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珍稀的猴類——崇左白頭葉猴

中國最珍稀的猴類——崇左白頭葉猴


1996年11月,世界著名靈長類動物專家、北京大學教授潘文石和他的科研小組,來到廣西崇左一個叫做“弄官”的地方。他們是專程為了一種動物而來的,這種動物就是白頭葉猴


中國最珍稀的猴類——崇左白頭葉猴


白頭葉猴,中國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世界最珍稀的猴類


在2002年第六屆國際靈長類保護大會上,白頭葉猴被列入世界上25種最瀕危、最需要保護的靈長類動物之一,引起了世界動物學家的關注。


中國最珍稀的猴類——崇左白頭葉猴


白頭葉猴性情溫和,體態優美,機靈可愛,頭白,肩白,身黑,尾巴長,黑白兼之,猶如白帽黑袍道士,以植物的葉、根、莖、果實為食,因此被人們稱為“白頭葉猴”。與大熊貓相比,白頭葉猴的生存空間更加狹小,並且由於它們具有更加複雜的社會形態,因此白頭葉猴的研究價值不亞於大熊貓。


1996年,白頭葉猴在全世界僅存700多隻,全部集中在廣西的崇左、扶綏、寧明、龍州4地。它是廣西喀斯特石山生態系統的代表。廣西南部地處亞熱帶,植被繁茂,岩溶分佈廣泛,石山相連綿,山峰挺拔峻陡峭,溶洞隨處可見,為白頭葉猴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環境。


中國最珍稀的猴類——崇左白頭葉猴


白頭葉猴性情機警,十分活躍潑、好動,極善跳躍,纖瘦的身軀、細長的四肢、發達的臀部胼胝與樹棲和巖棲的生活相適應,在樹林中或陡峭的絕壁上跳躍自如,行走如飛,長長的尾巴起到了極好的平衡作用。


中國最珍稀的猴類——崇左白頭葉猴


白頭葉猴喜歡集群生活,早出晚歸,生活很有規律,天亮以後就從夜間棲息的絕壁上的石洞攀沿而出,在離洞約三、四十米的地方稍事休息之後,便開始在懸崖絕壁或樹冠之間穿跳躍,嬉戲玩耍,宛如在高空中表演的雜技藝術家。


中國最珍稀的猴類——崇左白頭葉猴


玩累了,才跳到樹冠上或灌叢中,採食可口的樹葉、嫩牙、野花、野果等,一邊吃,一邊玩,兩隻手忙個不停,有時還互相親熱一陣,幫助捉身上的寄生蟲。中午前後,有的回到巖洞中休息,有的坐在樹上或者背陽的岩石上閉目養神,互不干擾。


午休之後再次嬉戲採食,並且隨著太陽的西斜,逐漸向棲息的巖洞方向移動。黃昏時分回到巖洞附近,確認沒有異常情況之後,便一個接一個地爬進洞內睡覺。


中國最珍稀的猴類——崇左白頭葉猴

白頭葉猴群實行“一夫多妻”制。每群只有一個成年公猴,就是猴王。小母猴成熟之後,就同它的“母親”與其他“阿姨們”一起為猴王繁殖後代;小公猴成熟後,便離開出生群,到其他猴群中去爭奪王位。勝者為王,遵循著優勝劣汰的自然法則。

中國最珍稀的猴類——崇左白頭葉猴


中國最珍稀的猴類——崇左白頭葉猴


白頭葉猴主要在秋季交配,春季產仔。初生幼仔,全身一片金黃,非常漂亮;7日後,頭頂及尾巴的下半部分轉變為乳黃色;20日開始長出一些冠毛,也能離開母猴,在地面上爬行或跳躍;兩個月之後,背部長出一些較長的黑毛,頭頂、面頰的周圍、腹部、四肢、尾巴的下半截等部位開始呈現出白色,並且逐漸與成體的毛色趨於一致。到了6個月的時候,已經能夠獨立生活,自由採食了。


中國最珍稀的猴類——崇左白頭葉猴

中國最珍稀的猴類——崇左白頭葉猴


由於分佈區十分狹窄,資源稀少,白頭葉猴的生存和繁衍正面臨著嚴峻的考驗。目前,中國已對這一珍稀物種進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和保護工作,成立了專門的科研小組。


當地政府下大力氣優化經濟結構,改變當地居民的燃料習慣。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撥出900多萬元專項資金搬遷石灰窯,推廣沼氣和解決老百姓的飲水問題,並在白頭葉猴棲息地區建立了生態保護公園,保護白頭葉猴的生存環境。


目前,廣西崇左地區的白頭葉猴數量不斷增加,潘文石科研組的白頭葉猴研究也取得了初步成果,仍然在廣西對白頭葉猴的習性和社會形態做進一步的研究。


2009年春天,崇左弄官區域的白頭葉猴出生了60多隻幼仔。至2009年7月,廣西的白頭葉猴增加到近1000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