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群“綁架”基層幹部乃不實事求是思想之罪也

科技信息時代,智能手機普及,微信工作群在機關單位運用推廣,本為了提高行政效率、節約辦公成本及助力解決群眾問題。然據媒體報道,有的基層幹部工作微信群加了100多個,每天回覆“收到”二字就得回覆數10次。人的精力與時間畢竟有限,被如此之多的微信群“綁架”,哪還有什麼幹勁與激情抓好工作本身?


微信群“綁架”基層幹部乃不實事求是思想之罪也


事實上,微信群“綁架”基層幹部已然是一種不可忽視的問題與現象。現實中,不少基層幹部對此有深刻體會,除了一個人加入上百工作群之外,隨時隨地查收通知、蓋樓“收到”、點贊發圖、工作留痕等同樣也是附著在微信群裡的常規動作;甚至個別單位患上了微信群依賴症,單靠微信群推動指導工作,從而脫離群眾、本末倒置、不知所謂。可以說,微信群氾濫是形式主義在指尖與線上的另一種表現,反而浪費了大量寶貴的工作時間,工作效果也經不起推敲。

常說,微信工作群是指尖形式主義。那麼,微信工作群氾濫究竟是怎麼來的呢?不言而喻,無非是每一項工作任務或每一個部門單位對下級傳導,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律先“掃碼拉人”,大有“兵馬未動、創群先行”之感。在“上面千根線,下面一根針”作用下,基層幹部被拉進入無數個工作群就在所難免了。其實,有的微信群的確是工作的需要,“事有輕重緩急”,做到專人對接、明確責任、暢通渠道也很有必要。然正是在這種“事事重要”的跟風心態下,由此導致“一事一群”“一門一群”的怪相扎堆,成為壓倒基層幹部精力的“一根根稻草”。

華而不實難成美,有形無骨負經典。不少微信群打著為工作、幹實事旗號,實則玩弄虛招、假把式,“通知一發、萬事大吉”,“圖片一傳、工作到位”,把通知到了當作幹好了,把痕跡留了當幹成了,不僅捆綁束縛基層幹部手腳,也把問題懸掛起來、掩蓋起來。一是基層幹部沒日沒夜圍著手機打轉,生怕錯過“重要信息”,一刻也不敢怠慢;二是群眾訴求與意願、現實工作問題與短板,反而被放過、被擱置。如此一來,南轅北轍、緣木求魚,不是為了工作而“微信群”,而是“為了微信群而微信群”。

微信群過多過濫,基層幹部無可奈何,看起來是“微信群”之過。但細想,沒有微信群形式主義照樣還能在紙上、表格上、牆上等找到“附體”,也許下一個更加便捷的社交工具出現,只要個別領導幹部形式主義之心不滅,那麼“XX形式主義”還是能夠“捲土重來”,只不過換個馬甲而已。所以說,形式主義在線上大道其行、支配指尖,關鍵還是“人為的操作”因素,將一本好經念歪了。

牡丹花開空入目,棗花雖小結成實。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各地都使出了渾身解數,當然取得了不菲成績,然形式主義總是難以根治與徹底清除,諸如從“筆尖”蔓延到指尖,正說明了形式主義的頑固性與多變性。也從側面說,“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式的指標之策能夠治療形式主義,但不足以治癒形式主義。“打蛇要打七寸”,微信群“綁架”幹部說到底還是不實事求是思想、務虛作風在作祟,這也是形式主義反覆重演的根源所在。惟此,徹底斬斷諸如微信群等形式主義,還得下功夫出重拳為個別領導幹部從思想上來一次刮骨療毒、徹底革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