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國的統治核心在河南、安徽、江蘇,為什麼有人說湖南、湖北自稱繼承了楚文化?

無知者有罪5557


誰跟你說楚國的統治核心在河南、安徽跟江蘇了,你真的有仔細翻閱相關資料,瞭解過楚國的疆域,以及核心統治區域的問題麼?

楚國創業始於西周周成王時,他們老熊家被封到了丹陽,當時這一區域被稱之為楚蠻之地,自此才有了楚這個正式的國號兼族名。很長一段時間裡,丹陽都是楚人立國之後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所以,可以這樣說,楚國文化的發端,就應該從“丹陽”地區追溯。那麼“古丹陽”是今天的哪裡呢?

關於古丹陽的位置,學術界有丹江源頭水、當塗說、、秭歸說、枝江說、丹淅說等說法。這些說法,有將丹陽認為在湖北的,有認為在河南的,但是有一點那是可以肯定的,楚國最初的統治區域在丹江流域。

仔細來說,大致就是上面這一片區域都有可能。

但問題是,你不能用今天的河南湖北的行政區劃概念,去理解兩千年前的河南湖北。就說如今的南陽,在三國時代,它屬於荊州,而不屬於司隸校尉部(大致就是今天的河南),而荊州就是今天的湖北湖南地區,是一個傳統的文化區域。

再者,丹陽時代的楚國篳路藍縷,沒有什麼基業,文化也談不上,至多是眾多西周蠻夷諸侯中的一個很弱小的子爵國,存在感不高。

楚國文化真正的形成,是在楚文王從丹陽遷都到郢都開始的,楚國在此建都400年,是楚國最為強盛的時期,並且開啟了晉楚爭霸200年的歷史,

言楚國文化,必言郢都,郢都是楚國文化跳不過去的座標,而郢都正是今天湖北荊州市荊州區。此後雖然又遷移到了今天湖北宜城的鄀都。同在宜城的鄢都,但總體上而言,在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破楚拔郢之前,楚國的統治核心區域都在湖北,而非河南。

後來楚國的領土一路龜縮,都城遷移到了如今河南淮陽的陳都,安徽阜陽的巨陽,安徽省壽的壽春,但楚國文化的根實際上一直在湖北。歷史上也一直把湖北稱之為荊楚地區。

文化區域跟行政區域本身就不是一回事,就說如今的江蘇,蘇南蘇北之間的文化明顯差異性很大,蘇北的徐州,連雲港這些城市,在歷史上屬於中原文化區,而蘇南地區,更偏向於吳越文化區域。連方言都天差地別,你告訴我,能夠用如今簡單的行政區劃來考慮傳統文化區域麼?

再者,春秋時楚國的地圖如下圖:

<strong>

這是春秋初期的楚國疆域圖,

這大致上是春秋末期楚國疆域圖。

如今的安徽,江蘇,以及河南等地,都是楚國在對外戰爭中不斷兼併而來的,河南的楚國之地屬於傳統周王室分封的中原諸侯之地,而安徽南部地區當時屬於沒有開發的少數民族區域,至於江蘇,那是吳越文化區域,也就是吳越爭霸之後,在戰國初期時,越國被楚國滅掉之後的事情了。

題主貼出一張戰國末期楚國的地圖來取代了之前長達600多年裡楚國核心統治的疆域圖,這不是本末倒置麼。


稚君


這個提問要麼是不懂歷史,就是故意這樣提問的!

首先楚的核心統治一直在湖北,楚王的家族墓地在湖北荊州!安徽江蘇河南的楚地盤都是從湖北出發征服來的!何來河南安徽河南是核心?

楚是荊,荊來楚,早期楚的發言是荊,荊楚是湖北!怎麼沒有河南叫荊?

楚國的圖騰是九鳳,這種文化只在湖北,湖北被叫九頭鳥,就是這個原因!其他省沒有這個吧?

還有楚祭祀是夜晚舉行,這個在湖北還保留,其他省有嗎?河南更沒有!楚人祭祀用的包茅縮酒現在湖北還有傳承,河南有嗎?

考古楚國遺址墓地,大規模都在湖北!湖北是楚王歷代楚王家族墓地!

湖北的規模比其他省都大,也早!河南有嗎?什麼穎川只是後期貴族大臣遺址墓地!



發現一個貴族墓地就說是楚國發源地,又不是楚王墓地,楚王墓地群在湖北!楚發源湖北丹江一帶,丹陽在湖北!

從楚國的地盤擴大歷史看,河南很多地方都是楚從湖北出發北上後期征服的地方!

河南人說顓頊是楚人祖先,顓頊是黃帝后裔,黃帝是西部來的族群,黃帝出自羌系,羌是新亞洲臧緬語族群,羌系是西部南方從印度緬甸雲南北上的,到了四川一帶,然後北上西部北方,然後再來河南!這點河南人又該說什麼?

河南早期的族群也是從長江流域湖北北上的三苗,這個族群比羌系來到河南更早。華夏的刑法之地和君子小人之分來自三苗創立的!羌和三苗融合才行成了最早最正宗的華夏基礎!

周是陝西的,河南說周是河南的!怎麼好意思說這個?有時候看到的是一些人的雙標!


人者行無疆gg


楚國皇權象徵的楚大鼎現存放在安徽省博物館,當年毛澤東在合肥觀看楚大鼎時笑稱可以煮一頭牛,可見鼎器之重大。楚文化標識地名郢,郢的地名在合肥到處都是,例如著名的大房郢水庫。楚國國都在安徽淮南壽春,今天淮南還有楚國春申君墓和廉頗墓,楚國和氏璧的故事也發生在壽縣附近懷遠縣,亡秦必楚又不是湖廣人,是淮河流域宿州人。

一般認為楚國三次遷都,第一次秦昭襄王派大將軍白起攻下楚國都城郢,值南郡;楚被迫遷都陳,今河南淮陽;後又遷都安徽壽春,嬴政時期王翦滅楚,遷都江南江陵城,終為王翦所滅。

湖北的許多地名來源於安徽。如黃陂來源於廬江縣黃陂(湖),松滋來源於宿(舊的意思)松,松陽湖來源於古代安徽松陽(今樅陽),荊來源於蚌埠禹會區荊(塗)山,李白詩天門中斷楚江開,天門山在蕪湖,唐代大詩人李白說的楚江指皖江喲,江夏和淮河流域夏水泗縣夏丘(夏都)有沒有關係?哦對,湖北的天門是否也來源於蕪湖市天門,誰知道呢?

如果說湖北繼承了楚文化,應該是大部分湖北人從安徽遷到湖北的,當然也帶去了文化(不一定就是楚文化),也將繳獲的越王劍帶到湖北,皇權象徵的楚大鼎因器大物重就人工搬不動帶不走了,留在當年的楚都安徽壽春,今天越王劍也成了湖北博物館鎮館之寶,古代地名隨人走,地名承載歷史,正是所謂江西填湖廣的來歷吧。

最後談談楚文化圖騰火鳳凰,7000年前的安徽凌家灘遺址就發掘出太陽鳥玉器,這是最早的鳥和火太陽的圖騰,如果硬說兩者沒有關係恐怕是歷史的無知吧。

都說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湖北那個姑娘和安徽那個姑娘有著太多相似的衣冠。漢代以前無方誌,司馬遷所述的楚國也早於司馬氏千年以上,真的摻合假的或假的摻和真的都已沒有典籍可考。其實安徽從來沒把楚文化作為主流,只把它當成歷史長河的一朵浪花,在創造中國文化的源流中,安徽人和其他兄弟省市人從來都沒有缺席,當然也包括楚文化。









輿悅淮山


現在大概只有湖北人以楚自居吧?

楚國是在湖北興起和發展起來的,除了後期避秦不得不放棄了湖北,其實湖北一直是楚國的政治和經濟中心,所以湖北以楚自居也是沒毛病。

雖然後來楚國丟失了湖北並遷都到安徽一帶,但畢竟時間不是很長,既然湖北人以楚自居了那它也就沒必要搶了。

至於為什麼有少部分人說湖南人以楚自居,其實是誤解,現在的湖南人基本上沒人提,只不過嶽麓書院那副對聯太出名了。

不過在古代,湖南和湖北大多數時候都是歸在同一個省級行政單位裡面,從春秋戰國一直到清朝雍正年間湖南湖北分閨,持續了兩千多年,自然而然的受到了湖北的影響,而且春秋戰國時候湖南確實是屬於楚地,也是楚人,所以湖南叫楚也是沒問題的。

當然大部分湖南人其實並不以楚人自居,即使少部分人談楚,也是以湘楚出現。


松湖外貿


首先楚國發源於河南淅川一帶。

由於周天子分封將姬姓諸侯分封到土地肥沃、位置重要的地方,王室力量遍佈全國。那些功臣按照功勞和親疏遠近都分封到了遠方,被剔除出了中央,這就是為什麼周公可以不去封地但姜太公必須得去的原因。

其實大家誰都不願意去,說好聽點是去封地當王,實際上就是派你去蠻族的地盤當開拓團團長,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誰不想留在京城吃香的喝辣的,可是不去不行啊。

楚上層熊氏既不是天子宗親,作為臣子又排不上號,最終僅限於河南南部一帶封了個子爵,但楚貴族不服氣,北邊的秦、晉、齊……看不起楚,楚又打不過中原大國。

只能向南拓展疆域,楚武王大啟群蠻,群蠻才是湖北、湖南的主要成份。

所以楚國文化核心在河南南部、江蘇、安徽一帶,湖南湖北是被楚征服後的群蠻荊蠻以及百越某支系的混合。

古代諸侯都偏向於靠近周王室為中心的中原一帶,楚國也不屑於靠近南蠻,只是沒辦法靠近中原,順便收拾了下南方群蠻。

@行者無疆人gg


鳥言夷面


沒有文化真可怕,提問時請你過一過腦袋再發出來~~什麼楚國核心在河南、安徽、江蘇?狗日的,你太無知了!初級水準都達不到,提個雞巴問題!噌關注度?!


德魯克的堅持


楚國應該發源於湖北,長江以南不屬於楚國。楚國為什麼能問鼎中原?是當時楚國的劍厲害,那個時候只有劍,還沒有刀出現 。而造劍技術就出自於湖北的荊州,我們常聽武俠小說削鐵如泥的寶劍,就出自於荊州。屈原是湖南人,但當官於楚國,不是屈原所在的家鄉是楚國。楚國的滅亡是昏君不聽屈原的進言所致,還把屈原解僱回鄉,當屈原在家裡聽到楚國被秦國滅了後,就跳了汨羅江。如果楚國國王聽從屈原聯合趙國、齊國和魏國一起對付秦國,那中國的歷史就得改寫。河南北部、安徽西北部、山西南部是趙國。山東、安徽東北部和江蘇北部是齊國,其餘安徽和江蘇是魏國。


虛擬網落


最早首封時,楚國國都在丹陽,就是今天的湖北枝江市。後為滿足楚國初期擴張需要,遷都郢都,就是今天的湖北荊州市。

楚國是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時代的一個諸侯國。楚國祖先族姓羋,熊氏。最早興起於古荊州之地的楚部落,滅於秦國。

根據歷史的記載楚國先後幾次遷都,最早首封時,楚國國都在丹陽,就是今天的湖北枝江市。

後為滿足楚國初期擴張需要,遷都郢都,就是今天的湖北荊州市。後在楚昭王在位期間,吳王闔閭攻破楚國都城,楚昭王外逃遷都於“鄀”(湖北襄陽市宜城東南);過了幾年,楚昭王又遷都“鄢郢”。

公元前279年,楚頃襄王在位期間,秦軍攻破楚國都城,楚國遷都“陳郢”,這裡也就是今天的河南淮陽。

公元前253年楚考烈王為了避秦軍,再遷都矩陽,到今天的安徽阜陽市北一帶。

最後在公元前241年,繼續遷都至安徽壽縣,史稱壽春。


Alan


有心人說話偏心,不管“九頭鳥"是褒或貶,與湖南人和河南人都不挨邊。“邊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此話是專指明屬湖北人的。另外,《史記》記載,楚國立國之初的都城是襄陽之南的南漳和宜成之間,《和氏壁》的拾得者卞和就是在南漳的荊山上獲得的。荊門就是楚國的南大門,後楚國又建都江陵紀南城,荊門又成了楚國的北大門。當今荊州古城西邊鳳凰山上還有很多楚國貴族的古墓。請楚國發祥地安徽說的網友讀一讀《史記》那上面有岀處。另外請百度一下“荊"“楚"的原意。


嚴汝祥


楚人是顓頊帝的後裔,最早在河南。大約商朝時開始南遷,到商末時己遷徙到了今天河南南陽與湖北交界的地方。在這裡有條丹江,是漢江的支流,楚人建都名丹陽。周建立時,楚人向周稱臣,封為子爵。但楚人所在地區,距關中周統治地區非常近,周經常討伐楚人,並沿漢江分封江漢諸姬姓小國對江漢地區進行擴張。但進入西周末年和春秋時期,楚人抓住周室衰微的時機開始討伐江漢諸姬,擴張勢力,開始以江漢平原為基礎,向北進發。莊王時己經能夠飲馬黃河問鼎中原。但楚人向北擴張,迎頭碰上了南下的晉國,遭到遏制,加上吳國的進攻,楚人停止北上,開始專心向南發展,並逐步向東滅吳越,發展為大國,從兩湖到江蘇安徽等都是楚國的地盤。準確的講荊州也好,湖南、江蘇等地也好,都不是楚人龍興之地,楚人的根在丹陽。“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很重要的原因,秦進攻楚國,佔丹陽後,掘了楚人的祖墳。楚國後期都城不斷東遷都是秦人壓迫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