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歲末 玉米能否再現“翹尾”行情?

12月份以來,國內玉米市場價格走勢可謂“陰晴不定”。

年终岁末 玉米能否再现“翘尾”行情?

與此同時,年終歲末,國內飼料企業節前備貨和東北農戶的賣糧熱情繼續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此外,國內生豬存欄量首次探底回升,在多空交錯的背景下,新年前國內玉米價格能否再現“翹尾”行情?12月初由於東北新糧上市量增加,吉林深加工企業日收購量最高達1萬噸,關內外深加工企業玉米掛牌價齊跌,周環比下跌10~50元/噸,黑龍江深加工企業玉米掛牌價最低1578元/噸。

不過,春節前運輸壓力增大,導致短期外運量下降,華北局部玉米供需偏緊,12月中旬開始,國內玉米價格局部小幅反彈。山東深加工企業玉米掛牌價1874~2030元/噸,周環比反彈6~20元/噸,同比低30~110元/噸;黑龍江、吉林深加工企業掛牌價1620~1700元/噸,周環比反彈10~60元/噸,同比低100~150元/噸。

截至12月5日,黑龍江、山東等11個主產區累計收購玉米2209萬噸,同比減少582萬噸。從5日收購進度來看,目前已基本追平去年同期水平,達到偏高的300萬噸以上。即便目前仍有不少東北農戶計劃春節後賣糧,但與10月和11月相比,買賣雙方正面臨微妙的變化。

畢竟東北地區新季玉米收穫進度較往年慢10天左右,加之春節比往年早,2020年春節前的售糧週期縮短。12月開始,農戶已經加快了售糧進度。據統計,截至12月6日,遼寧售糧進度為40%~50%,吉林在20%左右,黑龍江和內蒙古25%~30%,河南和河北40%左右。隨著“雙節”來臨,為變現需求,農戶售糧進度將進一步加快。

近期,隨著東北農戶賣糧熱情有所提升,深加工企業玉米日收購量呈現上升趨勢,傳統的節前備貨展開。近日吉林一些對玉米品質要求較低的酒精加工企業日收購量明顯提升,從側面反映出當前農戶銷售的玉米大多數為不易儲存的“地趴糧”。

值得一提的是,吉林多地儲備庫開啟新糧收購也對市場信心有所提振。除上週吉林洮南、吉林市直屬庫加入收購行列外,本週琿春、農安等儲備庫也開始進行儲備玉米收購。

跟蹤統計顯示,11月份是我國生豬存欄量首度環比回升,預示著未來豬料消費乃至對玉米消費需求的前景看好。

但受生豬自然生長規律限制,從存欄增加到形成上市供應能力還需半年左右時間。為了迎接節前出欄,12月份國內豬料銷量有望出現小反彈,但真正的豬料玉米消費需求強勁回升恐怕還要等到明年下半年。

隨著“雙節”來臨,農戶售糧進度不斷加快,市場供給壓力將逐漸顯現。南方飼料企業節前備貨需求和豬料消費階段性回升,或許能夠帶動國內玉米消費階段性增長,但這種增長過程是有波折的,因此出現“翹尾”行情的可能性不大。遠期國內玉米消費(特別是優質玉米)前景可期,甚至可能出現結構性稀缺,關注中美貿易談判結果在今年年底乃至明年一季度飼料消費淡季期間對國內市場可能造成的衝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