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保送”清華,高三拿下IOI金牌,有遠見才能搶贏未來

初三“保送”清華,高三拿下IOI金牌,有遠見才能搶贏未來

周而進初三“保送”,唐文斌兩顧家門

周而進生於紹興、長於紹興,父母都是教師,父親教大學,母親教中學,都是文科老師。

作為文科家庭的孩子,周而進從小就被培養琴棋書畫這些文藝修養,彈過古箏,也畫過國畫。

如果不是後來投身計算機,如今的周而進,畫風可能是“B站古箏up主”、“抖音古風撫琴少年”之類的。

可是,“人生每走一步都扼殺了很多自我”,周而進用在豆瓣上看到一句話描述自己的轉型。

畢竟,有叛逆之心的少年,總會和父母的期待相向而行,父母要往文科方向培養,周而進偏要去研究理科,搞數學和計算機。

而那時,中國的移動互聯網尚未生根發芽,程序員也還沒有成為人盡皆知的高薪職業,周而進並不知道,他這個選擇在日後的科技行業起到了多麼重大的作用。

對於一個初中生來說,研究數學和計算機的最佳方向,就是參加競賽了。

經歷了層層選拔,拿下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NOI)金牌後,周而進被清華大學“預定”了。這一年周而進才讀初三,因為年紀太小還沒有上高中,按照教育部規定,沒有直接籤保送協議。

此後,周而進成為了紹興一中的學生。

這所建於清朝的百年老校,在信息學奧賽這個領域十分強勢,曠視聯合創始人唐文斌、創始員工陳可卿都畢業於紹興一中,是周而進的學長,甚至還有人在知乎提問:“紹興一中和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哪個學校的ACM更強?”

拿這所高中,和旁邊的高校相提並論。

初三“保送”清華,高三拿下IOI金牌,有遠見才能搶贏未來

也有知乎網友直言,紹興一中參加信息學奧賽的學生就相當於讀了“清北預科”。

周而進也對自己的高中母校十分認同。在他看來,紹興一中氛圍很好,非常自由,不走高考走競賽本身是有風險的一件事,但母校卻堅定的支持競賽,這也讓學校湧現了一大批競賽保送的優秀學生,至今都有不少競賽保送生加入曠視,成為曠視研究院這個技術大牛天團的實習生。

進入紹興一中後,周而進成功進入了國家集訓隊,從全國競賽NOI升級到了國際競賽IOI,在2009年的IOI競賽上拿到了一枚銀牌,並且只比金牌差1分。

國際比賽獲獎,在常人看來是一件十分值得慶祝的事,但周而進卻很落寞,覺得同去的其他同學都是金牌,自己卻只拿了一個銀牌,實在遺憾。

於是,他決定重新再來,從省賽、國賽一層一層打上去,再參加一次IOI。在泰國芭堤雅的IOI 2011上,周而進終於拿到了金牌。

初三“保送”清華,高三拿下IOI金牌,有遠見才能搶贏未來

也是因此,同樣在IOI奪冠這一年,他進入了清華。當時,微信已經面世,移動互聯網大潮蓄勢待發,但周而進沒有選擇計算機系、姚班等火熱的專業,卻選擇堅持內心所堅持的,研究底層硬件,讀電子工程系。

AI的發展勢頭愈發迅猛,已經被不少資本鎖定為了下一個崛起的技術方向。

現如今周而進已經是手下數十名精兵強將的曠視人臉識別技術負責人。當週而進帶頭研發的人臉識別技術應用到小米手機上之後,周而進帶了一臺手機回家,送給外婆。

正是這臺手機,讓家人感受到周而進在做的這件事情非常有意義。在解鎖手機這件事上,外婆老花眼,輸密碼會非常難受;如果用指紋,老年人的指紋有磨損,體驗並不好;但人臉識別卻毫無問題,外婆每次用手機的時候一下子就解鎖了,周而進的研發成果,真正給家人帶來了方便。

現今中國人工智能行業的創業公司發展領域各色各異,目前,蘋果、谷歌、微軟、亞馬遜和Facebook這五大巨頭無一例外都投入了越來越多的資源,來搶佔人工智能市場,甚至將自己整體轉型為人工智能驅動型的公司。國內互聯網領軍者“BAT”也將人工智能作為重點戰略,憑藉自身優勢,積極佈局人工智能領域。

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樣思考、也可能超過人的智能。未來,社會也將面臨新一輪換血,人工智能技術將決定你的命運。

我們為什麼鼓勵孩子從小學編程?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