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受投資者“歡迎”的商鋪,為何如今讓業主“失望透頂”?

俗話說:每個成功人士的背後,都有一個默默無聞的女人在支持,其實成功者的背後還有不少的房產、商鋪為他們提供收入來源,特別是商鋪,可以說每個富豪名下或多或少都有幾套商鋪,購買下來出租,每年收穫不菲的租金,緊急時刻還能賣掉應急。

雖然互聯網經濟時代已經來臨,不少人依然認可商鋪的價值,一位從事房地產多年的同事今年就買了一套商鋪,在他看來房地產發展這麼多年,雖然過程坎坎坷坷,但是房地產的價值不可小覷,加上自己也沒有更好的投資選擇,買一套商鋪每年收取租金或許才是他更能接受的理念。

最受投資者“歡迎”的商鋪,為何如今讓業主“失望透頂”?

在過去,商鋪為什麼受到投資者“歡迎”?

有人說因為商鋪持久、穩定性高,產權高達40年,是一個持續不斷的投資產品,也有人說商鋪越老越值錢,不存在像二手房有折扣之說,特別是成熟的商圈,商鋪已然成為一塊“掌中寶”!

其實喜歡投資商鋪的人最在意的是能“增值”,如何以最快的速度收回購買成本才是關鍵,所以過去的商鋪無論是售價還是租金價格,都是採用“高開低走”!以此實現利潤最大化。例如周邊市場2萬元/平方米的商鋪,在新樓盤中往往會高於2萬元/平方米,等到賣不動時才會考慮降價促銷。乃至現在依然保持這樣的銷售模式,每個樓盤商圈不同,總有幾個“潛力股”商鋪,隨之而來的價格便會更高,提高一個價格檔次後的“黃金鋪”也會帶動整個樓盤的銷售價格,可見商鋪對開發商利潤十分明顯!

最受投資者“歡迎”的商鋪,為何如今讓業主“失望透頂”?

對業主而言,投資商鋪看中的有兩個方面:一個是較高的投資回報率,另一個是未來的增值空間。

據不完全統計,廣州商鋪年投資回報率領先全國,大多能達到6%以上,有的甚至能達到10%,在天河區100平米左右的商鋪,月租金就高達10萬元以上,當然商鋪的潛規則一般是面積越大租金單價越便宜,商鋪面積越小租金單價越昂貴。

自從央行降息後,五大銀行5年內整存整取基準利率也才2.75%,相比之下,商鋪的投資回報率遠高於定期存款,雖然市面上投資產品眾多,高投資回報率的也不少,但是相比風險,能媲美存銀行和購置實體資產的投資少之又少,老百姓手裡的錢為了避免“縮水”,勢必會選擇穩健的投資產品。

趕上商業地產全速推進風口,以及互聯網尚未成型的之時,更多的人將商鋪作為投資首選,民間甚至有“一鋪養三代”的傳言!這種現象雖然十分罕見,卻充斥著商鋪增長速度很快的事實,所以在過去人們喜歡投資商鋪不無道理。

當然購買者在選擇投資商鋪也存在“跟風”現象,這也是社會的常態,看到有的人投資商鋪“撈金”無數,也想去分一碗羹。跟風投資不可怕,可怕的是許多人都去跟風!畢竟商人賺的錢不一定全部來自消費者,有可能也是投資者。

最受投資者“歡迎”的商鋪,為何如今讓業主“失望透頂”?

說到拆遷,商鋪拆遷費用無疑是很大的,特別是對還在經營的商店進行拆遷,所付出的金額更是較多!

此前廣州南廣場的拆遷經費高達4億元,一平米賠償則高達18萬元每平方米,拆一平這樣的商鋪可以到鶴崗買3套5萬元的住房了。

商鋪拆遷因各地補償的類型、補償標準不同,還需結合當地徵地拆遷情況而定,並不是按照統一的1比3進行補償,通常需要根據使用性質、建築面積以及市場評估計算得來。有的只有幾十萬,有的則高達上億元!由此可見過去的商鋪確實是不錯的投資選擇。現在的商鋪還是如此嗎?


最受投資者“歡迎”的商鋪,為何如今讓業主“失望透頂”?

現如今的商鋪為何讓人們“失望透頂”?

當前市面上的商鋪存在著“難租、難售”現象,一方面商家開店不再侷限於實體店,還有線上網店可選;另一方面商鋪“遍地開花”,數量上面只增不減,相比市面上的消費力來看,供需關係從“供不應求”轉變成為“供大於求”!

從經商角度看,“全民經商”是時代趨勢,一輩子或多或少都會接觸到經商過程中來,無論是開實體店還是網店,甚至是從周圍人脈資源展開銷售,都與經商銷售有關,消費者重心也在發生傾斜,從過去的實體店購物到網店購物,再到現在的“無意間購物”!小怪獸也管它叫“不自覺”購物,最多的就是以網紅帶貨為主,看看直播或視頻正入神時,發現網紅也在用這款產品,還說效果十分好,看著這一幕後也不管自己是否實用就倉促下單,買下來後其實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美好,甚至覺得不值,等到下次看到另外一個視頻後又不自覺的購買。其實好產品沒有多大利潤空間!

最受投資者“歡迎”的商鋪,為何如今讓業主“失望透頂”?

回到實體店中來,上訴現象足以表明現如今市面上的產品種類雖多,同質化現象十分嚴重,導致每個商家的市場佔有率並不高,想要提高銷量需要以更多方式獲得客戶認可度,所以開實體店的商家也離不開線上銷售,甚至有的商店線上銷售量高於線下銷售。

隨著房地產市場快速發展,市面上的商業比例大大增加,從社區商業到購物中心,再到現如今的“網紅”商業街,商業地產形成了“多元化”發展之路,商鋪數量增加後,市場消費並未快速提升,導致“商業群體”存在難以持續運營的現狀。

例如一個城市本身只有50萬總人口數,購物中心卻高達5個,算上社區商業以及商業街,傳言竟達到人均10平方米的商業面積,商鋪的單價並不低,少則一兩萬,多則幾十萬,商鋪的價值最終在消費者身上體現出來,沒有較高的消費市場,商鋪便沒有實質投資意義。

最受投資者“歡迎”的商鋪,為何如今讓業主“失望透頂”?

現如今投資商鋪應該考慮哪些因素呢?

首先投資者應該具備洞察城市發展方向的能力,未來一個城市發展重心在哪裡?可以從地勢、交通路線大致判斷。例如某四線城市將行政中心、學校、醫院、高鐵站大量佈局於開發區,以此帶動開發區經濟發展,長遠來看具備較強的增值能力,但是開發區和老城區中間的商業才是更為穩妥的投資選擇,一方面商圈成熟週期相比開發區較短;另一方面這類商鋪相比老城區“投資成本”更低。

其次在選擇商鋪性質時最好以大眾消費商圈為主。例如社區商業投資性能強於購物中心,在於社區商業有著穩定的消費群體,主要針對小區居民,用服務創造經濟價值,雖然社區商業的長遠投資性不如純商業,但是短期投資回報率可觀,特別是拆遷方面,我們都知道城市中的小區拆遷非常困難,不如商業街和購物中心來得實在,加上社區商業依託於住宅群體修建,即使要拆遷也會跟住宅捆綁在一起,而純商業化綜合體的拆遷費用則較高,可變性也更強,注重短期的投資者可以考慮社區商業,長遠來看依舊以人口密度較大的純商業為主!

最後在商鋪運營方面,以提高租賃效率、商家經營效率為主,避免過度追求高租金而使商鋪長期處於空置狀態。隨著商鋪數量越來越多,長期持有的商鋪猶如“不定時炸彈”一般,變現時間較長,投資風險較高,急需用錢時不一定能照價出售,所以在運營方面應提高商家質量,優選優質商家,特別是能線上線下結合的商家,是未來商業發展一大趨勢,畢竟業主與商家儼然已是“唇齒”關係。

最受投資者“歡迎”的商鋪,為何如今讓業主“失望透頂”?

總體來看,商業地產走到今天逐漸成熟,與過去相比雖然沒有很高的投資回報率,但是消費模式對於消費者來說更加匹配,只有迎合消費者需求的投資才更具有價值!

<strong>經常有朋友諮詢我每年返還租金的商鋪能不能投資,有的高達10%的投資回報率!此時大家不妨試試在今日頭條app內搜索“商鋪返租大騙局”,對未來投資商鋪、經商開店都會有一定幫助!一起看看商鋪返租騙局到底是怎麼運行的吧!

最受投資者“歡迎”的商鋪,為何如今讓業主“失望透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