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習俗:臘月二十八“玩年”

在宿松,“玩年”是先輩傳承下來的習俗,也是歡度春節不可或缺的“重頭戲”,家家戶戶都非常重視。當“玩年”的炮聲響起,過大年就意味著正式開始了。

傳統的“玩年”時間集中在兩個時間段,一個是在臘月二十八早晨,另一個是在臘月三十下午。有的鄉鎮居民集中在二十八,有的則集中在三十。二十八“玩年”的,一般在凌晨5、6點一家人圍桌吃“年早飯”,大家吃到天亮才下席。三十“玩年”的,則在下午5、6點燃放完鞭炮後,一家人圍桌吃“年夜飯”,但出嫁了的女兒是不能在家“玩年”的。

傳統的“玩年”內容基本都一樣,首先是在公家祖堂或自家堂屋的大廳擺上“福祀”。“福祀”是專門用來供奉先祖的,用6個飯碗裝著,整齊地擺放在一個紅色的木製托盤內。“福祀”的安排非常有講究,一般由一條生鯉魚、一隻生公雞、一塊生豬肉、兩個生雞蛋、三碗熟米飯和三杯酒等食品組成。


宿松習俗:臘月二十八“玩年”

供奉先祖的“福祀”


將“福祀”擺放好後,人們就在門外燃放鞭炮,然後面對“福祀”躬身祭拜。之後,一家人圍坐在飯桌上吃“年飯”。“年飯”是春節期間最豐盛的一次家宴,家家戶戶都會傾其所有。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二十八“玩年”的家庭,家家都起得特別早。為了讓“玩年”迎來一個好的兆頭,有的家庭凌晨兩點就起來做“年飯”,四點鐘就燃放了鞭炮。


宿松習俗:臘月二十八“玩年”

燃放鞭炮


關於臘月二十八“玩年”,在宿松至今還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相傳很久以前,當地人的祖輩是個地主,僱傭的長工因為大年三十之前也要回他們的家過年,所以地主家為犒勞辛苦了一年的長工,於是就提前到二十八過年,讓長工們吃完年飯,然後天亮後發工資和物品打發他們回家,因為古代交通不便,長工們早上出發,一般在傍晚才能到家。

在臘月二十八“玩年”的地方,每到凌晨兩點過後,家家戶戶都燈火通明,閤家吃年飯,談笑風生、其樂無窮,外面鞭炮聲接連不斷,處處有“玩年”的氣氛和樂趣。在老一輩人眼裡,二十八“玩年”是他們一生的堅守,不管身處哪裡,他們都會遵照傳統的司儀方式,來慶賀這個特別吉祥、幸福、美好的時刻。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口的頻繁流動,二十八“玩年”的家庭逐漸越來越少了,但不管社會如何發展、變遷,二十八“玩年”的傳統習俗將會永遠紮根在人們心中。

如今,很多臘月二十八“玩年”的家庭比以前更熱鬧了,人數更多了,這些家庭的外地女兒、女婿也都加入到“玩年”的行列,並從中享受到了宿松地域文化給他們帶來的歡樂和幸福。

現在,對於很多常年在外打拼的宿松居民來說,臘月二十八“玩年”不僅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傳承,更是對舉家團圓、共享幸福的一個約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