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精髓是“理”不是“管”!“管”不是目的,“理”才是追求

一家企業,規模大小不論,都少不了“管理”。沒有了管理,就像是水沒有了桶,一定會散;樹沒有了枝幹,勢必會枯。

管理的精髓是“理”不是“管”!“管”不是目的,“理”才是追求

管理是由“管”和“理”兩部分組成的。“管”和“理”一旦分開,就不再是管理了。而很多的企業領導層並未真正明白這兩個字的含義,只知道“管”,卻沒有做到其中的“理”

“管”,在我國古代有鑰匙的意思,後引申為管轄、管制之意,“管”指法治,依靠制度來規範行為,代表的是權力

所謂“理”,在古代可理解為雕琢玉器、整治土地、治療疾病等,引申有疏通、引導、處理事務之意

管理的精髓是“理”不是“管”!“管”不是目的,“理”才是追求

說到“管”,理解起來要相對簡單。中規中矩地列出條條框框,以明文規定的形式向大家明確,什麼應該做,什麼不能做,從而起到約束的作用,是為“管”。

有很多企業非常推崇軍事化管理。權力意志是所有成功企業傢俱備的共性,而軍事化管理可以將這份意志最大化。就像兵法裡面的這八個字,“令行禁止,如臂使指”——下達的命令一定要執行,不允許做的一定不能做;而“如臂使指”則是說,一個老闆指揮一幫中層幹部,中層指揮一大幫員工,絲絲入扣,中間沒有任何誤差,就像使喚自己的手指頭一樣。

管理中的“管”,在於改變人,改變人的態度,改變人的能力,從而提高整個團隊的執行力。但是,管,也要做到“管”而有“度”,畢竟,人不是生產機器中的一個個零件。前些年的“富士康連環跳”事件,就是個例子。

管理的精髓是“理”不是“管”!“管”不是目的,“理”才是追求

管理者除了管人之外,最重要的工作是理事,也就是管理之“理”!如果“管”是“方”的話,那麼“理”就是“圓”。管理者若是在實施管理的過程中只管而不理,那就是管理者對管理對象進行有效控制能力上的失敗。

“理”不等同於簡單的指揮和下命令,也不是倉促的衝鋒、幫員工做事。“理”,是梳理,是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想辦法從根本上改變一件事情,通過重新定規則,徹底消滅問題。

做好企業管理,必須以人為本,精於管,重在理。領導層要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理”中,理清思路,理順關係,理暢情緒,充分調動每一個員工的主觀能動性,讓員工找到歸屬感、認同感和滿意感,使工作環境既有規章的嚴肅,又有人情的溫馨。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高層管理者做正確的事,中層管理者正確的做事,基層管理者把事情做正確”。

高層管理者的工作是制定目標,掌握宏觀的方針政策,負責考核成績;中層管理者是貫徹落實高層管理的決策,負責監督和協調基層管理者的工作;而基層管理者要負責分派具體的工作,並帶領員工們共同完成。

管理的精髓是“理”不是“管”“管”不是目的,“理”才是追求。法理、事理、情理是“管”的基礎和依據,整理、治理、調理是“管”的方法,合理、有理是“管”的結果。只有這樣,管理才是企業發展的助推器和有力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