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鄉鎮幹部眼中的農村現狀:消失的農村五

關於農村近些年來的一些變化,前面說到了生也說到了死,話題似乎沉重了一些。今天,我們聊一下輕鬆點的話題。

輕鬆點的話題,那肯定就是玩了。

和現在的小孩相比,過去農村的孩子雖然沒有現在這麼多這麼高端的玩具,但無論是遊戲的種類還是開心的程度卻比現在要高出很多。

過去,農村沒有幼兒園,長到七八歲或者更大時候直接上小學,一直到五年級畢業就語文和算術兩門課程。作業更不像現在這麼多,玩的時間就多得多。

跳皮筋和踢毽子應該是女孩子最廣泛的遊戲了,相信從那個時候過來的農村人都玩過。印象中,那些跳皮筋踢毽子的身姿動作都非常的靈活輕盈,一個毽子可以十幾分鐘不落地,當中各種的花樣動作,毫不遜色現在的一些舞蹈。有些男孩子也能把毽子踢的很好,不輸於頂尖的女孩。

一個鄉鎮幹部眼中的農村現狀:消失的農村五

滾鐵環、彈弓、打猴是男孩子最愛的遊戲了。滾鐵環就不說了,沒太大的技巧。彈弓和打猴是個技術活,有些孩子的彈弓準頭真的稱得上是百發百中,打麻雀一個一個準,甚至三四下就能打下來一個蟬。

說到打猴,可能很多人沒有聽說過,沒聽說過並不是沒玩過,可能是各地叫法不同。所謂猴,就是把一個胳膊粗七八釐米長的木頭,一端削尖,類似於陀螺,用鞭子抽著讓其在地上轉動。之所以將其稱為猴,可能是因為猴屁股尖吧。玩的時候一個就是看誰的猴轉的時間長,另一個就是比法就是看誰的猴能把別人的猴撞死。小時候有一個夥伴真可以稱得上是神人,別人都是用鞭子纏住猴,猛的放開讓猴轉動起來,然後再用鞭子打(抽)猴,他不用鞭子,隨手一拋,猴就穩穩地轉動了,然後就是用腳踢,放學的路上可以踢幾百米遠。

一個鄉鎮幹部眼中的農村現狀:消失的農村五

除了這些之外,做玩具真的可以說是信手拈來,春天的時候,隨手摺一段柳樹條,用小刀在柳條中間割一圈,然後使勁搓動,使樹皮完整的脫下來,一個哨子就做好了。沿著竹結處截一小段竹子,用針在竹結中間扎一個小眼,小木棒頭上纏上和竹筒同樣大小的布,一吸一推,一個水槍就做好了,水可以射出好遠好遠。

一個鄉鎮幹部眼中的農村現狀:消失的農村五

如果把這些放在《星光大道》的才藝展示環節,說不定能出大彩。

冬天的時候,教室沒有任何的取暖設施,一個個都凍成縮頭烏龜,一宣佈下課,男孩子就開始“擠油油”。就是從牆角開始站成一排,貼著牆向牆角擠,被擠出隊伍的重新從最後開始。十分鐘的課餘時間,一個個擠的氣虛喘喘滿頭大汗,然後互相拍掉棉襖背部的土。下雪的時候,女孩子忙著堆雪人,男孩子找好地段,或平坦或帶坡度,滑出一條十幾米長的雪道,一兩節課的時間,或者經過一個夜晚,完全就變成了一條又光又滑的冰道。啟動、加速、滑行,技術不好和身體協調性差的,剛一挨著滑道就摔倒了。有些調皮的壞孩子,在雪沒有停止的時候在廁所前面滑出一條雪道,那些不明情況的女孩子無不一一中招,在一片鬨笑聲中,顧不上疼爬起來趕緊進廁所。

這些都是比較平緩的,激烈點的遊戲可能就是“頂牛”了。手拽著褲角將膝蓋抬起來,膝蓋和膝蓋的碰撞中,速度、力量、技巧差的一方敗下去,慘點的可能幾天走路都是一瘸一拐。想想那時候的孩子真是皮實,流血了就抓一把細土撒在傷口上,過幾天疤一掉好了。家長也都很配合,絕不會找對方要說法。

一個鄉鎮幹部眼中的農村現狀:消失的農村五

益智的遊戲也有,“狼吃娃”就是比較有名的一個。時間太久具體的規則已經記不清了,大意就是在一個類似於圍棋盤上,一方有三個狼,另一方是十二個娃,娃把狼圍的沒地方走了,狼就死了,否則,狼就把娃吃了。

最尷尬難堪或者說遺憾的可能就是六一兒童節了:統一著裝白襖藍褲子。絕大部分孩子這兩樣都沒有,借別家大人的,白襖裝在褲子裡還好遮掩,褲子再挽都是又粗又長,要多彆扭有多彆扭。烏鴉笑豬黑,大家都一個樣,又都不覺著了。

小時候玩過的遊戲太多了,現在在農村,這些遊戲基本已經沒有孩子玩了。兩三歲就開始上幼兒園,各種的才藝班,小學就開始海量的家庭作業,星期天的輔導班……就是想玩,孩子也沒有那個時間。

過去農村的孩子雖然生活上不是很好,但玩的真是痛快充實。現在的孩子,吃喝穿戴生活上雖然很富足,但有趣的童年似乎都深深地印著“務實”的色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