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期:陝西的民俗文化特色

陝西省民俗文化

不知不覺,陝西省民俗文化已經來到了最後一期。這些民俗和文化,有時候可能就發生在我們身邊,也許在你家樓下唱著你聽不懂但又覺得厲害的旋律的大爺就是漢調二簧的愛好者甚至從業者。

所以,如果在你們身邊有從事其中相關民俗文化的人,大家一定要多多關注,不要讓傳統文化被遺忘。接下來,就是我們這次的陝西民俗傳統文化的最後一篇了。

No.1

韓城行鼓

韓城行鼓,俗稱“挎鼓子”,是流傳於陝西省韓城市的一種漢族音樂舞蹈。現為我國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第三期:陝西的民俗文化特色

韓城行鼓歷史悠久。據傳,元滅金後,蒙古騎士在韓城敲鑼打鼓,歡慶勝利。韓城群眾沿襲模仿,成為民間鼓樂。傳統的表演,鼓手都頭戴戰盔,腰束遮鞍戰裙,擊鼓時仰面朝天,成騎馬蹲襠式,模擬蒙古騎士的神姿。

第三期:陝西的民俗文化特色

韓城行鼓的鼓譜有20餘種,在韓城市文化館編寫的《韓城市民間音樂資料彙編》一書中有所收集。

其典型鼓譜有《老虎磨牙》《釘圪巴》《肚裡痛》《上坡》《走鑼鼓》《呆鑼子》《司鼓子》《摘豆角》等十多種,有表現氣勢的,也有表現技巧的。《老虎磨牙》是鼓手用鼓槌旋擊鼓邊鐵釘,發出酷似野獸餓急磨牙的聲響,模擬逼真,技巧高超。

《上坡》則是鼓隊用以合擊與鼓、鐃分擊的手法,其風格粗獷、豪放,聲勢浩大、宏偉,登峰造極,體現出一種樸實、熱烈而強悍的黃河黃土雄風。

第三期:陝西的民俗文化特色

韓城行鼓在保留原有軍鼓樂藝術風格的同時,與時俱進,特別在表演的藝術效果上進行了深加工,增強了宏偉氣勢。

在表演時,韓城行鼓總離不了“繞杆子”,其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渲染氣氛,增強視覺效果。身著豔服的姑娘,眼戴墨鏡,手執飾有綵綢花束和串串銀鈴的長繞杆,婀娜多姿,繞杆的陣營與鑼鼓隊的陣營相互呼應,陽剛與陰柔相濟,給人以豐富的美的享受。

No.2

民間社火

第三期:陝西的民俗文化特色

民間社火是春節期間流行於民間的一種自演自娛活動,它來源於古老的土地與火的崇拜。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祖,是傳說中的火神。在以農業文化著稱的中國,土地是人們的立身之本,它為人類的生存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

火是人們熟食和取暖之源,也是人類生存發展必不可少的條件,遠古人們憑著原始思維認為火也有“靈”,並視之為具有特殊含義的神物,加以崇拜,於是形成了崇尚火觀念。由古老的土地與火的崇拜中,產生了祭祀社與火的風俗。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認受力的提高,祭祀社火的儀式逐漸增加了娛人的成分,成為規模盛大、內容繁複的民間娛樂活動。

第三期:陝西的民俗文化特色

社火根據其表演形式可分為造型社火和表演社火兩類。造型社火有布社火、背社火、馬社火、車社火、芯子社火、山社火、面具社火等列隊遊演,主要展示人物造型和工藝;表演社火有地臺社火、高蹺社火等,主要在場院進行鬥打表演。

第三期:陝西的民俗文化特色

社火以民間傳說和戲劇故事為題材,通過一個或一組人物展現一個故事,一個故事即為一轉社火。人物要畫社火臉譜,穿社火服裝,持社火把杖。社火遊演一般是探馬在前,後面跟著社火會旗、火銃隊(炮隊)、旗隊、社火隊,最後是鑼鼓隊。

第三期:陝西的民俗文化特色

改革開放給民間社火藝術帶來了新的生機,社火藝術得到發揚光大,成為群眾喜聞樂見的民間文化活動。

No.3

子長嗩吶

子長嗩吶歷史悠久,代代相傳,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獨特的藝術特徵。它以五人一組,系吹打結合吹奏班子,活躍在民間。

這些民間樂隊人雖少,但樂器聲音宏亮,吹起來紅火熱鬧,曲調委婉動聽,群眾十分喜歡。過紅白事、搞慶祝活動、鬧秧歌都有吹手助興。

第三期:陝西的民俗文化特色

子長嗩吶杆長碗大,音色明亮,低音渾厚,高音挺拔,粗獷悍實,熱烈奔放,舒展挺拔,音量大,透氣力強,滲透著雄健的陽剛之氣。

第三期:陝西的民俗文化特色

歡快時如火如荼;悲涼時如訴如泣。將黃土高原特有的風土人情一覽無餘地傾訴於嗩吶聲中。它的藝術魅力很強,男女結婚時的前奏《大擺隊》,使人耳發熱,臉發燙,心如醉,意似狂,旋即可以不顧一切地跳動起來。

人亡而葬時,一曲《苦伶仃》,如泣如訴,餘間震顫,使人悵然若失,陷入渺茫的思緒。長歌當哭,其悽婉,其哀怨,令最剛強的漢子也會產生失落感,也會揪心裂肺。

第三期:陝西的民俗文化特色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子長嗩吶隊伍迅速發展,嗩吶吹奏者由原來的100多人發展到1000多人。堪稱陝北一絕的子長嗩吶,不再僅僅侷限於紅白喜事,它正作為一個品牌,逐漸為全國人民所熟悉,吹遍了陝北的山山水水,吹響了祖國的大江南北,彰顯了民間文藝的風采。

No.4

壺口鬥鼓

壺口鬥鼓是陝北民間傳統鼓舞藝術中獨特的一種藝術形式,源於氣勢磅礴的壺口瀑布旁,流傳於陝西省宜川縣黃河沿岸的壺口鄉、高柏鄉一帶。壺口鬥鼓融舞蹈、武術、打擊樂為一體,具有高亢昂揚、粗獷豪放、剽悍威武、威猛剛烈等特點。表演時,表演者結合鼓點節奏場面變化,作出種種舞姿身段。

第三期:陝西的民俗文化特色

鼓手有“左右開弓”、“馬步衝擊”、“穿插對打”、“開合鬥打”;鑼手有“反扣前衝”、“回扣後弓”;鑔手有“雙人對鑔”、“大鑔高翻”、“胸前空翻”,還有“單翻”、“雙翻”、“斜叉”、“正叉”等,鼓鑼鑔在這裡變成刀槍劍,演奏者則成為將校卒,威武雄壯。

第三期:陝西的民俗文化特色

壺口鬥鼓的演奏中巧妙自如地運用了“鼓花”、“鑼花”、“鑔花”,加之棰腕上的綵帶裝飾,整個場面顯得五彩繽紛,給予人以酣暢淋漓之感。2004年在“天鼎杯”黃河壺口全國攝影大獎賽中,經挖掘整理後,一炮走紅,深受人們喜愛,頻頻被邀請到全國各地參加表演,成為陝北鼓林中的後起之秀。

第三期:陝西的民俗文化特色

No.5

澄城堯頭陶瓷燒製技藝

澄城堯頭陶瓷燒製技藝是陝西關中東部的澄城縣堯頭鎮的地方傳統手工技藝。當地出產粗瓷。該地煤炭資源豐富,又有坩土礦分佈於溝澗的石崖中,夾生白、紫兩色的原料,便於燒製陶瓷、砂器。當地農民利用農閒,夏秋製坯彩繪,入冬燒窯銷售,代代相傳。

第三期:陝西的民俗文化特色

2006年5月20日,澄城堯頭陶瓷燒製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澄城陶瓷主要產於堯頭鎮,據《澄城地名志》記載,堯頭鎮古稱“窯頭鎮”,因瓷器窯較多而得名,又由於古聖人“堯”與“窯”的發言相同,久而久之聖人之“堯”這個字符慢慢地取代了瓷窯的“窯”。堯頭鎮這一地名稱謂一直延用。

第三期:陝西的民俗文化特色

堯頭瓷全部用土法手工生產,原料採自當地坩土,加工過程包括泥漿、製坯、施釉、煅燒四道工序。漿泥先取乾土礦石粉碎,投入水池浸泡數日,再攪拌成漿,分池沉澱。粗泥製成甕、盆等大件器皿,細泥做碗、碟等精細瓷器。

第三期:陝西的民俗文化特色

這種瓷業產品與群眾的生產、生活緊密相聯,其造型粗中見細、拙中寓巧,給人以樸實自然的美感,與南方陶瓷細膩精巧的風格迥異。瓷虎枕玲瓏光潤、虎視眈眈卻又稚拙可愛,既是枕頭又是擺設,並含有驅邪壯膽之意。

小孩坐的“懶老婆”,帶有原始彩陶的味道,小孩坐在裡邊,大人可以騰出手來做家務;黑色的老鼠罐、獅子罐形象奇特,蓋上以各種形態的老鼠、獅子作扭手,妙趣橫生。

No.6

華陰老腔

華陰老腔系明末清初,以當地民間說書藝術為基礎發展形成的一種皮影戲曲劇種。

第三期:陝西的民俗文化特色

長期以來,久為華陰縣泉店村張家戶族的家族戲(只傳本姓本族,不傳外人)。

第三期:陝西的民俗文化特色

其聲腔具有剛直高亢、磅礴豪邁的氣魄,聽起來頗有關西大漢詠唱大江東去之慨;落音又引進渭水船工號子曲調,採用一人唱眾人幫合的拖腔(民間俗稱為拉波);伴奏音樂不用嗩吶,獨設檀板的拍板節奏,均構成了該劇種的獨有之長,使其富有突出的歷史和文化價值,世代流傳,久演不衰。

第三期:陝西的民俗文化特色

但又鑑於該劇種這一特殊情形(家族戲),目前依然處於行將消亡的瀕危狀態,迫切需要長期保護。

#謝謝你喜歡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