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匯:明年豬肉均價約30元

近期,華創證券參加雙匯發展股東大會交流,雙匯公司闡述了未來屠宰及肉製品業務經營規劃,並提出將發力養殖板塊,以配套屠宰業務,淡化成本波動,形成產業鏈上下游一體化發展。

同時,公司判斷2020年豬肉均價約30元/公斤,明年全年豬價均價比今年高,上半年比下半年高,豬價拐點或出現在三季度。

1、巨頭紛紛擴產,頭部企業充分受益

今年以來,無論是豬肉飼料企業、屠宰企業還是養殖企業都在緊跟風口,抓住市場需求和行業整合的機會大力擴產。除屠宰大佬雙匯之外,很多巨頭都在加碼佈局。

12月4日,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發佈公告稱,公司決定繼續加大在生豬養殖業務的投資力度,建設9個生豬養殖項目,項目總投資額為89.52億元。生豬養殖項目分別為廣西、湖北、河北、湖南、山東、遼寧,另外還在菲律賓開設了年出欄16.5萬頭商品豬項目。

該項目的實施有利於進一步提升公司對優勢養殖資源的佔有率,提升公司綜合競爭力與盈利能力,不僅有利於推進公司的區域產業佈局,更能為當地肉品供應和肉品安全提供有效保障,推動當地豬品種改良,促進當地社會經濟的和諧發展。

牧原股份在今年不斷擴大自己的規模。10月2日,山東、廣西、浙江等地設立9家子公司;9月7日,牧原股份在內蒙古、河南、湖北等地設立7家子公司;8月13日,在河北、黑龍江、遼寧等地設立6家子公司;3月2日,牧原股份在河南、江蘇、山東等地設立3家子公司。截至目前,牧原股份幾年內新建子公司已經高達39家,其擴張觸角也逐漸延伸至長江以南地區。

華西證券認為,生豬供給不足將支撐豬價持續高景氣,頭部企業受益於其資金、團隊、技術優勢,市佔率快速提升,業績有望迎來爆發式增長。受非洲豬瘟影響,國內生豬產能持續去化,根據農業農村部數據,截至2019年10月,生豬存欄、能繁母豬存欄同比下滑41.40%、37.80%,生豬供給不足支撐豬價屢創歷史新高。

然而中小養殖戶防控意識不強、資金實力有限,即使豬價高企,中小養殖戶復養情緒依然不高。考慮到我國生豬養殖產業以中小養殖戶為主,判斷,生豬產能恢復進程依然較慢,未來1年內豬價仍將維持高位,可有效防控疫情並快速擴欄的頭部企業將充分受益於本輪豬週期。

2、肉製品提價順暢,雙匯規劃發展養殖業

肉製品年化提價幅度達20%,渠道傳導順暢。

公司肉製品年內提價6次,年化提價幅度達20%,提價方式包括縮規格及直接提價,目前看,渠道提價傳導順暢,動銷積極,庫存處於正常水平。

豬價下行後,公司表示直接降價情況較少,預計將提價的部分利潤空間用於產品改善、市場投入等方面。公司預計四季度肉製品噸利將保持平穩,目標毛利率短期保持穩定,長期發揮規模優勢。

戰略上,堅持穩高溫上低溫,進家庭上餐桌,逐步擴大餐飲渠道。

屠宰份額持續提升,行業整合進程加速。非洲豬瘟疫情下,公司作為龍頭屠宰份額持續提升,中小型屠宰廠由於抗風險能力較弱、政策要求關停等原因,逐步被行業淘汰出局,預計四季度及明年行業整合步伐將進一步加快。

生鮮肉方面,公司將繼續加大豬肉進口,預計四季度公司生鮮肉業務仍將繼續受益凍肉庫存釋放。

行業調整為養殖帶來良機,長期規劃投入養殖板塊。

此次豬瘟致行業出現調整,公司認為為養殖業帶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公司認為中美業務協同有限,發力養殖業目的使養殖業務與自身屠宰業務進行配套,淡化成本波動,穩定原料供給。

目前公司養殖規模30萬頭,未來預計主要採取公司加農戶模式擴張,3-5年時間使養殖上規模,目標使配套養殖業和屠宰業的配比達30-50%。

借鑑美國生豬產業,屠宰、養殖上下游一體化是行業龍頭的必經之路,雖養殖上游週期性較強,然保證原料將為下游屠宰、肉製品加工發展提供穩定基礎。

短期看,低成本原料、提價釋放公司業績彈性,長期看,屠宰行業加快整合趨勢不改,公司藉助產業鏈一體化優勢有望熨平波動,肉製品經營改善趨勢不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