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健受審、康寶萊深陷危機,直銷業薄冰上求生

隆冬時節,對權健相關人員的審判給直銷行業在嚴冬裡潑了一盆涼水。

12月16日,天津市武清區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權健自然醫學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及被告人束昱輝等組織、領導傳銷活動一案,各被告人均當庭表示認罪悔罪,百億保健帝國權健徹底崩塌,而另一直銷巨頭行康寶萊也深陷行賄、變相傳銷等一系列危機,曾經輝煌的直銷業如今正面臨寒冬。

歷時一年,權健事件落下帷幕

權健事件真正引起廣泛關注始於2018年12月,丁香醫生髮布的題為《百億保健帝國權健,和它陰影下的中國家庭》的一篇文章,直指權健存在涉嫌虛假宣傳、銷售模式涉嫌傳銷等問題。隨即權健通過官方微信公眾號等平臺發佈聲明稱網絡報道內容失實,自此事件逐漸發酵。

权健受审、康宝莱深陷危机,直销业薄冰上求生

2018年12月26日下午,天津市武清區市場監管局介入調查,對公眾關注的諸多問題展開調查核實,並進駐權健集團展開核查,為了確保調查的公正性和權威性,2018年12月29日,天津市函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全程監督並指導調查組工作。

2019年1月1日,天津市公安機關對權健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和虛假廣告罪立案偵查;1月7日,天津市公安機關對權健實際控制人束昱輝等18名犯罪嫌疑人依法刑事拘留,對另2名犯罪嫌疑人依法取保候審;1月14日,天津市武清區人民檢察院對公安機關提請批准逮捕束昱輝等16名犯罪嫌疑人,經審查證據材料,告知犯罪嫌疑人訴訟權利並訊問犯罪嫌疑人後,以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等罪依法作出批准逮捕決定。

直到近日,經過不斷調查,真相逐漸浮出水面,終於迎來開庭審理,包括束昱輝在內的各被告人均當庭表示認罪悔罪。庭審結束後法庭宣佈休庭,擇期宣判。

據悉,權健集團創立於2004年,立足於健康產業,以直銷起家,經營範圍以自有資金對保健食品業、化妝品業、保健用品業、食品飲料業、衛生用品業、醫療服務業進行投資;化妝品、鞋墊、衛生巾、衛生護墊等產品的研發及銷售等。目前,根據商務部直銷行業管理網站,權健的直銷產品以及直銷培訓員均已清零。

天津市武清區人民檢察院認為,被告單位權健自然醫學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及束昱輝等12名被告人的行為均已構成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應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依據相關法律規定,僅組織、領導傳銷活動這一項罪名,束昱輝就有可能面臨5年以上有期徒刑。

康寶萊禍不單行,飽受傳銷質疑

康寶萊成立於1980年,總部位於美國洛杉磯,2004年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2001年年底康寶萊產品在中國市場開始銷售,2007年,李延亮就職總裁後,迅速為康寶萊拿下在華直銷牌照,至2016年,康寶萊中國區銷售額超過60億。

然而,自從進入中國後一直擁有亮眼表現的康寶萊,近兩年業績卻出現了連續下滑。今年10月30日,康寶萊公佈了2019年第三季度的財報。2019年,康寶萊在中國區的銷售額持續下滑,一跌再跌,Q3實現了15億銷售額,下降21.7%,不僅如此康寶萊還深陷重重風波。

权健受审、康宝莱深陷危机,直销业薄冰上求生

今年11月,因蓄意違反美國《反海外賄賂法》,通過行賄贏得業務,並逃避監管審查,美國司法部對康寶萊原中國區總裁、全球高級副總裁李延亮,及外部事務部前主管楊宏偉提出刑事訴訟。

檢方指出,2007年至2017年,李延亮通過行賄獲得銷售許可,並逃避監管審查。楊宏偉通過提供餐飲、娛樂活動、禮物等,為員工送禮行為報銷了超過2500萬美元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美國的指控目前是單方面的,關鍵在於中國是否認可美國裁定,國內監管部門肯定也會進行相關調查。若雖認定其行賄受賄,存在沒收直銷牌照的可能。

此外,美國證交會發現,2012年至2018年間,康寶萊向投資者虛假披露,由於中國允許直銷,但禁止多層次營銷,康寶萊在中國採取了不同的商業補償模式。事實上,其在中國的業務運營和支付服務提供商的方式與其全球運營相似。換言之,康寶萊在華存在變相傳銷,且向投資者隱瞞,導致投資風險。

縱觀國內保健品行業,通常採用直銷模式,然而變相傳銷、價格虛高、虛假宣傳等亂象頻頻爆出。此前多則新聞爆出康寶萊違規“多層次直銷”,一些參與過康寶萊直銷的中國直銷員,指責康寶萊模式讓他們血本無歸,有傳銷嫌疑。

2018年3月,康寶萊中國就曾因違法直銷曾被河南省鄭州市二七區工商質監局查處,罰沒金額高達573萬元,創單起案件罰沒款記錄之最。

無獨有偶,作為國內銷售規模最大的直銷公司,無限極也曾被曝出存在“拉人頭”,“多層獎勵制度”等等疑似傳銷行為。另外無限極還曾經因為虛假宣傳,超出直銷產品範圍從事直銷經營等問題被罰沒合計5907283元。

根據相關規定,直銷是合法經營行為,以“單層次”為主要特徵。傳銷是非法經營行為,以“拉人頭”、“入門費”、“多層次”、“團隊計酬”為主要特徵。

《禁止傳銷條例》第二章第七條中明確規定,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髮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對發展的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滾動發展的人員數量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牟取非法利益的;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髮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形成上下線關係,並以下線的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上線報酬,牟取非法利益的,均為傳銷行為。

自權健事件起,國家加大了對保健品直銷企業的監管力度。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加強保健食品生產經營企業電話營銷行為管理的公告》,其中明確提出,保健食品經營者以電話形式進行保健食品營銷和宣傳時,應當真實、合法,不得作虛假或者誤導性宣傳;不得明示或暗示保健食品具有疾病預防或治療功能。

權健崩塌;無限極、康寶萊深陷傳銷質疑,雅芳、如新、優莎娜等直銷巨頭業績紛紛跳水,直銷業無疑正在經歷“寒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