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筹再爆丑闻:你的善良,正被廉价打包出售


水滴筹再爆丑闻:你的善良,正被廉价打包出售

大家能否想象,在BP机都没普及的年代,一篇贴子会有多大力量?

1998年,一名叫何婷芳的大学生上课时突然昏倒,送到医院被查出是胸椎脊髓内胶质瘤。巨额的手术费,彻底击垮了她穷困大半辈子的农村父母。

正当女孩陷入绝境时,有人送来了希望的火种:

一篇题为《SOS——一个生命垂危者的呼救》的贴子,在网上出现了:

何婷芳,福建师范大学的新生。

韶华芳龄正待绽放之时,她被确诊为“神经胶质瘤”,一种很难治的病。

这病是个无底洞,为了供何婷芳上大学,贫苦农民的家庭花费了近乎所有的积蓄。

1998年,马云“让阿里巴巴存活102年”的口号还没吹响,马化腾没有QQ、张小龙也没有微信、网易还没有邮箱。

唯一存在的,是全国论坛加起来不到的50万网民。

谁能想到环境如此苛刻,竟然发生了奇迹:

这篇帖子在各个论坛飞速传播,1元、2元、5元、10元……最后筹集到的捐款,高达30万元人民币!

而当时一位大学老师的月薪不过560,却捐了200。

这是“中国第一例网络募捐救助成功案例”。

这个捐助的发起人,是何婷芳的同学——花总,就是那个揭露酒店黑幕的“花总丢了金箍棒”。

他写了这篇救助信,冒雨冲进了福州的电信大厅,请求电信员工在论坛上发布了帖子。

那个带着金箍棒的花总,身披战甲,登高台振臂一呼,种下希望的种子。一个即将垂死的生命,就在那网络欠发达的年代,因为陌生人的救助,重获新生。

而如今我们的网络更加发达,救助平台也更加多元,却有些人,利用人的善心,漠视人的生命,去牟取私利。

水滴筹再爆丑闻:你的善良,正被廉价打包出售

德云社大家都不陌生吧。

今年夏天,郭德纲徒弟吴鹤臣突发脑溢血,在医生的全力抢救下,恢复意识。因需要长期治疗,他的妻子在网上发起了众筹,目标:100万。

网友积极响应,慷慨解囊,事后却发现他家在北京两套房、一辆车。

大伙儿义愤填膺,“我月入3000,却在帮一个北京有房有车的人捐款。”

水滴筹再爆丑闻:你的善良,正被廉价打包出售

妻子张泓艺不解释还好,越解释大家越来气:

因为房子在爷爷名下,人已去世,所以不得变卖,车属于婚前房产,日常出行离不开,租房两年开销12万,还有护工的每月工资。

这,是要用大家的钱给他一家养老?利用救助平台的方便,肆意挥霍人的善心,实在面目可憎!

前两年,刷屏朋友圈的《罗一笑,你给我站住》,让无数人泪目。

罗一笑,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对你的恩情,很深很重,我一笔一笔给你记着,你不能耍赖,必须亲自感恩。

罗一笑,不要乱跑,你给我站住!

罗尔给女儿的信,人们无不为之动容,纷纷伸手援助,为挽救小生命尽绵薄之力。短短几天,罗尔收到捐款252万!

后来,事情出现360°大反转,这竟是罗尔与平台策划的一场营销。

本来属于穷人的救命钱,却被罗尔变成了生意,实现了“财产转移”,蒙在鼓里的好心人全都成了配合他演戏的群众演员。

事后他道歉并退款,但一个罗尔道歉了,还有更多“罗尔”们。

王乐乐在水滴筹利用网购的假病历骗捐三次,共有352人为他捐款6546.11元。

为父治疗癌症,女子在水滴筹上筹款20万,背后却在微博炫耀跑车和名表。

而这些,不过是善良被透支的冰山一角。

那些藏在阴沟里的,依旧在肆意挥霍着人的善心!

水滴筹再爆丑闻:你的善良,正被廉价打包出售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罗尔”,这与筹款平台的运营方式离不开。

前两天,水滴筹被推上风口浪尖。

梨视频记者卧底水滴筹,撕开平台戴了许久的假面具。

从视频可以了解到,水滴筹有一大批线下“筹款顾问”。

他们遍及40多个城市,驻扎在各个医院,自称“志愿者”,日常工作就是走访一家家医院,引导患者发起筹款。

倘若病人确实需要社会救助,倒也罢。

水滴筹再爆丑闻:你的善良,正被廉价打包出售

让人寒心的是,他们的初衷可不是救人,而是将病人发起的筹款,当成KPI来完成。这也就让“罗尔”们与顾问们不谋而合。

同时,患者需要多少善款,平台也没有严格审核,需要多少钱,全凭心情,想写多少就写多少。

明明医保就能报一半费用,非要将金额写成全款。至于为什么要多填,顾问说:反正也不一定能筹到那个数,多填点不怕的。

他们一天就能问完大半个医院,为何如此积极,当然只有一个目的:完成考核拿提成。回答问题的顾问上个月就赚了14000元。

水滴筹再爆丑闻:你的善良,正被廉价打包出售

为了拿更多提成,他们还有一套完整的工作流程:

地毯式扫楼都是小儿科,撰写求助人故事,并要求患者和家属群发、转发,才让人大跌眼镜。

一直以来,先生在朋友圈看到筹款链接,不论多少,都会尽力帮助。

原来,那些令我纠结、落泪的,与疾病抗争的心酸故事,很多都是标准化杜撰的!

而我一直信奉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却帮助他们实现了月入过万。

水滴筹再爆丑闻:你的善良,正被廉价打包出售

真相曝光后,水滴筹CEO沈鹏以最快的速度表态,称再管不好,愿把平台交给公益组织。

但就像小时候听多了“狼来了”的故事,这一次,大家似乎不愿再买账。

有人斥责水滴筹:曾以为水滴筹只是利用人的爱心,看了那套编故事的模板,简直就是把我们的智商按在地上摩擦。

水滴筹再爆丑闻:你的善良,正被廉价打包出售

一次次骗捐事件,水滴筹将人们的善良重重摔在地上,搁谁不失望?

演员陈坤说:“诚信很脆弱,消耗需谨慎。”

试想一下,当真正需要社会救助的患者需要筹款时,你是否会也会“三思而后行”,怀疑它到底掺了多少水分?

知乎上有个问题:什么时候,你开始变得冷漠不愿做好事了?

回答多为:被骗多了。

你看,亵渎人的善良,透支人的信任,只会让好心人变得越来越畏惧,行好事也变得小心翼翼。

水滴筹再爆丑闻:你的善良,正被廉价打包出售

公益事业,本该是靠善心滋养,才能达到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结果。用欺骗、道德捆绑、扫楼刷单来实现业绩,是走不远的!

心理学上有个“温情效应(WarmGlow)”指出:

人们在帮助他人时是可以获得积极的、自我感觉良好的情感体验,同时这种情感体验决定了帮助者的助人意愿。

水滴筹等筹款平台,请给善良留一点净土,别再让平台乱象横生,浇灭人们心中爱的火花,令善心变伤心。

给真正需求救助的人留点希望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