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要闻丨今年北大港湿地过境候鸟累计达100万只


滨海要闻丨今年北大港湿地过境候鸟累计达100万只

记者从天津市政府新闻办昨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9年北大港湿地过境候鸟数量累计达到100万只,相较往年增长5万只左右。今年首次在天津观测到的世界濒危物种白头硬尾鸭和雪雁皆现身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

位于渤海湾西部的天津市处于东亚到澳大利亚候鸟迁飞路线上的重要节点,成为大量种类和数量的候鸟迁徙、栖息、觅食、繁殖之处。多年来,天津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天津自然博物馆等高校和科研机构,联合对天津市鸟类资源的情况进行调查和摸底。研究数据显示,天津市有记录的鸟类种类为448种,其中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为276种,同时,东部沿海滩涂,包括汉沽区段和塘沽区段,鸟类记录为191种。特别是今年以来,由于北方凶猛寒潮等原因,东方白鹳到达天津种群数量庞大,最大群达1200只左右。

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尚成海介绍,今年,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全面退出保护区生产经营活动,目前已基本结束,其中“退耕、退渔、退苇”面积达25万亩左右,退企10家,退居24户;全面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种植芦苇、盐地碱蓬等植物,恢复湿地面积600亩,治理外来有害生物互花米草450亩,开展芦苇刈割复壮2000亩等;全面改善水生态环境,从2018年10月份至今,通过“引滦”和引海河水等,补水总量达3.19亿立方米;持续加强野生动物保护,进一步完善人防加技防的保护模式,进行24小时不间断巡护,实现保护区巡护全覆盖。

据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路红介绍,今年,天津市确保湿地自然保护区“1+4”规划顺利实施,稳步推进生态移民工程,全力推进土地流转,持续实施生态补水、实施湿地修复工程等,有力保障了湿地生态系统持续向好发展。生态环境的好转,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候鸟在此觅食和停歇,每年途经的候鸟达到百万只以上。据观测,2019年北大港湿地过境候鸟数量累计达到100万只,较往年增加5万只左右。观测到的候鸟种类达到276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物种11种、国家Ⅱ级保护物种37种。今年首次在天津观测到的世界濒危物种白头硬尾鸭和雪雁,多年不见的国家一级保护物种黑鹳、大鸨皆现身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还观测到东方白鹳、白鹤、青头潜鸭、丹顶鹤、黑脸琵鹭、中华秋沙鸭、火烈鸟等珍稀鸟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