡村也是出于照顾家人的需要。


在成名的过程中,李子柒不仅仅证明了人们可以从自媒体时代中获利,还证明了这种获利被审美化的可能。如果说快手吃播在为农村创收的同时被指责低俗没有营养,李子柒则是在创收之外,向那些原本有可能在嘲笑农村的话语发起了挑战。而且赢了。王刚和华农兄弟也是如此。他们都有农村的背景,这提供了一个刻奇的前提,在这之外,他们身上具备的一些特质,比如勤奋、有才华、技艺高超、善良耿直、精良的制作,则作为普适性的价值形成了对“农村自媒体”的超越。


辣评 | 李子柒:对岸是实在界的大荒漠


除此之外,李子柒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曾经说:“改革开放几十年了,社会主义新农村也可以让你过得很好”。这句话就非常非常有意思。当城市女性以下午茶摆拍作为休闲方式的时候,李子柒告诉我们,农村女性不一定也要用这种方式,她们可以有自己的超越性休闲,比如精致的农活摆拍。这可能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真实含义,新农村不是要农村变得像城市一样,而是能从农村的环境和语境下,诞生新的经济、文化和娱乐方式。所以理解李子柒这句话,并不是新农村都像她镜头里那么美,而是新农村能够孵化一个她这样靠做农活拍视频致富的案例。至于这样的新农村到底有多少,则不是本文的考察范围。2020年到来之际,是不是所有的农村都能成为这样的农村,也远超笔者的讨论。但是李子柒本身至少是呈现了来自农村的一种可能。


辣评 | 李子柒:对岸是实在界的大荒漠


最后一个问题,则是那句引起争议的“文化输出”。我对这个说法存在的一点疑惑,是关于输出的内容。如果说我们输出了一种平凡人的生活,问题在于十几亿人,只有李子柒这么活。如果说我们输出的是李子柒视频里的汉文化、美食文化,我却觉得李子柒在这种输出里的作用很有限。一方面,来自海外的评论依然很明显地对李子柒视频里的乡村怀有一种未经祛魅的东方主义的认知,李子柒如果强化了这种东方主义视角,很难说她的输出是正面的;另一方面,当我们去考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化对我们的输出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我们接受着超英的价值观和美剧里的中产生活方式,西方对我们的输出,是无时差的,而我们对外依然输出着一个烟雾缭绕、柴门犬吠的前工业时代中国,这种输出,确实能形成一种抗衡吗?我看未必。


唯一确定的是,李子柒确实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女孩子,无论她是不是站在时代的风口,也无论她取得的是何种意义上的成就,她有着很多人没有的灵巧、勤劳、勇气和善良。

这些让她成功的特质,在她营造的那个完美世界里,打通着和现实荒漠的唯一通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