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網834億和運營商合資建5G?繼泛在電力物聯網後的又一重拳出擊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国家电网834亿和运营商合资建5G?继泛在电力物联网后的又一重拳出击

導 讀

近日,興業證券發佈的一份研報顯示,預計國家電網公司將以出資的形式與獲得5G牌照的四大運營商之一成立合資公司,共同建設5G基站,而且預計國家電網5G基站投資額為606億-834億元之間。

近日,興業證券的一份研報悄然發佈,不經意間攪動了5G基站的江湖。

国家电网834亿和运营商合资建5G?继泛在电力物联网后的又一重拳出击

研報顯示,預計國家電網公司將以出資的形式與獲得5G牌照的四大運營商之一成立合資公司,共同建設5G基站;而且預計國家電網5G基站投資額為606億-834億元之間。

国家电网834亿和运营商合资建5G?继泛在电力物联网后的又一重拳出击

假設國家電網的5G網絡率先覆蓋城市(包括主城區、郊區),取城市宏基站平均覆蓋半徑為700-800米、郊區宏基站平均覆蓋半徑為1000-1200米,那麼單個宏基站的平均建設成本為100萬元。

當前,國家電網正不計成本的發展泛在物聯網,一旦其再介入5G,形成泛在物聯網+5G雙向切入,那麼電網劍鋒所指之下的市場,將不只是家庭市場,還將會在工業市場分得一杯羹。

5G將助力國家電網智能電網建設?

2019年3月,國家電網發佈泛在電力物聯網的建設大綱,大綱的發佈引發國網內外的極大轟動。2019年10月,國家電網泛在電力物聯網白皮書發佈,更具體的對大綱規劃、任務以及泛在電力物聯網的建設目標進行了深入闡述。毫無疑問,泛在電力物聯網已經成為國家電網的重要戰略方向,智能電網將成為未來重點。

另一方面,步入5G時代,基站也將越來越密集,其功耗更高,對電力的要求也會加大。同時,泛在、實時、安全、高效的通信系統也是電網智能化的重要保障。

因此,發展5G與國網公司未來發展泛在電力物聯網非常匹配,可以在未來把感知、網絡、平臺、應用四個層級聯繫起來,實現電網向泛在和縱深延展。

據網優僱傭軍在《國家電網將與運營商合資建5G網絡?》一文中介紹,智能電網典型業務包括:配電自動化、線路和環境自動檢測、智能抄表、遠程視頻監控、無人機/機器人巡檢等,這些業務均要求支持eMBB、uRLLC和mMTC三大場景的5G網絡來支撐。

国家电网834亿和运营商合资建5G?继泛在电力物联网后的又一重拳出击

比如,配電自動化要求網絡時延小於10ms,可靠性高達5個9,這需要5G uRLLC場景;遠程視頻監控儘管對時延和可靠性要求不高,但上傳速率要求20-100Mbps,這需要具備上行大帶寬能力的eMBB場景;而智能抄表等業務需要可支持大規模連接的mMTC場景。顯然,智能電網需要具備網絡切片、邊緣計算能力,以及具備大帶寬、低時延能力的5G網絡來支撐。

根據電網不同業務場景需求,5G核心網提供差異化能力的網絡切片能夠滿足電網新興業務通信需求。同時,5G網絡切片可以實現全過程網絡資源可見、可控、可管,這對於電力行業而言意味著5G網絡切片會帶來應用成本的大幅降低,能夠更好地促進智能電網的應用創新。

而對於四大運營商而言,5G基站建設也存在難題。

目前5G網絡採用的是高頻組網,覆蓋範圍較小,如果要鋪設跟現有4G一樣規模的網絡就需要增加大量的5G基站。而目前,城區建築物比較密集,很難找到大量合適的地方建設基站。

另外,4G網絡建設完成的時間沒有很長,而在提速降費的政策影響下,運營商收入大幅下滑。面對5G這麼龐大的資金投入,運營商也略顯捉襟見肘。

即使對於運營商而言,5G基站的大量建設,也是不可承受之重。

根據中國鐵塔公司統計,新建一座地面通信鐵塔的平均造價是14.2萬元、佔地30平方米,而利用已有的電網鐵塔進行建造,能夠節約土地資源、減少鋼材混凝土消耗、降低重複建設成本、縮短工期60天。根據南方電網公司數據,通過中國鐵塔改造的通信杆塔平均每座能夠減少重複建設成本6萬元。目前,國家電網擁有輸電鐵塔291萬座,中國鐵塔有通信塔站195萬座。

因此,四大運營商想要節約成本,首先想到的就是改變供電方式,這就需要國家電網來配合。而且國家電網有很多電力塔(杆)和樞紐中樞可以作為5G通信基站來使用,畢竟現在5G基站集成度很高,體積也越做越小,完全可以掛在電力塔(杆)上。

綜上,合作對於雙方而言無疑是非常可行的出路。而在這一過程中,國家電網無疑也將在事實上成為5G網絡的核心力量。

國家電網:被忽視的5G網絡建設方、使用方、運營商

對於5G網絡而言,其成本主要包括鐵塔建設/租賃成本、基站投資成本等建設成本以及電費、日常維護等運營成本。國家電網如果想要參與到5G網絡建設中去,其可能的角色為電力供應商、鐵塔出租方、5G投資方及運營商。

事實上,國家電網也是這麼做的。

2018年初,中國電信、國家電網和華為聯合發佈了《5G網絡切片使能智能電網》產業報告。該報告作為5G網絡切片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的關鍵輸出成果之一,首次從“5G切片+智能電網”的視角出發,闡釋了智能電網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挑戰、5G網絡切片在智能電網中的潛在應用場景以及方案分析。

2019年4月,國家電網、南方電網與中國鐵塔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開啟“共享鐵塔”合作模式。

2019年5月,國家電網與三大運營商在5G網絡應用方面展開測試。其中,在5G方面備受關注的幾個領域,包括廣泛連接、切片技術和大寬帶等方面均有合作。

由此可見,國家電網在5G建設領域持續加力,已經成為5G重要推動者。而從使用來看,國家電網將在電力巡檢、智能電錶等領域對於5G存在較高需求。

國家電網的電力資源作為國民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其分佈非常廣闊。對於這些泛在的電力設備進行巡檢,傳統的人力依賴模式將在新一輪智能化浪潮中得到改變,巡檢機器人、無人機等先進技術工具將得到大量使用,5G也將為它們的具體運作提供至關重要的通信網絡支持。

国家电网834亿和运营商合资建5G?继泛在电力物联网后的又一重拳出击

據興業證券測算,預計國內電力巡檢機器人市場空間約為330億元,其中配電站巡檢機器人市場空間為180億元,變電站巡檢機器人市場空間為60億元,無人機市場空間為86億元,隧道巡檢機器人市場空間為5億元。

另外,5G網絡建成後,將會要求智能電錶在通信模塊方面進行改進,預計也將帶來新的電錶需求。

最後,關於5G運營商。2019年6月6日,國家工信部向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和中國廣電頒發了5G業務經營許可證。雖然國家電網未在其列,但作為電力這一重要基礎設施的提供方,國家電網將以一種特殊的方式參與到了運營中去。

国家电网834亿和运营商合资建5G?继泛在电力物联网后的又一重拳出击

對於5G而言, 運營商5G基站主設備樣品空耗約2.2-2.3KW,滿載功耗約3.7-3.9KW。根據賽迪顧問發佈的《2018年中國5G產業與應用發展白皮書》,預計2026年我國5G基站數量將達到1425萬個。假設全國範圍內工商業平均電價為0.8元/度,則預計5G基站鋪設完成後每年將帶來電費收入3636億元。

由此可見,國家電網將對5G所能產生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

(來源:興業證券、網優僱傭軍等 整理:物聯網智庫)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電力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