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匠優品之刺繡:閨房裡的造物之道,木蘭當戶織,傳承的女性之美


名匠優品之刺繡:閨房裡的造物之道,木蘭當戶織,傳承的女性之美


傳說,三國時期,孫權對魏蜀之威脅倍感擔憂,思忖著繪製一幅精確的山川地形軍陣圖,以知己知彼,鞏固國防。丞相趙達向他推薦了善丹青的妹妹,趙夫人則更進一步,將五嶽、河海、城邑、行陣逐一繡了出來,不僅不易褪色,更能隨意摺疊隨身攜帶。


時人謂之“針絕”。


名匠優品之刺繡:閨房裡的造物之道,木蘭當戶織,傳承的女性之美

· 《韓熙載夜宴圖》 局部 盧建英


這幅刺繡地圖,大抵可視為人們對畫繡最早的歷史想象,而早在北宋建隆二年(961)就有繡花經袱藏於蘇州虎丘雲巖寺塔之內,經袱繡有金黃蓮花一朵,上有“丘山寺寶塔”字樣,是當地信女們為還願而獻給寺院的貢品。此為畫繡最早的歷史記載,其源頭正是有著“繡市”美譽的蘇州。


名匠優品之刺繡:閨房裡的造物之道,木蘭當戶織,傳承的女性之美

名匠優品之刺繡:閨房裡的造物之道,木蘭當戶織,傳承的女性之美

· 盧建英說自己用到的最細的劈絲大約是九十分之一,用於刻畫人物臉部,特別是眉毛和鬍鬚處的“飄毛”


不同於尋常的閨閣繡,蘇州畫繡從一開始就被賦予了取法乎上的審美與功能屬性,在代代繡孃的手中絲縷傳承。


名匠優品之刺繡:閨房裡的造物之道,木蘭當戶織,傳承的女性之美

· 仿古畫繡 盧建英作品,原畫為宋-蘇漢臣《秋庭嬰戲圖軸》


名匠優品之刺繡:閨房裡的造物之道,木蘭當戶織,傳承的女性之美


畫繡,泛指蘇繡中以純欣賞為目的的刺繡藝術品,最早源於南北朝時期的刺繡佛像,之後轉為繪畫。繡制者,自然是眾多卓越的蘇州繡娘。


名匠優品之刺繡:閨房裡的造物之道,木蘭當戶織,傳承的女性之美

名匠優品之刺繡:閨房裡的造物之道,木蘭當戶織,傳承的女性之美

· 仿古畫繡,原畫為清《元機詩意圖》,盧建英作品


曹雪芹就曾以繡娘為原型,在《紅樓夢》中塑造了慧娘一角。因其尚未出閣,且不以繡技獲利,雖名滿天下,但“得者甚少”,即便是“賈府之榮”,所得也不過兩三件,獻給皇上兩件後,只剩下一副瓔珞,“賈母愛如珍寶,不入請客各色陳設之內,只留在自己這邊,高興擺酒時賞玩。”


瓔珞原為古代印度佛像頸間的一種飾,唐以後被愛美求新的女性模仿改進,成為了項飾中最顯華貴的一種。


名匠優品之刺繡:閨房裡的造物之道,木蘭當戶織,傳承的女性之美

名匠優品之刺繡:閨房裡的造物之道,木蘭當戶織,傳承的女性之美

名匠優品之刺繡:閨房裡的造物之道,木蘭當戶織,傳承的女性之美


在諸多刺繡種類中,蘇繡以其“精細潔雅”的特點最受皇家傾慕。


早在北宋末年,朝廷便在蘇州建立了織造衙門,兼辦宮貨繡品。南宋紹定二年刻制的《平江城訪考》記載,當時的蘇州已經形成了規模縝密的刺繡坊巷,如繡線集中的繡線巷(今修仙巷),刺繡集中的滾繡坊、錦繡坊、繡花弄等。


洪武元年,朱元璋頒佈“詔衣冠如唐制”,朝廷於蘇州天心橋東復建元時的織造局,專門製作上至皇太后,下至文武百官的服飾。永樂年間,還派京官來蘇州督造,總管絲織刺繡宮貨的採辦。


名匠優品之刺繡:閨房裡的造物之道,木蘭當戶織,傳承的女性之美

· 清代官員補服


這一制度一直延續到清代,據清末繡頭陶幼亭所言:絲織、刺繡並非完全由官家生產,民間機戶將刺繡作為農家副業者眾多,繡頭則負責承接宮廷訂貨,然後分配給繡戶刺繡,同時下鄉指導,檢查質量。宮貨一經訂購,要貨日期就相當緊張,如完成不了,則以“欺君之罪”論處。


名匠優品之刺繡:閨房裡的造物之道,木蘭當戶織,傳承的女性之美

名匠優品之刺繡:閨房裡的造物之道,木蘭當戶織,傳承的女性之美

· 蘇繡可以勾勒出材質的感覺,例如狗毛,貓毛 盧建英作品(局部)


為此,蘇州繡娘練就了高超的技藝,這一時期的蘇繡大師金淑芳就曾對弟子講:“餘幼時學繡,三更則起,飲食起臥皆於繡案之側……隆冬亦織繡不輟,十指(凍)裂,血從絲線下也。”


名匠優品之刺繡:閨房裡的造物之道,木蘭當戶織,傳承的女性之美

· 蘇州工藝美術館藏品


舊時的繡娘,在“新安商幫”資本推動和“吳門畫派”藝術滋養的雙重作用下,迅速走出閨閣,扛起了“江南繡魁”的大旗,最繁盛時,蘇州共有大型繡莊百餘家,繡工數萬人,甚至有“萬人潮湧看新繡”的壯觀場面。

繡品不僅行銷全國,甚至還漂洋過海,進入西方王室宮廷。


名匠優品之刺繡:閨房裡的造物之道,木蘭當戶織,傳承的女性之美

· 一團和氣 盧建英作品


名匠優品之刺繡:閨房裡的造物之道,木蘭當戶織,傳承的女性之美


在所有蘇繡當中,畫繡最得“悟”的精髓。明人評述宋繡,已經是“佳者較畫更勝”。


“色有定也,色之用無定。針法有定也,針法之用無定。……以有常求無常在勤,以無常運有常在悟。”


——清末民初的蘇繡大師沈壽在《雪宦繡譜》中記錄了蘇繡針法的“有定”與“無常”


名匠優品之刺繡:閨房裡的造物之道,木蘭當戶織,傳承的女性之美

名匠優品之刺繡:閨房裡的造物之道,木蘭當戶織,傳承的女性之美


出身鎮湖刺繡世家,從11歲起便與母親童金媛同棚習繡的盧建英,已經從事仿古畫繡近四十年,深得其中的精髓。


刺繡是以針代筆、以線代色

的藝術表現手法,每一種色彩的細微變化都會影響到絲線的選擇,所以在繡制過程中常常會用到針上調色法,有時會用三四種顏色混合穿在一起繡,以豐富其表現力和色彩的呈現。


名匠優品之刺繡:閨房裡的造物之道,木蘭當戶織,傳承的女性之美

· 盧建英作品(局部)


為了保證顏色的精微,則需將原本已經十分纖細的絲線再劈做十六等分、三十二等分、六十四等分甚至更多。盧建英說自己用到的最細的劈絲大約是九十分之一,用於刻畫人物臉部,特別是眉毛和鬍鬚處的“飄毛”,這幾乎已經是工藝的極限了。


名匠優品之刺繡:閨房裡的造物之道,木蘭當戶織,傳承的女性之美

· 盧建英作品


絲線細微之處需要藉助光線,尋找角度才能看得真切,而與之匹配的繡花針則更是細如牛毛,比普通刺繡針還要細上三分之一,“如今很難買到,一根針要節省著用上兩年。”


名匠優品之刺繡:閨房裡的造物之道,木蘭當戶織,傳承的女性之美

名匠優品之刺繡:閨房裡的造物之道,木蘭當戶織,傳承的女性之美

· 蘇州鎮湖,盧建英正在製作大型風景主題刺繡


畫繡的底則要選擇質地更為細密的塔夫綢上,一般真絲紗上粗細合適的繡線轉到塔夫綢上做畫繡,則會顯得粗糙且浮凸明顯。


名匠優品之刺繡:閨房裡的造物之道,木蘭當戶織,傳承的女性之美

名匠優品之刺繡:閨房裡的造物之道,木蘭當戶織,傳承的女性之美

· 《韓熙載夜宴圖》 局部 盧建英作品


與普通畫繡不同,歷代名家繪製的古畫,顏色雖不算鮮豔,但用色細膩,稍有一處功夫不到,就“馬上見顏色”,像劉松年的《羅漢軸》,山石、菩提樹的枝幹、草地、四個小坡、猿與麋鹿、人物開相等,盧建英足足繡了八個層次。


名匠優品之刺繡:閨房裡的造物之道,木蘭當戶織,傳承的女性之美

名匠優品之刺繡:閨房裡的造物之道,木蘭當戶織,傳承的女性之美

· 《韓熙載夜宴圖》局部,角落裡的貓 盧建英作品


所有繡樣,都必須手工勾勒完成,電腦打印出來會因像素失真而韻味盡失。一副23釐米*350釐米的《秋郊飲馬圖》,盧建英帶著兩名徒弟花了一年多才繡成,《韓熙載夜宴圖》則由盧建英和七位家人用五年時間才完成。


2015年,《韓熙載夜宴圖》在江蘇龍城秋季拍賣中以1035萬售出,所謂“藏金不如藏繡”,同時也讓世人得以一睹畫繡的風采。


名匠優品之刺繡:閨房裡的造物之道,木蘭當戶織,傳承的女性之美

· 竹菊 盧建英作品


名匠優品之刺繡:閨房裡的造物之道,木蘭當戶織,傳承的女性之美

· 盧建英作品


“山水分遠近之趣,樓閣得深邃之體,人物具瞻眺生動之情,花鳥極綽約饞唼之態”


許多年前蘇州人張應文在《清秘藏》中這樣描述蘇繡的神韻,也概括了畫繡表達的精妙幽微。


名匠優品之刺繡:閨房裡的造物之道,木蘭當戶織,傳承的女性之美

· 《韓熙載夜宴圖》 局部 盧建英


這種從閨閣中走出的“活的”藝術形式,恰是獨屬於蘇州繡孃的造物之道,於秀麗、精緻與纖細之中,飽含極致的審美與至高的匠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