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哪吒大戰變形金剛”,我們才發現,國漫的巔峰多麼令人唏噓…

當“哪吒大戰變形金剛”,我們才發現,國漫的巔峰多麼令人唏噓…


齊天大聖揮出金箍棒的瞬間,太多人淚撒影院。那是一個民族關於英雄的記憶,也是中國動畫史上一個特殊的符號。

俗話說得好,只要活得久,什麼都能見到。

最近,央視動畫發佈了《哪吒與變形金剛》的先行版預告片。這部動畫由美國孩之寶和央視聯合制作,講述哪吒與變形金剛合力戰勝邪惡的故事。

預告片裡有一幕是哪吒化身金剛哪吒,身如機械,腳踏鋼鐵,唯獨頭上還頂著兩個小揪揪,眼放精光的畫面怎麼看怎麼賽博朋克。

當“哪吒大戰變形金剛”,我們才發現,國漫的巔峰多麼令人唏噓…


童年時代的東西方兩大英雄聯手合作,這事兒乍一聽挺燃,仔細一想,卻越想越不是滋味。

說是創新,卻更像噱頭。在藉著《變形金剛》才能打響聲勢的如今,很多人或許都忘了——中國動畫,曾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存在。

曾有一個年輕人千里迢迢奔赴中國,只為“膜拜”一箇中國動畫導演——萬籟鳴。

這個年輕人叫手冢治虫,後來成為了宮崎駿的偶像,也是《鐵臂阿童木》的作者,被譽為日本漫畫之神。

還有另一個日本人,也曾對著由中國製作的世界第一部水墨動畫《小蝌蚪找媽媽》大發感慨:“看的時候我都傻了,沒想到竟然能做出這樣的作品。”

這個人叫高畑勳,後來與宮崎駿一起創立了傳奇的吉卜力動畫工作室。

而讓他們朝聖一般膜拜的那些動畫,都出自同一個地方: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

當“哪吒大戰變形金剛”,我們才發現,國漫的巔峰多麼令人唏噓…


2019年,一部《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超了40億,賺了老動畫人一輩子都沒見過的錢。可我們國漫藝術的真正巔峰,卻已經過去了幾十年。

在那扇已經斑駁的鐵門後,在那行金色的楷體字消失前。

當“哪吒大戰變形金剛”,我們才發現,國漫的巔峰多麼令人唏噓…


萬氏兄弟與美影廠的成立

近些年,“國漫崛起”成為了人們熱議的話題。這個說法其實並不準確,準確的說法應該是“國漫復興”。國漫曾經達到過的高度,是當年讓日本人也難以企及的高峰。

上個世紀初,全世界動畫都是泥腿子剛起步。中國的萬氏兄弟(萬籟鳴、萬古蟾、萬超塵、萬滌寰)憑藉著無與倫比的熱愛,埋頭搗鼓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獨創動畫片《大鬧畫室》。

當“哪吒大戰變形金剛”,我們才發現,國漫的巔峰多麼令人唏噓…


這部動畫短片時長二十多分鐘,技術全部來自於萬氏兄弟的自學成才。日後,它與《紙人搗蛋記》《一封書信寄回來》一起,並稱“中國最早的三部動畫”。

當然,這部動畫的意義並不只有數個“中國第一次”那麼簡單。它的成功問世,極大鼓舞了萬氏兄弟,讓他們腦海中的一個想法變成了切實可行的方案。

這個想法,就是拍攝亞洲第一部長篇動畫——《鐵扇公主》。這部由萬氏兄弟主導的動畫,後來成為了中國動漫歷史上第一個里程碑事件。

當“哪吒大戰變形金剛”,我們才發現,國漫的巔峰多麼令人唏噓…


它開始製作於1938年,最終於1941年在上海上映,比世界上第一部長篇動畫《暴雪公主》只晚3年。萬氏兄弟大膽嘗試將中國古典繪畫和中國山水畫的風格運用到該片中,迅速引起了世界動漫界的注意。

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裡,萬氏兄弟藉助孫悟空的鬥爭精神鼓舞著中國人民的抗日鬥志。影片中原有一句字幕“人民大眾起來爭取最後勝利”,後在放映時被敵偽的電檢機關強行剪去了。

但是,一部偉大的藝術品,其生命力是難以被磨滅的。

很多年後,《鐵扇公主》傳到了日本,被一個大阪府的年輕人看到。他大受鼓舞,然後棄醫從畫,最後成為了世界動畫史上的豐碑。這個人就是本文開頭提到的手冢治虫。

上世紀80年代,手冢治虫特地跑到中國看望了自己的“領路人”——萬氏兄弟中的萬籟鳴導演。見到萬老先生後,手冢治虫激動地握著他的手說了一句:“我就是看了你的動畫才走上動畫道路的!”

當“哪吒大戰變形金剛”,我們才發現,國漫的巔峰多麼令人唏噓…


手冢治虫(左)與萬籟鳴(中)

時間拉回到1957年。這一年,萬氏兄弟參與成立了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此後,中國動畫進入了一個傳奇作品井噴的年代,不僅影響了“70、80、90後”整整三代人,還在世界動畫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當“哪吒大戰變形金剛”,我們才發現,國漫的巔峰多麼令人唏噓…


中國動畫巔峰

美影廠成立之時,正處於計劃經濟時代,可以不計營收,專心創作。當時為了幾秒動畫,幾百人能用幾天時間就趕出幾百張原畫來,甚至為了創作動畫集體去敦煌體驗生活。直到現在,這都是世界動畫界的傳說。

集中力量辦大事,讓中國動畫迅速迎來全盛時期。很快,美影廠就製作出了中國動畫史上真正的拱頂之作——《大鬧天宮》。

當“哪吒大戰變形金剛”,我們才發現,國漫的巔峰多麼令人唏噓…


與如今熱炒的“匠人動畫新海誠”一樣,美影廠製作這部動畫時,也是基本靠手繪完成,經常是為了一個5秒鐘的鏡頭,就要繪製100多張畫稿。

這部陪無數80、90後消磨時光的動畫長篇電影,在國際上拿獎無數。電影裡濃濃的中國戲劇風格讓全世界的動畫人都為之瘋狂。

1983年6月,《大鬧天宮》在巴黎上映一個月,數以十萬計的法國人特地跑來看這隻中國猴子。法國《人道報》指出:“萬籟鳴導演的《大鬧天宮》是動畫片中真正的傑作,簡直就像一組美妙的畫面交響樂。”

除了《大鬧天宮》,美影廠另一部代表作《哪吒鬧海》直到現在都激勵著年輕人敢做敢當。

當“哪吒大戰變形金剛”,我們才發現,國漫的巔峰多麼令人唏噓…


不說創作手法、製作人員,單是其精神內核就足以秒殺現在的很多動畫。

其中,龍王降雨、百姓祭獻童男童女,象徵的是中國千年來的封建文化枷鎖;而哪吒手刃夜叉和龍三太子,最後剔骨還父、削肉還母,則是不折不扣的抗爭精神,是企圖憑藉一己之力對抗整套封建體系的文化象徵。

小時候的你,看到哪吒一襲白衣,在雨中自刎的畫面還不懂,只是單純地感受到氣氛悲涼。直到長大後你才明白,哪吒其實是你一直想活又不敢活成的樣子。

“老妖龍,你聽著,我一人做事一人當!爹爹,你的骨肉我還給你,我不連累你。”

當“哪吒大戰變形金剛”,我們才發現,國漫的巔峰多麼令人唏噓…


1979年5月19日,《哪吒鬧海》上映,於1980年獲得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動畫電影獎,1983年獲得菲律賓馬尼拉國際電影節特別獎。

可以說,從美影廠成立到上世紀80年代後期,是中國動畫百花齊放的時代。這個時期,美影廠出品的巔峰動畫至今都很難超越。

除了上面說的兩部,還有《九色鹿》《小蝌蚪找媽媽》《神筆馬良》《三個和尚》《天書奇談》《葫蘆兄弟》《黑貓警長》《舒克與貝塔》……

當“哪吒大戰變形金剛”,我們才發現,國漫的巔峰多麼令人唏噓…


水墨風的《小蝌蚪找媽媽》

在那個年代,中國動畫有足夠的底氣在世界動畫界大喊:“還有誰?!”

當“哪吒大戰變形金剛”,我們才發現,國漫的巔峰多麼令人唏噓…


國漫衰落,能否涅槃?

改革開放前,美影廠於中國是一枝獨秀,享受國家資金支持。整個美影廠只需要製作200分鐘的動畫,便可完成國家的任務。

在這樣的背景下,他們可以在創作和創新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布偶動畫《阿凡提》、剪紙動畫《葫蘆兄弟》都是在這個階段製作的,而在倫敦電影節獲得極高評價的《大鬧天宮》則耗費了整整四年之久。

慢工才能出細活。

上世紀80年代改制後,美影廠失去了國家資金支持,自身又難以實現轉型,日子越過越窘迫。窮則從簡,美影廠開始在質量上睜隻眼閉隻眼,同時,因為一度發不出來工資,流失了一批優秀的動畫作者。

當“哪吒大戰變形金剛”,我們才發現,國漫的巔峰多麼令人唏噓…


後來,日本動漫湧入國內市場後,美影廠的處境更是雪上加霜。90年代前後,《鐵臂阿童木》《蠟筆小新》《櫻桃小丸子》等日本動畫相繼引進國內,直到這時,中國的動畫從業者才知道什麼叫“後生可畏”。

經濟上的壓力和外國動漫的衝擊,讓美影廠在90年代幾乎銷聲匿跡。當時的美影廠已是既沒有資金,又沒有市場,完全一副“好死不如賴活著”的狀態。

美影副廠長朱毓平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當時,這些公司(90年代成立的大批動畫公司)從美影廠挖走了許多人,我們先後有近百個主創人員流失到南方。那時在美影廠一個月收入是100~200元,但南方給出的薪水從2000元到上萬元不等,吸引力太大了。”

當然,它也不是沒有掙扎過。1999年,美影廠投資1200萬元,耗時三年制作出我國第五部大型動畫長片《寶蓮燈》。光影之中,觀眾仍能一窺美影廠當年的風姿。然而,2900萬元的票房仍不能讓其逃離虧損的境地。

當“哪吒大戰變形金剛”,我們才發現,國漫的巔峰多麼令人唏噓…


《寶蓮燈》

如今看來,《寶蓮燈》的問世對於美影廠只是一次“迴光返照”。自此之後,美影廠再無經典問世,中國動畫正式進入了“被日本動畫吊打”的年代。

2014年,高畑勳接受採訪時說:“我們向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贈送了《風之谷》的膠片,並與大家做了深入交談。當時圍繞分配(賺錢)的問題,對方問了許多。我們感到很失望。因為我們對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是很尊敬的,沒想到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高層卻只關心這個。”

那段日子,無疑是中國動畫史上最暗無天日的時期。

直到2015年,沉寂二十年之久,一部《大聖歸來》終於驚醒了沉睡已久的國漫市場。

齊天大聖揮出金箍棒的瞬間,太多人淚撒影院。那是一個民族關於英雄的記憶,也是中國動畫史上一個特殊的符號。

一切彷彿回到了1961年的《大鬧天宮》。同樣的傳說,同樣的人物,同樣沉寂多年後的復甦。只不過那年,《大鬧天宮》誕生於美影廠,誕生於一筆一劃的描摹;而如今,接力棒交到了更年輕的人手中,畫筆化做鼠標與鍵盤。

當“哪吒大戰變形金剛”,我們才發現,國漫的巔峰多麼令人唏噓…


回望1979年,《哪吒鬧海》問世,那個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哪吒成為一代人心中“美與壯烈”的制高點。而2019年,同樣以哪吒為題材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一鳴驚人,創造了40億的票房紀錄。

只是那一次,“哪吒”之後再無哪吒,締造者美影廠也逐漸化為時代的“塵埃”。

而這一次,萬眾期待的“國漫復興”又會持續多久?

接過重擔的動畫人們,仍任重而道遠。

當“哪吒大戰變形金剛”,我們才發現,國漫的巔峰多麼令人唏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